APP下载

生物医药类专业《容量分析》一体化课程开发与实践

2018-06-07黄丽华罗楚卿

山东化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容量检验评价

彭 莺,黄丽华,段 微,罗楚卿

(深圳技师学院,广东 深圳 518000)

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得相关企业对检验类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分析检验课程基本遵循学科型教学体系,以理论教学加实验验证的形式进行,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岗位要求。为了培养更多合格的检验技术人才,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促进职业技能教育在校企合作的大平台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教育部推行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容量分析》课程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分析了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对检验人才的需求标准,校企合作设计开发的一体化课程。该课程依托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设置工作任务,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开发项目课程教材,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注重过程评价,连续五年一边实施教学一边修订方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得到了企业的一致肯定。

1 《容量分析》一体化课程的开发

分析检验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生物医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容量分析》一般作为生物技术、药物制剂、药品检验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在专业基础课阶段开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药品、生物制品、食品和化妆品等相关企业产品容量分析、理化检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一般要求的先行课程为《无机化学》等,后续课程则根据不同专业,可以是《药物制剂》、《药品检验》等。

在针对生物医药类龙头企业的检测岗位进行深入调研后,我们结合岗位技能能力本位的要求,考虑高职类学生的具体情况,并在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合理配制的前提下,确定了《容量分析》一体化课程的基本要求。具体包括:

(1)了解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理解基本误差分析方法,熟悉容量分析主要方法的基本理论。

(2)能规范完成容量分析中的主要分析操作,对天平的称量和容量滴定操作应比较熟练,会分析数据结果,积累初步的样品容量分析经验。

(3)能根据分析过程中误差的不同来源采取不同的减免方法,会根据误差分析理论对数据进行筛选,能树立正确的量的概念。

(4)会对分析结果进行计算和误差分析,能出具规范的分析报告。

(5)能具备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格、细致、耐心、整洁的良好实验习惯。

一体化课程的核心在于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其开发的重点在于建立课程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之间的关联度和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德国职业教育专家裴措特教授指出“课程似乎是建造了一个存放和重现经验与知识的书架,书架不同隔层的划分使得整理与重获更加容易,它极大地减轻了记忆的负担”[1]。

《容量分析》一体化课程立足于生物医药类企业的检测岗位,根据其岗位技能要求规划设置教学内容,从实际岗位工作中选取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重构,这样制定出的教学项目才能与企业生产实践岗位相贴合,培养出来的技能人才才能符合企业岗位需求,才可以顺利完成“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转变,从而更快速地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此过程中,政府检验机构和第三方检测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样品检验案例,我们在《容量分析》教学项目的选择上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分析方法的代表性、待测样品的代表性、实训教学的安全性,同时兼顾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最终确定了六种典型样品设置教学项目(如表1),并对其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对任务的检验要求和评价标准均以最新的国家标准--《中国药典》为依据,同时将传统分析化学中的误差理论、酸碱理论、配位理论、氧化还原理论、重量分析等相关理论知识划分到不同的“隔层”,以适时地结合到工作任务的适当环节当中,将理论课堂也转移进实训室,通过技能训练获得自我构建的过程性知识,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2]。

表1 《容量分析》一体化教学项目设置

2 《容量分析》一体化课程的实践

2.1 制定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

在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以后,专业团队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主要目标,以理论实践一体化为核心,制定教学大纲,确定每一个教学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确定其教学目标、技术要求、教学资源、工作任务分解及项目考核标准等,并将每个工作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模块化穿插于整个任务实施的工作过程当中。

项目的编排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逐个完成一个个与企业检验相关联的项目,从中不断获得成功和满足感,同时对各知识点的学习也在循序渐进的训练中完成。

例如在“容量仪器校准”的教学项目中,把误差分析的方法、有效数字的规则、分析天平的使用、玻璃量器的操作等技术分解融入到四个工作任务中。在"复方氢氧化铝片中的铝和镁的分析"教学项目中,贯穿了配位解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使用条件和常见问题,以及复杂样品的预处理方法、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提高方式等分析技术。学生在独立动手完成单项检测项目或小组合作完成复杂检测项目的分析过程中,参考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或者“知识拓展”等理论部分进行自主学习和研讨,支撑项目实施的理论基础,逐步构建起容量分析的专业知识体系。在头脑风暴重构教学项目的基础上,经过四五轮教学实践,来自教学一线的专业教师和检验机构技术人员共同编写了适用于生物医药类专业教学的《容量分析》的教材,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组织的全国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2.2 改革教学方法

