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田疗法对帕金森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2018-06-05钟清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0期
关键词:森田疗法差异心理

徐 萍 钟清玲

(江西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森田疗法是由日本精神医学家森田正马于1919年创立的一种系统心理疗法,其理论核心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1〕,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完善,其适应证在不断扩大,在焦虑症、抑郁症、失眠症等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帕金森病(PD)临床表现包括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3〕。其中非运动症状中抑郁、焦虑尤为常见,发病率分别为40%~50%〔4〕及30.0%~58.1%〔5〕,且随着病程延长逐渐加重,严重影响了PD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探讨森田疗法对P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4年6~12月南昌市某三甲医院PD患者60例,根据门诊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3~83岁,平均(68.23±9.04)岁,病程3个月至13年,平均(7.30±3.83)年;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2例,高中5例,初中7例,小学及以下16例;干预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3~86岁,平均(67.17±7.33)岁,病程1~12年,平均(6.10±3.85)年;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3例,高中4例,初中5例,小学及以下1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PD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PD学组制订的PD诊断标准〔6〕;②意识清楚,能配合研究者;③知情同意;④符合焦虑和抑郁的诊断标准〔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7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8分。排除标准:①继发性PD综合征及PD叠加综合征患者;②既往有抑郁、焦虑病史者;③患有可引起抑郁或焦虑的其他疾病者;④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内科疾病者;⑤疾病严重,影响交流者。

1.2干预方法 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康复锻炼、药物治疗和护理措施(只提供有关PD的基本知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健康教育内容及PD相关保健、锻炼等知识的指导,而不提供任何形式下的心理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森田疗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治疗1~2次/w,治疗时间为30~60 min/次,共8 w。治疗前先向患者及家属简单讲解森田疗法的原理、方法,同时与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然后由4名具有心理治疗师资质的医生、护士对患者实施治疗措施。具体操作方法和过程如下:①卧床期(第1~2周):根据森田疗法“顺其自然”的理念,此期主要让PD伴焦虑抑郁患者接受患病的事实,反复向其强调要默默忍受躯体、情绪上的一切痛苦。同时,还要指导患者充分想象自身的自卑、不安、紧张等躯体不适症状,主动体验痛苦,对其提出的问题不必过分关注。在实施的过程中,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绝对安静,静止一切活动和探视。每日卧床时间不少于12 h,争取以卧床的孤寂、烦闷取代焦虑抑郁带来的痛苦,体验“烦闷即解脱”的心境。②轻作业期(第3~4周):此期指导PD患者不要去想焦虑抑郁引起的躯体不适症状,让患者忍受痛苦并坚持工作。引导患者把注意力转移到外界,白天可外出接触阳光,呼吸新鲜空气,让其在自然环境中发现工作,逐渐投入生活。可让患者做一些简单的活动,如散步、浇花、折纸、听音乐、手指操等,尝试让患者体验成功的喜悦,打破情绪本位。从此期开始到恢复期,每晚30 min用于写日记(书写不便者由患者口述家属代笔),记录PD患者痛苦、矛盾的事,学习和工作心得等,心理治疗师给予日记批注。③重作业期(第5~6周):此期指导PD患者在轻作业期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时间,要求患者对焦虑抑郁等引起的躯体症状采取“不理、不怕、不对抗、不摆脱”的方针,坚持行动。可以让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如买菜、洗衣服、帮厨、打扫卫生、打太极拳等,培养作业的持久性和耐受力,反复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提高和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④恢复期(第7~8周):根据森田疗法“为所当为”、“外向齐备、内向自熟”的原理,要求PD患者继续保持勤奋、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帮助其调整身心节奏,有规律地去生活,循序渐进回归社会。此期可邀请家庭成员参与进来,感受森田疗法的理念和治疗原则,学习相关知识,有助于调整家庭关系,改善家庭支持系统对疾病的影响,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1.3调查工具 ①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8〕适用于评定被测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SDS、SAS各有2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4个等级:没有或很少时间,少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评分采用1~4分制计分。<50分为无抑郁/焦虑,50~59分为轻度,60~69分为中度,≥70分为重度。②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9〕包括36个问题,8个维度: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情感职能。该量表对身心健康进行综合测量,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反之,生活质量越低。③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10〕用于评定被试者最近1个月的睡眠情况。共18个条目组7个因子,具体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睡眠障碍及催眠药物。每个因子按0~3级计分,累计各项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为0~21分,得分越高,提示睡眠质量越差。PSQI总分≤7分为睡眠质量正常者;>7分为低睡眠质量者。

