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奶牛场一起破伤风疫情的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2018-06-05杨德全杨显超鞠厚斌沈莉萍周锦萍刘春国王靖飞
杨德全,陈 冈,杨显超,鞠厚斌,沈莉萍,卢 军,徐 锋,周锦萍,刘春国,王靖飞
(1. 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1103;2. 金山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1500;3.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俗名“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后产生外毒素,侵害神经组织引起的一种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本病在全球各地均有散发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春季发病率较高。各种家畜均可感染,其中牛易感性较大[1],任何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牛都能发生,但3岁以下牛最易感。牛破伤风主要经创伤感染,如手术、断尾和去势等,潜伏期一般为1~2 周,急性病例为1~2 d,慢性患牛病程可长达数月。本病在兽医临床上一般呈零星散发,如果不治疗或治疗不及时,患病牛很少存活,死亡率较高。
2017年7月3日,上海市金山区某奶牛场部分奶牛出现牙关紧闭,不能采食和饮水,流涎,两眼呆滞,瞬膜突出,全身肌肉紧张,头颈伸直等症状,随后陆续死亡。为了解疫病发生经过,查明发病原因,7月6日金山区动物疫病控制中心介入调查,7月14日市、区两级动物疫病控制中心组成调查组到现场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1 方法
1.1 病例定义
2017年7月3日至7月14日,在该奶牛场出现牙关紧闭,不能采食和饮水,流涎,反刍停止,瘤胃鼓胀,两眼呆滞,瞬膜突出,全身肌肉紧张,头颈伸直,凹背弓腰,腹部卷缩,尾根高举,四肢开张如木马状以及死亡等至少一种临床症状的奶牛定义为阳性病例。
1.2 调查方法
1.2.1 问卷调查 主要内容包括存栏量、饲养情况、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以及是否混养其他动物,是否引进或出售牛只,是否有外来车辆进出,疫病既往史,发病后采取的干预性措施等。
1.2.2 现场调查 通过多次与场主和饲养员沟通,了解该奶牛场的饲养管理、卫生管理、奶牛调运等基本情况,绘制发病奶牛场布局图,描述疫情空间分布;现场观察病例症状、圈舍基本情况、周围养殖环境及易感动物分布情况。
1.2.3 查阅资料 查阅养殖场免疫档案和发病前后的诊断和用药情况;查阅金山区历史天气记录。
1.3 实验室检测
无菌条件下,采集2头发病奶牛血液进行染色镜检;采集心脏和肺脏样品进行细菌分离。
1.4 数据分析
对疫病进行时间、空间和群间分布描述,分析疫病流行规律,探讨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应用Epi info 7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奶牛场概况
该奶牛场位于东经 121˚12´,北纬 30˚49´,始建于2003年,共有4栋牛舍,布局分区合理(图1),目前存栏奶牛416头。该场有员工14名,其中场长1名、兽医1名、挤奶工4名、清洁工4名、饲养员1名、配料工2名、开机工1名。奶牛主要免疫口蹄疫和炭疽疫苗;饲料为购进原料后自己加工的,饲草为国外进口的;车辆和人员进入均经过消毒,牛舍和运动场均每周消毒1次;奶牛饮水为自来水;牛粪人工清理,每天1次;采用人工授精方式配种,精液进口自美国,并进行了检测;最近1年内无奶牛调入情况,但每月有淘汰牛被调出至浙江嘉善;有奶牛断尾史,2017年6月27日对2号和3号栋舍的211头奶牛集中用PVC水管剪刀进行了断尾;断尾前,未对牛尾和剪刀进行消毒,只是在断尾后用碘酊对创口进行集中消毒;未进行抗生素治疗。
图1 发病奶牛场场区布局
2.2 临床及剖检变化
发病奶牛主要表现为牙关紧闭,不能采食和饮水,流涎,反刍停止,瘤胃鼓胀,两眼呆滞,瞬膜突出,全身肌肉紧张,头颈伸直,凹背弓腰,腹部卷缩,尾根高举,四肢开张如木马状(图2)。
图2 发病奶牛临床症状
剖检2头病死奶牛发现:尸僵明显;肺充血、水肿,黏膜和浆膜上有细小出血点(图3);心冠脂肪出血(图4),心肌变性;脊髓和脊髓膜充血或点状出血;肢体肌肉间结缔组织发生浆液浸润性变化。
图3 浆膜上有细小出血点
图4 心冠脂肪出血
2.3 天气情况
据了解,7月3日发病前两周,该地持续阴雨,平均气温25 ℃左右;发病期间,地区气温升高,平均30 ℃左右。2017年6—7月的地区气温如图5所示。
图5 2017年6—7月该地气温走势
2.4 疫病经过
2.4.1 时间分布 7月3日该场奶牛开始发病,4日出现死亡,6日区动物疫病控制中心介入调查,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和庆大霉素肌肉注射,效果不明显。随后每天发病数量维持在0~2头之间。7月14日对断尾奶牛用破伤风抗毒素治疗后,死亡现象停止(图6)。
2.4.2 空间和群间分布 现场调查发现,首起死亡病例发生在7月3日,来自2号栋舍。截至7月14日,211 头断尾奶牛中,10 头发病,袭击率为4.7%;6 头死亡,死亡率为2.8%。205 头未断尾奶牛均未发病。从发病情况看,2号、3号栋舍均有奶牛发病,其中3号有2头犊牛发病,其余发病的均为后备奶牛。不同栏舍和不同年龄段奶牛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表1)。
