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及相关因素

2018-06-05王晨茜刘正奎韩布新陈天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结合部城乡老年人

王晨茜 刘正奎 韩布新 陈天勇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

CASKeyLaboratoryofMentalHealth,InstituteofPsychology,Beijing1001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the life satisfaction and related factors among rural elderly living in urban-rural fringe zones and traditional villages with urban elderly, dur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MethodsThere were 1 761 older adults living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urban-rural fringe zones and urban areas of Fuding, Fujian Province was surveyed through nonrandom sampling.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SWLS) was adopted to assess life satisfaction and a self-prepare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other relevant demographical information.ResultsThe life satisfaction scores of older adults living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urban-rural fringe zones and urban areas was 20.84±5.00, 22.78±5.75, and 24.72±5.91 respectively. Urban elderly scored the highest on life satisfaction and elderly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scored the lowes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all pairwise comparisons. Analysis of variance showed that related factors of life satisfaction for the three groups was largely consistent. Multiple line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elf-rated financial situation, self-rated health, family support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related to life satisfaction (P<0.001). In addition, the three groups of older adults didn't differ significantly in life satisfaction after controlling relative factors.Conclusions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rural elderly i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during urbanization, nevertheless,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elderly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remains the lowes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rural elderly, public policies should focus on improving the economy and medical security of rural areas, as well as facilitating family support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Keywords】 Life satisfaction; Urbanization; Rural; Urban-rural fringe zone

第6次人口普查显示农村老龄人口比例为14.98%,比城市高3.30%〔1〕。作为规模庞大的弱势群体,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整体低于城市老年人〔2〕。城镇化进程还表现在城市向外围扩展,形成了逐渐扩大的城乡交错带,即传统农村转变为城乡结合部,该人地系统具有明显的城乡过渡性特点〔3〕,老年居民也面对着独特的过渡性环境。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价,是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研究中一个重要指标〔4〕。本研究调查福建省福鼎市60岁以上老年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比较传统农村、城乡结合部与城市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状况及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非随机取样方法,在福建省福鼎市的点头镇(远离市区,下辖18个行政村)、山前街道(毗邻市区,下辖9个行政村)和桐山、桐城街道(市区内),分别对传统农村、城乡结合部和城市的老年人进行取样。由经过培训的主试实施一对一调查,共回收问卷1 856份,剔除无效问卷95份,最终有效问卷1 761份,有效率94.9%。老年人基本情况见表1。三组老年人在各变量上差异均显著。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农村与城乡结合部的老年人有经济自评与健康自评更差、家庭支持与社会参与更少的趋势。

1.2研究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方式、经济自评、健康自评、社会活动、家庭支持和负性生活事件等。健康自评和经济紧张采用Likert 5级评分,分数越高情况越好。社会活动包括5个项目(串门/聊天、棋牌类活动、群体健身/跳舞、集体组织的活动、志愿/帮扶活动),Likert 5级评分(从1~5分别为:几乎每天1次、每周3~4次、每周1~2次、每月至少1次、不参加),分数越高社会活动参与越少,得分≥21分为社会活动少。家庭支持报告最多3位重要家人提供的4项支持(生病照料、解决困难、诉说心事、关心安慰),Likert 5级评分,平均分<15分家庭支持少。负性生活事件调查最近1年内有无重病、重伤、与家人感情不和、亲人重病、去世或失窃等事件发生。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5〕,调查老年人对生活的整体评价,采用Likert 7级评分,满分35分,得分高代表生活满意度高。本研究中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9,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77~0.87,信效度良好。

表1 传统农村、城乡结合部与城市老年人的基本情况〔n(%)〕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各组生活满意度比较 3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差异显著(F=70.09,P<0.001),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最高(24.72±5.91),城乡结合部老年人其次(22.78±5.75),农村老年人最低(20.84±5.00)。

2.2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老年人经济自评、健康自评好,家庭支持和社会参与多,受教育程度高,无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更高(均P<0.05);农村及城乡结合部老年人中≥80岁者生活满意度显著更高(P<0.05);城市老年人中已婚者和仅与配偶同住的生活满意度显著更高(P<0.05)。见表2。

表2 农村、城乡结合部和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单因素分析

续表2 农村、城乡结合部和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单因素分析

2.3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将生活满意度作为因变量,居住地、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居住方式、经济自评、健康自评、社会活动、家庭支持及负性生活事件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变量采用Enter法进入回归方程,括号内为各虚拟变量的参考类。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居住地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不显著,即城乡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年龄、经济状况、健康自评、社会活动、负性生活事件及家庭支持是生活满意度的显著预测因素。≥80岁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更高(P<0.01);经济“一般”、“完全/多数不够用”和健康自评“一般”、“差或很差”,社会参与少、家庭支持少及有负性生活事件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显著更低(P<0.05)。见表3。

