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莫言的文学作品为例分析认知语言学视角的色彩词语

2018-06-05廖映红

科教导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莫言文学作品

廖映红

摘 要 源于初始意象的色彩词语,往往与抽象概念具有一定联系,不同色彩词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在很多文学作品中,色彩词语已不再是单纯对事物色彩的描述,更是作者个人情感、内心世界的重要体现,色彩词语是作者人物形象塑造以及特定氛围营造的重要途径。莫言作品具有自身鲜明的语言特色,充满魔幻的色彩,汪洋恣肆的语言,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因此,本文以莫言文言作品为例,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其作品中的色彩词语进行了分析鉴赏,以供参考。

关键词 色彩词语 文学作品 认知语言学 莫言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2.019

Abstract Color words from the initial image, often have some contact with the abstract concept, have different symbolic meanings in different color words, in many literary works, color words is no longer pure color description of things, it is a personal emotion, the inner world of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is the author of characters in color words the important way and the specific atmosphere. Mo Yan works with their own distinctive language features, full of magical color, the language freely, loved by readers. Therefore, this paper, taking Mo Yan's classical Chinese as an example, analyzes and appreciates the color words in his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for reference.

Keywords color words; literature works; cognitive linguistics; Mo Yan

我们眼睛所见的一切景色都具有丰富的色彩,世界因有了这些色彩而显得格外美丽,文学作品亦是如此,对色彩词语的正确运用,能够极大地增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色彩词语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人类的语言表达极其丰富,尤其是在文学语言中表现更为明显,通过应用不同修辞的色彩词语,能够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在文学作品中通过选择适当的语言词语,有助于增强作品的语言美感,提升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因此,作家们往往会独具匠心地对各种色彩语言进行运用,从而起到点缀景物和渲染气氛的效果,创造优美意境,使文学作品更具有深意。

1 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的色彩分析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颜色广泛存在,与认知领域中的性格、情感等抽象范畴都具有某种内在或外在的联系,因而颜色被广泛应用于其他事物的映射。人们往往会通过在不同概念之间寻找相似点,增加对我们所处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这属于一种隐喻性的认知系统,也是语言的发展方向。隐喻是人们行为、思维以及思想表达的认知方式,主要是通过身体的感知来认知和描述那些不容易理解或抽象的事物。隐喻作为一种认知世界的工具,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修饰。通过颜色来认知与理解原本不具有颜色的概念或事物,也就形成了颜色隐喻,是人们生产生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重要的认知和思维工具。[1]

从色彩词汇的研究情况来看,在基本色彩词汇系统中,不论何种语言都具有语言意义上的普遍和进化原则,因而色彩才可以被用于映射其他事物,色彩词语也因此而具有各种各样的联想意义,发展成为了人类对所处世界进行认知的重要思维方式。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了对不同语言系统中颜色范畴以及分类的研究,作为思维的外衣,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最早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颜色词语进行研究的学说是语言相对论,该学说对颜色的研究角度更加广泛,不再单纯局限于感性的、生理性的、视觉的以及物理性的感知形式,还从心理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将色彩与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其成为一种象征性的比喻和观念性的阐释。由此可知,随着人们对色彩词语研究的不断深入,色彩不再是单纯的感性和视觉性知觉形式,而与人们的心理活动、社会文化等紧密相关,直接影响语言表达效果。

2 莫言文学作品的色彩词语品评

与很多其他作家相比,莫言的作品具有自身独特的语言特色,更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和记住,他将视角聚焦在了他所熟悉的乡村——高密东北乡,在他的作品中,摒弃了知识分子惯有的斯文、装腔作势的风格,从最本质的民间的物质层面展示了在高密东北乡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生活状况,其作品有着挥之不去的浓郁色彩,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就像他笔下的那片红得耀眼的高粱地。[2]莫言的文学作品中,色彩运用大胆,通过浓郁的色彩表现出了他独特的感觉世界和心灵世界。在莫言的作品中,色彩词语有如画家手中的颜料,或浓妆艳抹,或轻描淡写,都能恰到好处地通过色彩关联多重意义,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化作品主题。因此,有作家曾评价莫言的小说是作者自己的一种色调与追求,由此可见,在莫言的作品中,色彩词语的应用为作品增添了巨大的文学魅力。因此,本文对莫言文学作品中色彩词语的运用进行了赏析,主要對其应用于人物形象塑造、特定氛围营造、人物内心世界折射的色彩词语进行了如下分析。

2.1 人物形象塑造的色彩隐喻

人们由于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等,在某一色调或色彩上会产生相近或相同的情感,对同一色彩具有共同的厌恶或喜爱,存在着某种共性。如红色通常象征激烈热情,会给人喜庆的感觉,在《说文解字》中,红色表示为“血”或“火”的颜色。[3]在人们认知世界的过程中,红色被赋予了很多美好的联想,包括温暖、喜庆、紧张、快乐、羞怯等多种隐喻内涵。在莫言的作品中,红色的使用是最为频繁的,红色在其作品中所表达的不仅仅是事物原本的色彩,更喻示了激情、情爱、生命力、性等,表现出了主人公的激情澎湃,渴望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内心世界。