图6 奶牛场病例的时间分布
表1 奶牛场不同栏舍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发病和死亡情况
2.5 实验室诊断
无菌条件下,取适量血液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呈典型“鼓槌状”的革兰氏阳性菌,因而怀疑为破伤风梭菌。无菌条件下,取心脏、肺脏等组织样品进行细菌分离,未能分离出细菌。
3 干预治疗
7月6日,区动物疫病控制中心介入调查,建议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和庆大霉素肌肉注射,每天2次,但效果不明显,仍有奶牛死亡。7月14日,市、区两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成调查组进行现场调查,建议对断尾奶牛用破伤风抗毒素治疗,每天清理栏舍并严格消毒,同时加强饲养管理,采取降温等措施减少应激。7月14日以后,发病奶牛逐渐康复,未再有新的死亡病例,疫情得到了控制。
4 讨论
破伤风梭菌属于厌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是动物粪便或者土壤中,因此破伤风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污染有破伤风梭菌的牛粪和土壤。牛粪清理不及时,牛舍消毒频次低,消毒不彻底,会导致牛舍环境中长期存在破伤风梭菌。
奶牛耐寒不耐热,一般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12~14 ℃。据报道,当舍内温度达到30 ℃,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奶牛处于轻度热应激状态;当舍内温度达到34 ℃,相对湿度达到75%以上时,奶牛处于中度热应激状态;当舍内温度超过35 ℃,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时,奶牛处于强度热应激状态[2]。发病前两周为持续阴雨天气,平均气温25 ℃左右;发病期间,气温较高,平均30 ℃左右。高温高湿天气,再加上断尾对奶牛会产生了应激,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此外,高温高湿天气也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
2017年6月27日,对2号和3号栋舍的奶牛集中用PVC 水管剪刀进行断尾,断尾前,未对牛尾和剪刀进行消毒,而是断尾后用碘酊集中对创口进行消毒,这为破伤风梭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
破伤风梭菌感染机体后会分泌破伤风痉挛毒素,导致出现以进行性肌肉强直为特征的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病畜因频繁肌痉挛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7月6日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和庆大霉素对发病奶牛进行肌肉注射,每天两次,虽对破伤风的早期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对感染后期的奶牛,由于破伤风梭菌感染机体后产生大量毒素,用抗生素治疗基本无效。7月14日,采用破伤风抗毒素治疗后,死亡停止。
预防破伤风的关键在于避免外伤[3],于是提出综合性预防措施建议:首先,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清扫牛舍,清除舍内残留的粪便及污染物,同时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消灭传播源,每周使用来苏儿液、石灰水对牛舍内外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其次,做好疫病预防,一旦做手术或有外伤出现,及时采用外科处置办法,避免感染发生,进行断尾或其他外科手术时,提前2~3周皮下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并且在术前进行器械、皮肤等的消毒及无菌操作,术后注意保持栏舍及周围环境的干燥清洁。最后,加强免疫预防,适时接种破伤风类毒素,一般第1年2次,间隔2~4周,之后每年1次[4]。采取上述措施后,经回访调查,未再发生类似疫情。
5 结论
根据发病情况和“木马样”特异性症状,结合断尾史、实验室涂片镜检结果以及干预结果,确定患病奶牛为断尾引起的破伤风感染。对发病奶牛进行破伤风抗毒素注射,以及加强生物安全、改善环境卫生、减少奶牛应激等综合措施,最终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对于破伤风,要加强卫生消毒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因贻误治疗而造成的损失。
[1] 吴清民. 兽医传染病学[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2] 艾晓杰. 奶牛热应激及其防治对策[J]. 乳业科学与技术,2004,107(2):81-86.
[3] 古力巴哈尔·吾甫,陈雅西,高俊红. 奶牛破伤风病的诊治报告[J]. 新疆畜牧业,2010(9):57.
[4] 王敏. 肉牛破伤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及防治措施[J]. 现代畜牧科技,2017, 30(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