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探创教融合背景下的汉字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8-06-06张宇彤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摘 要 信息时代,字体无处不在,文字越来越成为视觉传达的主体,文字设计具有跨文化、跨领域、国际化的特点。字体设计师逐渐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设计职业。从市场和行业角度对字体设计的需求来看,需要寻找一条人才培养与在实践和应用上对接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中文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团队建设、考核模式等方面的探讨,为建构符合时代发展和设计需求的汉字设计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关键词 创教融合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文字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汉字历史悠久,承载历史、文化、时代特征。随着时代发展,近年来我国的设计领域中设计門类越来越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字体设计师逐渐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设计职业。从市场和行业角度对字体设计的需求来看,需要寻找一条人才培养与在实践和应用上对接的教学模式。

信息时代,字体无处不在,文字越来越成为视觉传达的主体,字体设计跨文化、跨领域。视觉传达专业建设要想在同类院校竞争中取得优势,重视发展字体设计势在必行。本门将中文字体设计定位为创教融合课程,目的是融合创业、创新的方向,将在国际化视域下对中国当代字体文化应用的研究与中文字体设计教学相结合。

1中文字体设计课程的发展特点

(1)中文字体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和核心。该课程培养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本专业基本理论,了解本专业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的重要核心课程。该课程培养学生将设计与文化结合,沟通目的与艺术形式并存的视觉语言表达能力,字体应用和创新实践能力。

(2)交叉性。字体被看作是沟通目的与艺术形式并存的视觉语言,它在视觉传达设计、新媒体设计以及跨文化设计领域中都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世界平面设计发展历程中,每一个时期都形成着对字体设计的重要观点、实践以及变革,几乎所有设计运动的代表人物都是字体设计家。字体在视觉传达设计、新媒体设计以及跨文化设计领域中都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2中文字体设计课程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现状:多年来,各种字体设计教学方式众多,但就设计所需解决问题看,已暴露出两大问题。其一,教学重点始终偏颇于视觉形式,设计思想和设计思维跟不上,缺乏对设计教学有效、合理的建设体系。设计目标和教学目标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效更新,造成一定程度上知识点的老套。并非认为中文字体设计形式本身不重要,而是从“物以致用”的角度看汉字在当下生活中的应用,并融入到教学体系之中。其二,在历年的教学计划调整、课时压缩的大形势下,中文字体设计的课时已经不能支撑完成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教学,我们将研究字体设计在完善建设内容的同时,如何适应这种课时的调整,做到在课时缩水的状况下,保证课程内容精准,做到教学效果的不缩水,达到有效目标。

发展趋势: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的设计领域中设计门类越来越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字体设计师逐渐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设计职业,从市场和行业角度对字体设计的需求来看,研究、建设、开发字体设计应用型课程体系对教学改革有实践意义。另一方面,创教融合的教学改革离不开因设计趋势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的教学模式的变化。从内容上说,中文字体设计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仅研究字型构造的平面视觉形式,在国家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驱动下,字体设计更多地应用为文化创意设计品,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成为提高和丰富大众生活的文化产品。

3中文字体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基础与实践课时分配模糊、目标不清晰。

(2)被动的真题真做,赶时间、偶遇式的参赛和企业项目。

(3)空泛的假题假做,存在设计唯视觉化、唯商业论等狭隘的设计模式作为教学目的,只注重设计手法不考虑设计目的等,缺少设计理念和思辨的人文范畴。

4创教融合背景下的中文字体课程改革内容

4.1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该课程培养学生将设计与文化结合,沟通目的与艺术形式并存的视觉语言表达能力,汉字字体应用和创新实践能力。具体体现为: 具有综合的理论知识和设计应用实践的能力,具有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各种门类的设计能力,具有专业字体设计师的设计能力。

4.2确定新形势下字体设计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方向

(1)专业融合、学科跨界。字体以千姿百态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字体与媒介、字体与品牌传播、字体与空间环境、字体与跨文化设计等等,字体设计的学习,既作为视觉艺术,同时又需跨越工具、时代和语境的界限来进行对文字的解读。同样,在国际化视域下对中国当代字体文化应用的研究,必然需要跨学科领域对字体的探究。这一结合,可以引导学生在不同设计类别和领域中,探索文字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依托字体设计作品传达情感和思考,不仅仅停留在视觉层面,而且会进入美学甚至哲学层面。具体到课程,教学具有全方位、多样性的特点,讲课的内容也是融汇最新和最典型的不同门类的范例及与之相关的设计理论。