2.2 特定氛围营造的色彩隐喻

对于同一颜色不同作家的作品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颜色隐喻是由作家自己的方式感受的,如,大多数情况下,蓝色象征永恒、深远,绿色象征生机、活力,会使人联想到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在莫言的作品中,这个原本象征美好事物的颜色,却寓意着肮脏、丑恶和卑鄙,具有非常强烈的作者主观色彩印记。如作品《天堂蒜荃之歌》中,用绿色寓意金菊对自由爱情的渴望,对包办婚姻的抗争。在《红高粱》中,“葱绿的苍蝇”、“密不透风的绿色玉米地”、“绿得发黑的萝卜缨儿”等,通过浓重泼撒绿色,表现出了主人公对恶劣生活环境的厌恶,使人联想到一系列与邪恶、死亡等紧密联系的“污秽、盲目、丑陋、愚昧”等寓意,[6]将生存的艰难性以及现实的残酷性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在莫言早期的作品中,红色与绿色作为主色彩,其隐喻意义大多是积极的,但是在其后期作品中,红色、绿色等明朗多姿色彩所代表的隐喻意义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如在莫言的《红蝗》、《红高粱》等作品中,[4]红色与绿色具有鲜明的对比,原本热情奔放的红色在其作品中是哀怨、凄凉情感的体现。在作品《占河》中,“一大道长长的紫云”、“水淋淋的鲜红月亮”等超常色彩搭配,[5]增强了作品的悲剧性色彩,通過红与绿这两种对立的色彩隐喻,将作者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与恨表现得更加强烈。莫言作品中,善于通过将一连串的色彩进行累加或对比,给人夸张的视觉体验,从而让读者阅读时有扑面而来的视觉效果。如作品《透明的红萝卜》中,通过各种色彩的变异,替代了红色的热情,不着一丝红色的“红萝卜”,烘托出了伤感、压抑的基调,揭示了黑暗年代里对人性的扼杀。《秋水》中“红蜻蜓、绿蚌锰、黄鹃鸽、紫蟋蟀、白老鸽”等都具有非常鲜明的色彩,[6]营造出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喧哗和骚动感,通过一连串色彩的累加起到了营造特定气氛的作用。

2.3 折射人物内心世界的色彩隐喻

人物内心世界是最难以理解和描述的,人物心理活动具有隐蔽性,所以也是最为玄妙的领域。人物内心活动从其本质来看,并不具有某种色彩,但是人的情感往往会表现在脸上,通过面部表现可以窥探出人内心隐藏的一些秘密,语言描述复杂情感会显得苍白无力,但是通过绚丽色彩语言的隐喻作用,能够使人的内心情感表现更为丰富。莫言的作品中,非常善于利用色彩斑斓的色彩词语来折射人物的内心情感。“鲜红”在汉语中具有“革命、流血、血腥”等寓意,在莫言的作品中,尤其可以看出他对红色的偏爱,这也是莫言作品的独特之处。[7]如作品《红蝗》中,红色的运用非常广泛,红色贯穿全篇,通过红色这一色彩词语来表现出人物形象冲动的性欲望。《红高粱》中,高粱鲜红如血,能够极大地激发人们对原始欲望的诉求,是原始、粗放生命力的表现。[8]《金发婴儿》中公鸡鸡冠的火红色,唤起了主人公对性爱的渴望,从而勇敢冲破封建禁锢的罗网。

3 结语

莫言一直是文坛令人注目的作家,莫言的文学作品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语言特色,其对彩色的运用有独到的认知视角,运用色彩大胆夸张,能够对色彩天马行空的赋予多重隐喻意义,其色彩词语的应用在人物形象塑造、折射人物内心世界、营造特定氛围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展现了作者独特的精神文化世界。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的角度来看,莫言文学作品的中的色彩词语已经不再是单纯表示事物的色彩,更多的是色彩意象之下的深层次文化内涵体现,通过色彩词语将主客观世界、文学世界以及作者的内心世界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因此,文学作品中的色彩词语内涵丰富,在不同文学作品中颜色的表达千差万别,对每一种颜色的观照是各时期民族审美情趣的重要沉淀,应学会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色彩词语。

参考文献

[1] 程语诗.谈文学作品中色彩词语的语言表达效果[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213-214.

[2] 纪燕.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莫言文学作品中的“色彩变异”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6):92-95.

[3] 张晨晨,甄长慧,曹静等.从认知隐喻角度解读葛浩文的“隐”与“不隐”——以《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6):81-84.

[4] 李小凡.影响莫言小说中色彩运用的因素[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36(5):18-27.

[5] 王自合.莫言小说色彩民俗的意象功能——以红色为例[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4):68-69.

[6] 侯杰.从《生死疲劳》解析莫言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2):57-59.

[7] 赵晓芳.莫言小说中的感觉世界和色彩语言[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18(6):109-110.

[8] 莫家柳.中文的色彩与影像,英文的事实与情节莫言《红高粱家族》译介策略对比研究——以美国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23(6):223-224.

猜你喜欢

认知语言学莫言文学作品
过去的年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基于图形一背景理论的英语简单句的认知分析
基于认知语言学“事态把握”的视角分析日语学习者授受表达的使用
文学作品与数学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