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注井水嘴免投捞测调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2018-06-06马伟
马伟
摘 要 目前注水井所用的井下注水工艺主要有偏心配水工艺和空心配水工艺两大配水工艺,但是都存在投捞、调配频次高、测试工作量大、层段合格率低、精确度低等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免投捞测调一体化注水工艺技术原理、特点及应用情况。
关键词 分注井 水嘴免投捞 测调一体化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TE934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进行注水井免投捞测调一体化注水工艺技术推广应用,能够做到免投捞,仪器一次下井就可实现分层注水、分层调参、分层验封一体化。此项技术具有中心通径大、可实现多级分层、能够有效提高层段注水合格率,尤其是在小注水量油田更为有效、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可提高注水开发效果,实现精细注水,提高油田注水开发水平。
1技术概况
1.1原理
该系统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对流量边测边调。通过地面仪器监视流量压力曲线,根据实时监测到的流量曲线调整注水阀水嘴大小直到达到预设流量。
1.2技术特点
(1)不需要投捞芯子和水嘴具有防砂和防反吐功能;(2)采用电磁流量计计量水量,启动排量低、精度高、適应各种不同注水水质的要求;(3)洗井方便,具有自动封闭防砂功能;(4)中心通径大适应各种仪器通过;(5)调控水量时准确、可靠、精度高;(6)地面停注时具有关闭功能可防止层间串流和倒灌,偏心配水器则不具备此项功能、无需专门关闭配水器。
1.3技术指标
流量范围:0~ 500m3/d;调配合格率:≥ 90%;测调成功率:≥98% ;适应井斜:≤60埃荒脱埂?60MPa;耐温≤125℃。
2技术优势及创新
2.1测调一体化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1)该系统中井下配水器采用超级不锈钢材质,水量控制部分精细研磨,配合精度高,接合紧密,关闭状态下无渗漏。
(2)机械手扭矩大(达到150牛·米),开关可调芯子平稳。
(3)配水器内部环形空间上升进水设计,有效避免杂质进入水嘴的出水部位,防止进水通道堵塞。
(4)井口密封部分全部采用液压方式控制(密封、举升和拆卸),简少了大型设备的配置,解决了注脂密封系统的复杂操作和成本消耗,降低了劳动强度,消除了安全隐患。
(5)水量调节部分设计线性化,使水量调节精确度高、并且平稳准确可靠。采用高精度井下电磁流量计测量精度准确。
2.2测调一体化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应用范围广。配水器外径小(直径只有 94 mm,可以下入防沙管柱内)配水器中心通径大,便于绝大部分测井仪器通过;
减少作业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免去繁琐的芯子或堵塞器的投捞,即可实现分层控制、调配、停注或放大注水,同比现有空心配水器和偏心配水器减少工作量3-4倍;
测调成功率高,测调时间短。以三个注水层的井为例,测调完一口井一般4-6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原工艺方法则至少要2-3天才能完成。
2.3测调一体化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1)减少调配、测试工作量、约减少百分之七十工作量。
(2)提高了层段合格率、提高约百分之四十以上。
(3)提高了单层注水准确率(单层误差可控制在6%以内)。
(4)减少测试打捞费用、约百分之四十以上。
(5)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约两倍以上。
(6)适应斜井不大于55度的注水井。
(7)适应低渗透、小注水量的注水井。
3现场应用效果及经济效益
春9-41井三春油田春8东块的一口水井,井斜最大44埃斯ぞ?622.5m,分两层注水。2017年5月份施工,采用了一体化测调管柱,作业完成后,对其进行了地面打开作业,压力稳定后,进行二次精调,7小时10分钟完成测调,测调精度在94%以上。
(1)该井上下两层选用小配注量智能可调配水器,单层调配精度都达到为90%以上。
(2)由于该井井斜比较大,为目前测调技术应用中最大井斜,为了防止下不到位,采用工具串下连接加重杆的形式进行输送,经过现场操作,仪器下入正常,没有发现遇阻现象。调配扭矩电流变化不大,说明加重杆没有对测调产生影响。
春9-41井利用该技术恢复注水后,对应油井见效明显,日产油量上升0.8t,7月份水淹,然后利用该技术地面关闭上段水嘴,目前产量稳中有升。
4认识与建议
4.1认识
(1)注水指标得到了有效提高。应用免投捞测调一体化工艺,2017年4-12月在三春油田累计施工3口井,层段合格率由实施前的50%提到90%,有效改善了注水状况。
(2)采用此工艺技术减少了注水井约三分之二的工作量,单井次测调、验封等费用降低百分之七十左右。
(3)减少配套打捞设备及打捞调配工具90%以上。
(4)特别是高压注水井的水嘴调配,省去了吊车的配置,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减少了人员的投入。尤其在路况及天气、井场等问题存在时更加实用、安全可靠。
(5)新工艺技术的采用,可有效延长注水工具的使用寿命,节约大量施工费用。
4.2几点建议
(1)该技术适合精细分层注水,对选井有一定的要求。
(2)井斜较大的井施工成功率会降低。
(3)目的层物性差,在下入工具管柱前,首先用酸化等手段改善渗透率,注水压力太高也无法达到地质目的。
(4)建议把分层段时更精细,可以分到四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