容量分析的教学过程,突破分析化学传统的理论课学习知识、实验课验证结论的教学方式,将理论课堂转移到实训室,将“教、学、做”一体化[2]。在教学方法上,以企业真实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任务引领,项目驱动,课程情景从"老师教、学生学"的课堂环境转向"老师引导、学生实施"的工作情景,课程教学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转向以学 生为中心的“做”。

容量分析一体化教学模式流程由七个部分组成,包括接受工作任务、查阅相关标准、制定工作计划、实施分析操作、评价检验结果、提交分析报告、项目考核评价等。通过教师发布工作指令,学生接受工作任务后分组查阅待检项目的国家标准(食品类项目一般为相关国标,药品类项目一般为《中国药典》),制定工作方案并参考相关理论知识列出备料单、实施计划、原始数据表格等,然后小组分工完成该项目内容的检验操作和结果分析。

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巡回指导,规范实验操作与确保实训安全,并给定检验结果的评价标准,学生则对照标准检查自己的分析操作是否合格。鉴于《中国药典》对分析结果的要求较高,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很难在一开始就达到“国家标准”,这就需要我们的项目安排中,样品的选择要由易到难,标准的设置也不能简单照搬国标,而应该符合职业技能教育的教学规律,在前期训练或者复杂项目中适当放宽合格标准,而在学生有一定的技能训练基础后逐步要求学生严格规范操作,最终达到国标要求。

检验结果评价环节是一体化项目教学实施的关键,这既是学生操作规范与否的检查,也是工作结果是否可靠的标准,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检验专业技能,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工作职业素养。在检验结果评价合格之后,学生才能进入出具标准检验报告,分析误差,以及最后的项目评价环节。

2.3 注重过程评价

容量分析一体化的项目课程教学,因其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其考核方式也打破了常规一卷定成绩的方式,转而建立以技能的形成为目标的过程导向的评价体系。一体化课程教学活动是由学生、教师及学习小组共同完成的。学生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操考核成绩、综合项目成绩三部分组成。

一体化教学中,在每个工作任务完成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工作计划、实施过程、分析报告、结果评价等内容对该项工作任务进行评分,再考虑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个人职业习惯的评价,综合得出每个学生的平时成绩,更能客观反映学生每堂课的学习情况。

实操考核一般设置在教学期中完成,在完成了前期简单任务的工作之后,对于学生分析检验的操作技能必须进行一次规范性的检验,以确保在进入后面较复杂工作任务的教学环节中时,学生能有合格的基本操作作为项目实施的基础。

后期复杂的工作任务一般都由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各组完成项目设计和实施后,对结果进行答辩,一般采取小组互评的方式,针对项目方案、实施过程、分析报告、结果评价、职业习惯等内容对全组完成的工作成果进行评分。小组组长再根据每个组员在该项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分工内容、合作意识及贡献值等进行组内评价,给出小组各成员的分数分配比例。此小组得分按比例分配给组员的分数,再考虑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个人的评价,综合得出每个学生的最终项目成绩。

考核方式改为过程评价,学生的分数组成分散到了每一个工作任务的学习中,其结果更加科学合理,既提高了学生在项目实施中的参与性,又激发了他们在职业技能课程学习中的积极性,在实施的十年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直接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 结语

在本次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分析基础教研室在《容量分析》课程教学中采用了任务驱动的一体化项目教学法,解构了传统的学科体系,重建了符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职业教育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使《容量分析》课程建设日益贴近生物医药类企业岗位技能要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实施了一体化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个人实训技能得到明显提升的同时,其查阅标准、设计方案、沟通交流、职业素养等方面的锻炼也得到了加强,为生物制药类专业的高年级专业课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部分学生甚至能直接通过化学检验中级工职业资格考核。历届毕业生的分析检验职业素养、规范意识、操作技能等也都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1] 姜太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教育研究,2005(5):53-55.

[2] 李 军.“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型高技能教学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8):39-40.

猜你喜欢

容量检验评价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SnO2纳米片容量异常行为的新解释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2015年上半年我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916万千瓦
201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470万千瓦
GMAW焊接的HTP高铌X80管线钢管的纵向应变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