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富含半胱氨酸酸性分泌蛋白水平的影响
2018-06-05程昌琴王成潘李志勇瞿文娟陈燕梅
程昌琴 王成潘 李志勇 瞿文娟 董 靖 黄 丹 魏 晓 陈燕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内分泌科,重庆 402160)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又称骨连接素,主要来源于脂肪组织〔1〕,有研究发现血液循环中SPARC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肥胖及2型糖尿病(T2DM)有关〔2,3〕,前期研究〔4〕同样发现SPARC可能与T2DM和IR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联系,有望成为治疗T2DM及代谢综合征的新靶点。二甲双胍为双胍类口服降糖药,能够减轻IR状态,改善高胰岛素血症;运动和饮食控制亦能改善T2DM患者的IR状态。本研究旨在探讨二甲双胍及运动饮食控制对T2DM患者血清SPARC水平的影响及其在糖尿病(DM)的治疗和预防中的临床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2月28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门诊就诊的初诊T2DM患者78例(男40例,女38例)为实验组及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3例(男28例,女25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均符合1999年WHO T2DM诊断标准,年龄40~70岁,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7%~9%,并排除1型DM、特殊类型DM、妊娠DM、肿瘤、感染、严重心肝肾疾病及3个月内发生DM酮症酸中毒(DKA)及其他急性并发症患者。实验组随机分为二甲双胍治疗组(40例)给予盐酸二甲双胍500 mg,3次/d,治疗16 w及运动饮食控制组(38例)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5〕中T2DM的医学营养治疗及T2DM的运动治疗,予以严格的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因胃肠道耐受差及不能严格运动饮食控制等原因退出研究,二甲双胍治疗组最终完成38例随访,男18例,女20例;运动饮食控制组最终完成35例随访,男18例,女17例。该研究经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均知情同意。
1.2研究方法 专人测量研究对象身高、体重、腰臀围、血压、体内脂肪百分比(FAT%)等指标,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禁食8~10 h后,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测量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bA1c等生化指标,另留取空腹血经离心后分离出血清,储存于-75℃的冰箱中用于测量血清SPARC水平。研究对象均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OGIRT)。血清SPARC测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美国Phoenix Pharmaceuticals公司Human SPARC/Osteonectin酶联试剂盒),检测浓度为3.2~10 000 μg/L,批内变异系数4%,批间差异8%。静脉血糖测量采用氧化酶法、HbA1c测量采用免疫层析法、血脂测量采用氧化酶法、胰岛素测量采用ELISA。采用稳态模型评估IR指数(HOMA-IR),即HOMA-IR=FPG×FIns/22.5。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线性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治疗前各组一般资料比较及治疗后各项指标的变化 干预前二甲双胍治疗组及运动饮食控制组的FAT%、FPG、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 PG)、餐后2 h血糖(2 h Ins)、HOMA-IR、TG、TC及HbA1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甲双胍治疗组经16 w的治疗后体重、FAT%、FPG、FIns、2 h Ins、HOMA-IR、TG、TC及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运动饮食控制组经16 w的严格干预后体重、FAT%、2 h PG、2 h Ins、TC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各组各项指标比较
FFA:游离脂肪酸;SBP:收缩压;DBP: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与二甲双胍治疗组治疗前比较:2)P<0.05;与运动饮食控制组控制前比较:3)P<0.05
2.2血清SPARC在不同代谢状态的水平 干预前二甲双胍治疗组、运动饮食控制组血清SPARC水平〔(47.41±24.13)ng/ml、(46.32±24.38)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97±9.5)ng/ml,P<0.05〕,而两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治疗后其血清SPARC水平〔(33.36±13.45)ng/m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运动饮食控制组控制后其血清SPARC也下降到(40.41±18.58)ng/ml,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治疗组降低血清SPARC幅度与运动饮食控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7,P>0.05)。
2.3血清SPARC水平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线性相关分析表明空腹血清SPARC水平与体重、BMI、TG、TC、HDL-C、FPG、2 h PG、FIns、2 h Ins呈正相关(P<0.01,P<0.001),与FFA呈负相关(P<0.05)。校正BMI后,空腹血清SPARC仍与TG、TC、FPG、2 h PG、FIns、2 h Ins、HbA1c、HOMA-IR呈正相关(r=0.239、0.216、0.657、0.692、0.508、0.409、0.675、0.567,P<0.05或P<0.01),与FFA呈负相关(r=-0.207,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BMI、FPG及2 h PG是血清SPARC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元回归方程为:YSPARC=-98.365+2.963×2 h PG+2.906×BMI+4.660×FPG。见表2。
表2 线性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清SPARC的相关因素
3 讨 论
SPARC可能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途径影响脂肪组织的生理和病理功能。循环血液中的SPARC主要来源于脂肪细胞,其参与了胚胎发育、血管生成、细胞迁移和增殖、纤维化、组织重塑及创伤修复、肥胖、IR等多种过程〔1〕。目前的研究多关注于SPARC与肿瘤间的关系,有关其与T2DM及IR相关性的研究尚停留在动物及细胞水平上〔2,3〕。本研究与索朗曲珍等〔4〕研究结果一致,提示SPARC与IR有关,可能成为T2DM的生物学标志物。但SPARC在血清水平上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受试者环境及饮食存在差异有关。本文发现伴随着患者胰岛素水平的下降的同时,二甲双胍治疗和运动饮食干预都会引起T2DM患者血清SPARC水平的降低,推测血清SPARC水平下降可能与体内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有关,Kotani等〔6〕研究也证实,SPARC的表达不仅受到脂肪含量、瘦素、血糖的影响,还与胰岛素水平有关。肥胖者SPARC mRNA表达高于非肥胖者,SPARC能通过wnt/连环蛋白信号途径抑制脂肪形成〔7,8〕,本研究也表明运动及饮食的干预会引起血清SPARC水平的变化,而合理的饮食和科学的运动则是最佳的减肥方式,提示SPARC与肥胖引起的代谢综合征有关。
4 参考文献
1Tartare-Deckert S,Chavey C,Monthouel MN,etal.The matricellular protein SPARC/osteonectin as a newly identified factor up regulated in obesity〔J〕.Biol Chem,2001;276:22231-7.
2Nie J,Sage EH.SPARC functions as an inhibitor of adipogenesis〔J〕.J Cell Commun Signal,2009;3(3-4):247-54.
3瞿文娟,陈德智,李志勇.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的研究进展〔J〕.国际内分泌代志,2012;32(2):94-6.
4索朗曲珍,杨刚毅,李志勇,等.糖调节受损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骨连接素水平改变〔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5):325-8.
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20(6):54-109.
6Kotani K,Yamada T,Taniguchi N.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irculating 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and glycosylated haemoglobin(HbA1C) during lifestyle-modified weight reduction intervention in obese male subjects〔J〕.J Int Med Res,2011;39(2):528-32.
7Katrina K,Steve W,Bee T,etal.Regulation of the fibrosis and angiogenesis promoter SPARC /osteonectic in human adipose tissue by weight change,leptin,insulin,and glucose〔J〕.Diabetes,2009;58(18):1780-8.
8Kos K,Wong S,Tan B,etal.Regulation of the fibrosis and angiogenesis promoter SPARC osteonectin in human adipose tissue by weight change,leptin,insulin and glucose〔J〕.Diabetes,2009;588:17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