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在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效果研究
2018-06-07屈群芳胡依娜朱建华万伟平
袁 群,屈群芳,胡依娜,朱建华,冯 敏,霍 依,万伟平,易 霞
(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创新成为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护理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必须培养护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而实践教学是培养护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要环节。逆向思维就是打破传统思维顺序,应用于教学可提高护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临床护理问题能力,同时培养科学的思维品质。笔者从事护理实践教学多年,深知目前理论教学与临床实际相脱节,而有效缩小教学与临床的差距,在有限的课时内扩大护生视野、提高创新思维能力非常重要。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体会,笔者倡导在护理实践教学中使用逆向思维教学法,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2015级护理专业一个班54人为研究对象,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实施逆向思维教学法,并在课程结束后发放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54份,回收有效问卷46份,有效回收率85.2%。护生平均年龄(19.11±0.71)岁。
1.2 方法
由实训中心主任和基础护理教学部主任对带教教师进行规范化培训,特别强调逆向思维教学法要以护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护生在每堂实验课后提交实验报告,书写实验体会,总结操作难点,分析原因与改进措施[1]。学期结束要求护生对目前实验室用物提出改进措施(至少1项)。
1.3 调查工具
本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护生一般情况,第二部分为护生对逆向思维教学过程中作业量、形式等的评价,第三部分为护生对逆向思维教学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作用的评价。调查安排在课程考试结束后进行,由被调查者本人当场填写回收。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问卷进行编号,采取双人双录入方法对数据进行核实,并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相对数、百分比、率等对计数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护生提出改进方案情况
通过一学期的逆向思维教学后,46名护生中完成用物改进的有42人,完成率达91.3%;共对24种用物进行了改进,改进频率最高的是治疗盘和鼻饲管(各7人次),其次是敷料缸(5人次)和听诊器等。其中考虑进一步完善改进方案并申报专利的护生有19人,占45.2%,有45名(97.8%)护生提议今后继续开展此类教学改革。
2.2 护生对逆向思维教学内容的评价(见表1)
表1 护生对逆向思维教学内容的评价[n(%)]
2.3 护生对逆向思维教学效果的认可情况(见表2)
表2 护生对逆向思维教学效果的认可情况[n(%)]
3 逆向思维教学法的效果
3.1 有效激发护生创新思维
研究发现,逆向思维教学法大大提高了护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46名护生中有42名提交了对实验用物的改进方案,并且写明了改进原因和办法。其中绝大部分护生是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用物使用不方便或流程复杂,从而寻找解决办法。有97.8%的护生要求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继续开展此类教学,并且有19名护生打算进一步完善改进方案并申报专利。通过这种方法护生在实践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会找出难点或易错点,试图从用物或流程方面来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强调刻板记忆与训练,可有效培养其创新思维。这与许琳等的研究结果一致[2]。
3.2 有效提高护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护生对逆向思维教学过程中任务量和任务分配等的评价显示,有50.0%的护生认为采取每床(3~4人)一组形式来完成,能有效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且93.5%的护生提倡采取“自己分析,自由选择改进的物品”,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3 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逆向思维教学法对护生知识、能力、态度3方面均有显著提升作用,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在知识方面,87.0%的护生认为加深了对操作流程的理解和掌握,89.1%的护生认为加深了对实验用物的记忆与理解,73.9%的护生认为拓展了知识范围;在能力方面,护生认为逆向思维能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资料搜索与创新能力;在态度上,超过70%的护生认为逆向思维能有效提高其对实验操作的兴趣,调动了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并且近78%的护生喜欢逆向思维教学方式。这与杨芙蓉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3]。
4 结语
逆向思维教学法能加深护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思维灵活性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提高护生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1]邓丽萍,韦秋英,谢园园,等.PBL逆向思维模式在胸心专科手术室教学查房的应用[J].医学教育,2012,34(2):244-245.
[2]许琳.浅析“逆向思维”教学法对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的作用[J].职业教育,2015(6):160.
[3]杨芙蓉,谢美燕,蒋创华.逆向思维,开展以护生为主体的护理实训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