(2)产学研相结合,用教师研究目标启发学生创意实践。将研究目标进行分类,比如印刷出版物字体、城市空间字体、民间民俗字体等,通过划分时间段来了解字体的文化应用,把握字体文脉。以研究目标为题,启发学生做不同题目方向的字体创意设计。用项目式、真题式、教师研究目标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字体应用形成产品,组成字体创意店,在网络上销售。产学研教学方式的改革对学生进行创意应用可以有系统的引导和启发。

(3)多维教学理念和模式。培养引导同学对字体设计的兴趣和主动探究字体设计专业知识的能力。从课堂上、课堂外进行改革。课堂上:让同学们自发地针对课题内容提出问题、确定中心、互动讨论到得出结论,将学生分组对研究目标调研、归纳、提出创意方案。理论不是直接有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总结出来。课堂外:参观字体设计大展、论坛,约请专业领域活跃的专家进课堂。带领同学们走出去参观考察方正字库、汉仪字库、汉字体验馆、文津雕版博物馆等,与专业人员进行深度走访学习、展开讨论。诸如此类使课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紧凑充实。这种 “引进来,走出去”教学理念和模式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氛围,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同学们被动式学习的模式,通过多样性的课堂形式激发了学生主动、自觉学习的兴趣。

(4)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课外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课下自学和文字设计相关的基础内容和理解,促进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加强专业化、全面化的汉字设计学习,同时网络资源有较强的实用性。

(5)研究与改革字体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框架中的结构关系、改革字体设计为阶段性完成的课程,有助于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和研究产教融合的字体设计课程设计,有助于培養学生既有较扎实基础又有综合运用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对其他产教融合的课程提供模式、方法。

(6)与国际字体设计接轨。根据当下国际上对字体的应用和开发,将中文字体设计课分类为字体设计基础、字库字体设计、字体应用设计。

4.3完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有效进行应用实践设计,中文字体设计课程改革要构建与之相配套的理论教学体系,并且由实践内容决定理论授课方向。把与专业、课程发展不匹配的陈旧的内容、方法删除掉,将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创新观念、符合发展要求的新内容增加到教学内容中来。

目前现有字体设计课程作为设计基础课。文字设计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门类,而不仅仅是其他专业的基础内容。需要改革的方向是:研究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字体设计与其他交叉课程的关系和如何建设阶段性课程以突破原有的基础性成为应用型课程;字体设计调整后形成模块式、阶段式教学,需明确每一部分所要完成的目标和目的;建设调整合理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4.4构建创教融合模式

构建与应用、实践对接的课程内容,从 “共谋”到 “共赢”的转化过程研究。拓展和延伸专业课程内涵。

(1)项目式教学。“专业与产业契合、课程与工作整合、评价与市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 “整合学习”的理念设计与实施教学项目,开发与地方产业人才需求契合的课程。开发基础、应用、复合三个层次递进,使教学内容与项目有机融合,并转化为真学真做的项目化教学。学生在项目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创新能力。

(2)教学团队建设。为有效地解决学校师资资源配置不足、师资队伍单一、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制度引导和机制设计,将不同学科的校内师资有效整合、利用校外企业总监等,开展协同教学,组建跨学科、跨产教的教学团队,构成胜任 “真学与实战”需求的教学团队,共同作用于“跨界教学项目”的执行与实施,使学习者在协同教学中博采众长,学会真本领,使创教融合进入新的阶段。

(3)教学考核模式的改革。“创教融合”的课程改革,考核模式不能以原有的模式进行评分,即只判定学生在校内课堂内的表现情况与作品情况。改革后为:学生的设计方案,通过教师主持、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的形式,每个同学的作品让同学来提建议,提供设计修改意见,课堂上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成绩不以最后实物为唯一评判标准,交流、思想、进展变化等都是考核的内容。设计表现、工作表现,给出实训实践分数,结合课堂表现情况以及最终的作品考核,作为综合分数。这样的考核模式将课程评价体系明晰了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学习效果,适应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综上所述,创教融合背景下的中文字体设计教学改革是设计专业化趋势的需要、是适应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实践研究可以带动字体设计课程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等一系列的教学建设和探索。

作者简介:张宇彤,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数字媒体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讲师 。

参考文献

[1] 吕海舟,鲁恒心.产教深度融合的整合学习设计及实施—以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7(05).

[2] 吕海舟,杨培强.应用型跨界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机制设计与模型建构[J].中国大学教学,2017(02).

[3] 梁振然.产教融合背景下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6(05).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