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研学旅行实施策略

2018-06-02刘晖刘艳红

教师·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安全策略

刘晖 刘艳红

摘 要:“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论语》里所描写的孔子与弟子们通过春游体验自然规律、进而获得智慧启迪的诗意游学生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只有在学习之余,让学生走出去,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研学旅行这一活动方式,正好能达到这一效果。

关键词:研学旅行;策略;安全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0-26

作者简介:刘 晖(1976—),男,湖南宁乡人,高级教师,本科;

刘艳红(1975—),女,湖南宁乡人,一级教师,本科。

一、“如何在旅行中研学”是个学问

近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把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对研学旅行,教育部是这么界定的:“研学旅行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由学校组织安排,以培养中小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集体旅行、集体食宿的方式开展的一种普及行教育活动。也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研学旅行是融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亲身体验、资料搜集、专家点评、集体活动、同伴互助、文字总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对研学旅行,教育部也提出了“两不算,两才算”原则:“两不算”即校外排列课后的一些兴趣小组、俱乐部的活动,棋艺比赛、校园文化,不符合研学旅行的范畴;周末三三两两出去转一圈,不叫研学旅行。“两才算”即集体活动:以年级为单位,以班为单位,乃至以学校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学生们在教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一起活动,共同体验相互研讨,这才是研学旅行;亲身体验:学生必须有动手动脑的机会、动口表达的机会,在一定情况下,应该有对抗演练、逃生演练,应该出点力、流点汗,乃至经风雨、见世面。

研学旅行内涵目标的实现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场所(基地)的选择。根据研学旅行培养学生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育人目标,在载体的建设与选择上,要注意两点: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广阔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红色教育资源和綜合实践基地、工矿企业和知名院校、博物馆和科技馆等场所,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内容,都可以作为让学生亲近自然、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了解国情的载体。另一方面要加强互联互通,形成研学旅行的运营体系。学校要积极推动区域合作和资源共享,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研学旅行基地和精品线路,逐步形成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积极开展关于研学旅行的研究,尽快建立研学旅行基地的准入标准、营运规程和评价体系,发布研学旅行的相关信息和经验介绍,使全国的中小学研学旅行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

遵循研学旅行层次性、多样性、走研性特点,进行互联互通的“软性”设计,利用各种真实的资源,创建具有乡土特色的“乡情、市情研学旅行实践课堂”“中国国情研学旅行联盟基地”“国际研学旅行考察项目”三位一体研学旅行柔性综合基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优质资源,开展“研学旅行+”的活动,让学生行走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和大自然风光中,对真实的人文环境、自然景观进行探究学习,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研学旅行教育需求。

研学教育应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提供有知识性、参与性、互动性、趣味性、创新性的体验教育服务;服务提供方应按照研学项目要求,在旅行前指导学生阅读书目(课程),带着好奇心去游学;旅行中及时组织学生整理研学日记;旅行结束后应组织学生撰写研学报告、征文,整理摄影、摄像作品,应将学生作品整理成征文集、摄影展等,组织开展研学分享报告会等;应提供网络信息交流平台,方便家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状况等。

二、行得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安全问题可能是学校考虑是否开展研学旅行最重要的因素。研学旅行过程对安全防控,医、食、住、行以及研学教育服务等方面作了具体且严格的要求,比如承办境外研学活动的旅行社应具备4A或以上等级,必须有“国家旅游局许可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资质”;活动承办方需设置“辅导员”“安全员”“修学导师”等保障学生安全、提供专业教育服务的专职岗位;研学旅行活动中不得使用挂靠车辆,单次行驶公里数应控制在300千米以内;离住宿营地30分钟车程内必须有医院或急救中心。

针对研学旅行安全以及谁来担责的问题,《意见》第一次明文规定:“学校组织开展研学旅行可采取委托开展的形式,与有资质、信誉好的委托企业或机构签订协议书,明确委托企业或机构承担学生研学旅行安全责任。”

安全问题始终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大问题,要想解决,光靠堵不行。一方面是外在的,从客观上工作要做细,要认真负责,建立责任制;另一方面是内在的,要引导、帮助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研学旅行不只是保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有没有安全预案,活动前有没有进行安全教育,在活动中也可组成安全小组,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在组织中落实安全。

为预防并处理突发事件,保证研学旅行活动正常进行,方案制订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1.明确责任

(1)全体参与教师都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对每个学生的安全负责,加强安全教育,抓好安全管理,确保外出活动安全有序。

(2)带队教师要提前做好安全教育并公布活动安排。

(3)活动时带队教师是各队的具体责任人。

(4)活动的路线地点,由活动负责人制定,带队教师不得随意更换,不得组织学生到危险的地方开展活动。

(5)到达目的地后有序开展活动,活动中随时清点学生的人数。

(6)活动结束要在规定的地点按时集中,教师清点人数并上报。

2.组织与指挥

成立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3.做好突发、应急情况的处理工作

(1)活动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各带队教师都要及时向负责人反映,以尽快得到妥善处理。

(2)活动期间要服从场馆工作人员的指挥,带队教师要尽快熟悉场地进出口通道的位置和周边环境。若遇到突发事件,所有工作人员坚守岗位,有序、迅速地疏散学员,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3)参与活动的任何教师和学生都应当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所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教师积极做好对学生的安抚工作,其他教师应当配合小组教师做好学生的疏导工作。

我认为研学旅行在中国必然会得到广泛关注,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舍得花钱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乐于为孩子创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个基础上推广研学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当然,有关部门也不能有所松懈,要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乱涨价、“黑导游”硬强迫消费等行为。在监管好旅行社的同时,我认为教育部门的推广也是很重要的。

研学旅行是创新校外教育、深化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更是全社会齐抓共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联合行动,它为青少年搭建了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为了解中华文化提供了交流、交往的平台,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动力。开展好研学旅行,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陆庆祥,程 迟.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与实施策略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2):22-26.

[2]李 祥,郭 杨.中小学研学旅行的风险及其规避[J].中小学管理,2017(8):28-30.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安全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