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追问艺术,让数学课堂活力无限
2018-06-05江苏省海门镇城北小学陈伟红
江苏省海门镇城北小学 陈伟红
随着素质教育要求进一步深化,小学阶段的教学要求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要求已经不仅仅限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还要求学生们在数学的课堂中充分享受,激发其参与积极性,有效拓展数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而追问无疑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之一。实际教学时,数学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充分利用追问这一互动手段,优化追问艺术,让学生们在无形中拓展思维,享受于课堂教学的无限活力当中。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谈谈如何巧妙运用追问艺术,激活数学课堂的无限源力。
一、见缝插针,凸显随机性
追问不同于其他的课堂提问方式,侧重于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及时的引导和补充,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和周密地进行思考,这样就凸显出“追问”随机性的特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们的学习进度,把握学生们的思维进度,找准切入时机,见缝插针地加以追问,焕发课堂生气。
比如,我在为学生们讲解《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课的内容时,就适时进行了“追问”,充分凸显了“追问”的随机性,以引导学生们的数学思维,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针对教材中的“小猴摘桃”一题,我先是提问学生们:“小猴子第三天和第五天分别摘了多少桃子?”学生们充分理解题干信息进行了解答。有的学生说道:“第一天摘30个,为什么第三天就摘40个呢?”这时,我就追问学生们:“以后的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学生们再一次激发思维去思考题干中的这个条件,从而得出第二天摘的桃子个数为:30+5=35(个)。进而追问第三天和第五天摘的桃子个数,学生们就可以根据理解加以计算,得出: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其实是引导学生们发展思维进行思考的过程,其间有许多引导学生们发展思维的机会,教师应当适时地见缝插针,进行追问,充分把握这些机会,引导学生们层层展开思考,循序渐进地理解相关知识的本质内涵,在激发学生们课堂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为数学教学的课堂赋予生命力。
二、有的放矢,关注针对性
追问不是漫无目的的瞎问,而是有目的性的、有针对性的启迪思维式提问,是激活学生们的思维,是引导学生们进行二度思考的必要过程。结合实际教学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课堂接受程度,在矛盾处、困惑处和错误处等几个关键点进行追问,点拨学生们的思维,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更加高效地运转。
比如,我在为学生们讲解《和与倍的奇偶性》这一课的内容时,就针对学生们的困惑处和易错处进行了设问。教学时,要求学生们任选两个不是0的自然数求和,并分辨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学生们选定了4和2,相加后得数为6,6为偶数。于是学生们得出结论:两个偶数相加后的和仍为偶数。这时我进行了追问:是否任选两个不是0的自然数的和皆为偶数?如果是两个奇数相加呢?学生们再一次进行了举例说明,选取了两个奇数3和5,相加后的得数为8,也是偶数。在不断的追问和思考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公式:
结合学生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思维短板,数学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追问式点拨,不仅可以有效地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们的思维高度集中,跟着教师的追问走,逐步找出自己的思维短板,发现自己在一些知识点上的欠缺,还可使得数学课堂由被动教学转变为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数学课堂的潜在生命力。
三、融会贯通,富有启迪性
追问是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层次探究的有效方式,是引导学生们剖析问题本质的教学方式。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常常局限于知识表面,不能够全面、清晰地理解知识内涵,此时就需要数学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启迪式的追问,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比如,我在为学生们讲解《圆柱和圆锥》这一部分内容时,不仅要求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学习两者的特征,还要求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体积的求解方法。在教学圆柱体积的求解公式时,我引导学生们将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份,再拼接成一个长方体。在此基础上,我追问学生们:“拼成的长方体和原来的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有什么关系?”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就是圆柱的底面积,高也是圆柱的高,这样,我们就可以结合长方体的体积求解,得出圆柱体的求解公式,即:V=Sh。
在分析圆柱的体积求解时,教师引导学生们从以往所学的知识出发,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二者的相关性,并以此进行推导,可以有效确定知识探究方向。同时,教师结合学生们的接受程度,适时进行启迪性的追问,促进学生们深层次地思考问题,挖掘知识内涵,促进学生们融会贯通地掌握教学内容。
“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可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当适时地加以追问,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也可以有效启迪学生们的思维,激发其主动思考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应当结合追问的几种性质,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无形的渗透,充分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