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与引领:基于若干教育标准的实践与思考
2018-06-04刘俊浩
【摘 要】教育标准是教育领域所涉及事务、概念及实践活动所作出的统一规定。教育标准对学校办学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规范”与“引领”等重要功能。发挥标准的功能,达成制定标准的目的,事关标准规范与引领的“受体”和标准制定者两大主体。文章围绕这两大主体,从如何理解并认同标准,增强标准实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及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中需要关注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教育标准;规范;引领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18-0069-03
【作者简介】刘俊浩,江苏省无锡市安镇中学(江苏无锡,214101)校长,高级教师。
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规范与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相关行业话语权的提升,各个领域的、不同主体、不同层次的标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教育领域的标准也是如此。据国家教育标准体系研究课题组的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就有与教育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国标)、行业标准(行标)、部委级标准(部标)255项,其中,近五年来制定的教育标准接近五成,70%的教育標准为近十年内制定的。这还不包括面广量大的地方标准。
教育标准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发展进步的成果体现,是教育领域所涉及事务、概念及实践活动所作出的统一规定。有学者认为,教育标准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教育质量标准,这个质量包括课程与教学、教师与学生、建筑与设施、仪器与设备等教育所有的功能与活动,是一定时期内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制定的教育质量规范。各级各类教育标准,旨在对特定教育领域发挥“规范”与“引领”功能,从而使学校办学更加科学、有序、规范,从而进一步推动学校、区域教育的发展。
一、对教育标准要“知其所以然”
作为教育标准规范与引导的“受体”——地方或学校,能否提高对标准本身的认同感,增强执行标准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根据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直接关乎设立教育标准的宗旨是否能达成。这需要我们一线的实施者、“被考核者”既要了解标准的内容要求,更要深刻领会各级各类教育标准的出台背景、预期目标、价值导向、基本理念等。
1.深刻认识标准产生的时代背景。
任何标准都是特定时代下的特定产物,教育标准也是如此。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运动从美国兴起并迅速席卷全球,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标准的研制,试图通过高要求的质量标准提升国家竞争力。我国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目标,并提出“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的策略举措。此外,还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视野、适合中国国情、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实现教育事业发展的法制化、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建设总目标。这一大势,是我国各级各类标准涌现的时代背景,我们在落实标准过程中要深刻把握。
2.充分了解标准所要解决的针对性问题。
教育标准都是为了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都有明确的针对性。如: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是针对我国师范专业扩招,教师教育质量弱化,基础教育阶段师资配置不均衡等问题而制定的,目的是要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素养,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教师专业标准是继教师编制标准后内涵化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教师的准入、培养、培训、考核等提供了重要依据。各地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是各省为落实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期间教育部与各地签订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要求,着力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水平,解决教育不均衡,特别是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而出台的办学方面的基本标准。其中《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则是在2015年江苏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认定全覆盖基础上出台的,是江苏推动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的重要文件,其要求明显高于其他省份。
3.充分意识到标准的导向性功能。