1.4资料收集方法 由研究组按照统一的标准分别于就诊时及森田疗法干预8 w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及时检查调查问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如有漏项等,当场对研究对象给予询问并补充更正。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干预前后SAS、SDS得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39、12.782、P=0.000),对照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1,P=0.348;t=0.623,P=0.512)。见表1。

2.2两组干预前后SF-36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F-36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8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SP-36各项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6、0.638、0.829、0.478、0.788、0.471、0.703、0.689,均P>0.05),干预组SP-36各项得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19、9.426、18.947、9.281、14.529、9.002、17.992、15.218,P<0.01或P<0.001)。见表2。

2.3两组PD伴焦虑抑郁患者干预前后PSQI得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PSQI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SQI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对照组干预前后PSQI各项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3、0.722、0.529、0.448、0.216、0.355,均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PSQI各项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2、2.476、1.583、2.281、3.417、3.512,P<0.01或P<0.001)。见表3。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得分比较分,n=30)

与干预前比较:1)P<0.001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F-36得分比较分,n=30)

与干预前比较:1)P<0.01,2)P<0.001,下表同

表3 两组干预前后PSQI得分比较分,n=30)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干预前PD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11〕,说明PD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存在严重的情绪障碍,这与国内外报道相一致〔12〕。干预后,对照组SAS、SDS评分虽有下降,但无显著差异,仍高于国内常模,说明常规的治疗、康复和护理措施并不能有效缓解PD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PD患者均为终身患者,由于病情的不可逆性及长时间的治疗,沉重的经济负担等原因,患者均有严重的心理负担,导致抑郁焦虑的发生率极高〔13〕。PD伴焦虑抑郁患者多有情绪低落、紧张、失眠,严重者甚至绝望、自杀。森田疗法指导患者“顺其自然”地接受焦虑和抑郁症状,带着症状去学习和工作;以“为所当为”的原则去干患者一切应该干的事情。鼓励患者用自己的力量、信心和勇气建设性地参加工作和学习,纠正对疾病的错误认识,不断体会自我力量。

目前PD的治疗无法将其根治或阻止疾病的发展,PD伴焦虑抑郁,可使病情进展加快,严重影响了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也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本研究说明森田疗法对PD患者的影响较为全面,能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活力和总体健康水平,使机体进入身心相互影响的良性循环,进而提高生活质量,这与张勇辉等〔14〕、陈银娣等〔1〕研究结论一致。推测其理论基础是森田疗法督促PD患者付诸行动,认识自己和面对现实,改善不良认知模式和矫正某些不良人格,激发患者对生活的兴趣和内在动力〔15〕。PD伴焦虑抑郁患者极易出现睡眠障碍,导致入睡困难和失眠,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而当PD患者出现失眠现象时,为了尽快入睡而焦虑万分,心理上越是强迫自己入睡越难以睡着,进而导致焦虑、抑郁情况加重。研究表明,失眠症和患者的人格、认知、情绪及生理警醒度密切相关,以往的药物治疗不能改变患者对睡眠的错误观念和态度,只有心理治疗才能解决根本问题〔16〕。运用森田疗法的核心就是让PD患者放弃消除失眠症状的努力,以平静的心态对待、接受失眠。在此基础上,通过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和兴趣,不拘泥于理想的睡眠状态和现实难以入睡的落差,使其失眠症状和痛苦自动减轻。

4 参考文献

1陈银娣,汪作为.改良森田疗法辅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6):545-7.

2李艳青,史占彪,柳铭心,等.森田疗法对住院抑郁症患者的疗效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4):353-4.

3孔 敏,巴茂文,梁 辉,等.采用问卷调查评价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9):899-902.

4黄 艳.心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7):2049-51.

5唐富平,刘晓芳,廖喜琳.心理护理关于对帕金森病患者焦虑状态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45-6.

6张振馨.帕金森病的诊断〔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29(6):408-9.

7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1-6.

8王 村.精神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83.

9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3-5.

10刘贤臣,唐茂芹,胡 蕾,等.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2):103-7.

11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118.

12朱镛连.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358.

13苑 杰,王 静,徐士军,等.心理行为干预对帕金森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3):732-3.

14张勇辉,黄 芹,温云辉.改良森田疗法治疗抑郁症对照观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3):267-8.

15刘春香,王瑞见,孙孝煌.森田疗法治疗住院精神分裂症MMPI测查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1):51.

16李艳青.门诊森林疗法治疗失眠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8):1192-3.

猜你喜欢

森田疗法差异心理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知识图谱在森田疗法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CNKI数据库的CiteSpace分析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找句子差异
第十二届学术大会在济南召开
门诊森田疗法联合舍曲林治疗躯体变形障碍3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