表3 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城乡结合部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农村老年人,表明城镇化的推进提升了农村地区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3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基本一致,经济自评、健康自评、社会参与和家庭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联系最为紧密,在这些因素上,城乡结合部老年人的情况均介于城市和传统农村老年人之间,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相比于传统农村老年人,城乡结合部老年人经济和健康状况更好,社会参与也更多,这些变化对生活满意度均有积极影响。此外,经济结构的转变带来工作机会的增加,缩小了人口流动的规模〔6〕,本研究中,城乡结合部老年人有子女在同区(乡)居住的比例更高,家庭支持也相应更多。因此,城镇化进程不仅与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其推进过程中也通过经济和社会关系等因素的作用切实提高了老年居民的生活质量。传统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仍然与城市老年人存在较大差距。经济状况差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更低,目前我国整体城乡收入差距仍呈现扩大趋势〔7〕。除了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本身,社会保障的不完善也放大了农村老年人经济上的脆弱性,尽管目前新农合和新农保覆盖面加大,但水平仍较低,人均收益金额少;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也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8〕。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更差且医保参保率低于城市老年人〔9〕;经济水平的差距又导致农村地区人均医疗支出更少,因经济原因未住院的比例高于城市〔10〕。健康状况更差的农村老年人,能够得到的医疗服务却更少,经济与健康状况的共同作用,拉大了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差距。社会关系也与生活满意度有着密切联系,家庭支持多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高,在家庭支持中子女支持的作用最为重要〔11,12〕。农村老年人家庭支持更少,这可能与农村老年人更高的空巢比率有关,高达61.5%的传统农村老年人不与子女同住。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业人口进城务工,目前我国流动人口仍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13〕。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高达1.89亿,且以青壮年为主〔14〕。提示农村老年人的高空巢率是人口流动的结果,而不完全是老年人的自主选择。有研究发现参与锻炼、志愿等活动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积极影响〔15,16〕。老年社会功能与主观幸福感联系密切,有效利用社会网络所提供的资源可以提升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17〕。然而接近60%的传统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少,也成为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限制因素。城市老年人中,仅与配偶同住的生活满意度更高,而对于农村老年人则无此差异,更多的社会参与使城市老年人能通过子女以外的社会关系提高生活满意度;城市居民的婚姻质量显著高于农村居民〔18〕,改善了已婚城市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也是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此外,教育的城乡差距仍然存在,尽管目前农村的基础教育普及率逐渐提高,但城乡学生升入高中机会的差距却在扩大〔19〕,长期存在的城乡教育差距不利于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提高。

针对城乡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仍然存在的差距,政府在引导农村居民为父母提供更多支持的同时,更应大力发展经济,着力改善农村地区老年人生活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增加新农合和新型农村社会保险的深度和广度,提升社会福利的普惠性,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此外,社区为老服务能够显著提高老年人,特别是农村和无家庭支持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20〕。因此乡镇政府及基层组织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一方面关注农村老年人家庭支持的不足,提供服务和帮助以满足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年人)的各层次需求,弥补其子女不在身边造成的支持缺失;另一方面,针对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少的现状,乡镇应提供锻炼、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场所和设施,或组织集体性活动,使农村老年人有更便利的机会参与社会活动。

4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265-74.

2李建新,刘保中.城乡老年人口生活满意度差异及变化分析——基于CLHLS项目调查数据〔J〕.学海,2015;(1):101-10.

3顾朝林.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2.

4Diener E,Suh EM,Lucas RE,etal.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Psychol Bull,1999;125(2):276-302.

5Diener E,Emmons RA,Larsen RJ,etal.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J Pers Assess,1985;49(1):71-5.

6谢宝富.城乡结合部改造中的流动人口问题研究——以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改造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14;(3):67-74.

7陈斌开,林毅夫.发展战略、城市化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中国社会科学,2013;(4):81-102,206.

8张 文,唐萧萧,徐小琴.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城乡差异分析〔J〕.求实,2013;(5):45-9.

9胡宏伟,张小燕,赵英丽.社会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反事实估计〔J〕.中国人口科学,2012;(2):57-66.

10封 进,余央央,楼平易.医疗需求与中国医疗费用增长——基于城乡老年医疗支出差异的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15;(3):85-103,207.

11Yunong H.Family relations and life satisfaction of older people: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wo different hukous in China〔J〕.Ageing Soc,2012;32(1):19.

12詹 奕,李海峰,陈天勇,等.老年人的家庭和非家庭社会关系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8):593-8.

13段成荣,吕利丹,邹湘江.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研究,2013;39(2):17-24.

14邹湘江,吴 丹.人口流动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研究——基于“五普”和“六普”数据分析〔J〕.人口学刊,2013;35(4):70-9.

15NiMhaoláin AM,Gallagher D,O Connell H,etal.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st community-dwelling elders:what determines satisfaction with life? Findings from the dublin healthy aging study〔J〕.Int Psychogeriatr,2012;24(2):316-23.

16Anderson ND,Damianakis T,Kröger E,etal.The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volunteering among seniors:a critical review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Psychol Bull,2014;140(6):1505.

17李海峰,陈天勇.老年社会功能与主观幸福感〔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4):759-65.

18杨 萍,李 辉.城乡中年夫妻婚姻质量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比较研究——以云南为例〔J〕.中国性科学,2013;22(2):83-7.

19李春玲.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1940-2010)——对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再考察〔J〕.社会学研究,2014;(2):65-89.

20李德明,陈天勇,李海峰.中国社区为老服务及其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9):2513-5.

猜你喜欢

结合部城乡老年人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道岔工电结合部问题的差异化描述和技术标准分析
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育的策略
路基结合部处治技术在改扩建工程的应用研究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城乡涌动创业潮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