有些标准,或者标准中的某些条款是基本标准、合格标准,是刚性要求,如《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办等部门关于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2〕113号。这个文件就是一个关于教师编制方面的刚性文件,其中规定的教师编制核定标准成为江苏各地教师编制配备的依据。但是其“保证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等编制核定原则与“各地要积极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度,努力形成教师队伍‘能进能出、动态平衡、结构合理的格局”等要求事实上并未被基层重视,机械性定编普遍存在,教师队伍的动态性平衡并未真正形成。教师专业标准是对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的基本素质的规定,是关于教师素质要求的统一标准、合格标准。但是,教师专业标准前部的“基本理念”部分则有很强的导向性,其确立的“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大基本理念,需要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高度关注并自觉践行。
二、教育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1.教育标准要“接地气”。
制定教育标准本身是为了解决特定时期内,某个地域范围内的特定事项,不管是国家教育标准还是地方教育标准,不管是硬件类教育标准还是软件类教育标准。因此,教育标准本身要坚持实事求是,贴近教育实际,做到“接地气”,而不是相反。比如近些年,大量中西部地区学生流入到东部发达地区学校后,导致当地学校规模急剧膨胀,班额显著超标,“生均占地”“生均建筑”及“生均体育与绿化用地”明显低于规定标准,导致这些指标都不合格。东部地区学校这些指标要达标,需要加快学校改扩建步伐,但这制约因素很多,有时一时间也难以到位,要不残忍拒收流入生或者是面积造假、人数造假、报表造假。这些标准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有一定的梯度和弹性,做到既有导向,又比较合情合理。又比如在教师编制标准上,我省主要执行的是《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办等部门关于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2〕113号中规定的标准。该文就普高、职高、初中、小学分别按城市、县镇、农村三类情况规定了教职工与学生比。这一标准因出台年份较早,绩效工资实施后规定的病假人员情况、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后的生育高潮问题、中高考改革,特别是高考模式改革后的学科教师配置问题等均未顾及,加之一些地方机械执行标准,导致一些学校因教师紧缺或因教师结构性缺编无法开齐开足上好规定课程。有的学校因聘用了大量的临时代课教师,带来教育质量低下,人事管理麻烦等各种问题。这些标准要“接地气”就要考虑实际情况及时做出修订。
此外,在制定标准时,要充分关注标准的导向性,做好导向性标准的设定,并使其有一定的弹性,在发挥其导向作用的同时,给基层一定的空间,以便更好地克服因强调标准的整体性而导致的千校一面,缺乏个性等负面影响。如锡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实施的学校三年发展性规划督导评估中,就设置了“特色建设”的标准要求,引导学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自我设定目标,给学校更多的自我设计权限,催生了学校的百花齐放。
2.教育标准要有严肃性。
教育标准的严肃性要体现在教育标准的可行性上,如果制定的标准脱离实际,大家都沒法实现,那么标准就失去了意义。如“小学和初中每天集体性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分别不超过6小时和7小时”。什么叫“集体性教育教学活动时间”,普通老百姓懂吗?事实上有多少学校是按这标准在落实的?教育标准的严肃性还体现在标准是否有连贯性与一致性,如果制定的标准过多、过滥,而标准之间常常出现“打架”现象,那么基层就会无所适从。如《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办等部门关于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2〕113号中县镇类小学、初中教职工与学生比分别确定为1∶21和1∶16,而《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小学、初中教职工与学生比分别确定为1∶19和1∶13.5。另外,还有些制定的标准仅仅是落实在文字上,宣传不到位,基层不清楚,标准成了摆设。其实,对基层来说,标准并不在多,而在于是否精。标准的制定是否科学规范,是否广泛征求了学校、专家等各方的意见与建议,做到多方参与,民主公开,是否建立了配套的实施办法,健全了工作机制,落实了各方责任,是否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增强了认同。
3.执行教育标准要“暖人心”。
教育标准的目的在于获得教育发展的最佳秩序并提升教育水平。有学者认为,教育标准是衡量教育的基本准则,是人们为了达到教育发展的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种教育尺度,是人们所期望的教育发展的理想程度。因此,教育标准的目的又可以理解为保规范、促提升、导发展。这一目的,决定着教育标准本身有的是刚性标准或者说强制性标准,而有的是指导性标准或者说导向性标准。这就要求在具体实施或者考核这些标准的时候,相关部门要做到刚柔相济,区别对待。
对于一些刚性标准,特别是对教育教学影响大的教育装备类标准、教职工核定标准、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校舍维修改造经费标准等要就高不就低,出台配套措施,强化责任考核,推动地方政府等相关责任主体高标准落实到位,既体现标准的严肃性,又切实为学校办学保驾护航。对于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标准中的,如师德、安全、课程实施、作息时间等刚性指标,都要强化“规范”意识,做好“保底”工作,决不能“犹抱琵琶半遮面”。对于如学校特色建设、文化建设等一些导向性标准则要有一定的弹性,要引导学校自我设计与规划,推动学校自我建设、评估与发展。此外,在标准的评估方式上要注意不搞形式主义,不加重学校的负担,不搞材料至上等。
标准时代,我们希望废掉一切“伪标准”“过时标准”,急切呼唤“真标准”和“及时标准”,愿标准真正发挥规范与引领作用,为我们的学校保驾护航,为我们的教育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