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社会公共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2018-06-06徐晓川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化生活志愿者教育

徐晓川

摘 要 博物馆是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公众搭建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满足社会文化需求,寓教于乐传播文化知识,以志愿者为桥梁更好的融入社会,服务大众。本文浅谈博物馆如何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拓展博物馆社会公共服务思路,探索博物馆公共服务道路上的实践。

关键词 文化生活 教育 志愿者

中图分类号:G269 文献标识码:A

博物馆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而产生,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肩負人类文化记忆与传承的社会责任,帮助人们探索未知的世界。今天,为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博物馆正不断重新界定自己的社会角色,既发挥着传统的教育、研究的功能,也再延伸和拓展新的文化传播途径。博物馆有义务推动其所在地区的社会发展和进步,反映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成为城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博物馆服务延展到社会中。

1展览特色化,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我不在博物馆,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博物馆以其自身独特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正逐渐成为大众推崇和追逐的一种新的生活休闲方式。博物馆为大众提供了比书本上更多的视觉体验,观众通过参观博物馆亲身感触到更加感性和直观的知识氛围。面对快速的社会变革,为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转变传统的博物馆社会功能观念势在必行。需要由传统的以收藏文物标本为重心,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博物馆。通过特色化、生态化、社区化合人性化的发展,用丰富多彩的文化精神成果,全方位为社会服务,满足大众需求,焕发自身活力。

在新形势下,博物馆的“社会性”和“开放性”要求博物馆切实面向社会开放,利用博物馆特有的资源优势,为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搭建平台,广泛的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整合资源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市民带来一片文化绿洲。博物馆举办展览不应该是简单的重复别人的展览,而应该以人为本具有针对性,注重展览质量,能有效传播文化,让观众在参观中切实的受到教育。博物馆应主动、积极的不断适应社会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变化,接触社会,融于社会,服务社会,展示博物馆和馆藏品的精彩,为博物馆长足发展在社会上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

2突出互动体验,市民在享受中寓教于乐

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的社会功能,除了丰富精美的典藏、专业权威的学术研究以及各具特色的展览外,更重要的是它负有教育服务的使命,并提供社会大众多样参与的机会,唯有如此,才能彰显博物馆的生命与活力。在藏品的研究与使用方面,强调将研究纳入区域性历史文化综合研究的框架中,更加深入充分地提示展品的内涵的文化意义与精神内涵,并结合展览的综合性诠释手段对观众经行有效传播。博物馆的教育不同于校园和培训式的教育,它是一种面向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教育,它既没有具体的授课老师、固定的课时和传统的授课方式,也没有任何学习成果的评测。博物馆的教育是在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感染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探索和体验的学习氛围。博物馆发挥文物资源、教育资源和空间资源的优势,创办出各具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

为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博物馆在社会教育方面不断进行进行探索、创新,以己之力,推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教育活动,解答“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城市的个性特色在哪里?生我养我的地方有哪些能令人自豪的东西?”使广大观众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更加深入了解的同时挺升市民的文化认同感,更加生动地将文化传播于大众,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3优化志愿者服务,架起沟通社会的桥梁

博物馆日益成为构筑文化多元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动力之源,成为沟通文化交流的桥梁,成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服务社会的永久性机构和最佳场所这一过程中,博物馆志愿者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志愿者是博物馆最虔诚的读者和最无私的挚友,是博物馆从馆内走向社会、从社会走向未来的文明使者,是博物馆交流、创新、前进最活跃的角色,是博物馆实践新文化生活方式和实现社会功能的最鲜活的文化力量。在博物馆中,志愿者的身影遍及诸多岗位,志愿者工作为博物馆架起沟通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志愿者用服务拓展了博物馆公共服务范围,对博物馆社会公共职能的发挥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予人玫瑰,留有余香。博物馆志愿工作也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肯定与支持,博物馆为志愿者提供了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志愿者们亲切的笑容和热情的服务撑起了博物馆的一片天。

博物馆服务社会与社会需求是一个不断适应、不断完善的过程,博物馆通过利用自身特有的资源积极而理性的适应社会需求,完善其公共服务职能,全方位的面向社会服务公众,成为公众摄取知识,接受熏陶的文化休闲场所。因此,加强社会服务意识,提高人性化服务质量,真正走进社会,融入社会,才能培育观众的博物馆情结,充分实现博物馆的公共价值。

参考文献

[1] 单霁翔.关于新时期博物馆功能与职能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0(04).

[2] 马继贤.博物馆学通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3] 严建强.新的角色 新的使命——论信息定位型展览中的实物展品[J].中国博物馆,2011(Z1).

[4] 龚良.文博事业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J].东南文化,2006(01).

猜你喜欢

文化生活志愿者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志愿者
题解教育『三问』
我是志愿者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以《文化生活》为依托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