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孝德教育,雕铸美好心灵

2018-06-02

教师·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孝德学校课程

“孝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家风传承中亘古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念。巍巍钟坡山脚,汤汤舞水河畔,一所冉冉升起的新星——“全国首届文明校园”湖南省怀化市钟秀学校(以下简称“钟秀学校”),它秉承“养孝道美德,育灵秀学子”的办学理念,通过深挖孝德教育资源,重视学生孝德培养,深化创新孝德活动形式,以家校合作促孝德传承,让学生知孝、学孝、悟孝、行孝,使崇孝向善的传统美德在学生心中扎根,养成孝的习惯,雕铸孝的美德。钟秀学校办学特色显著,社会美誉度大幅提高,深获各界好评。

一、孝德环境涵养心灵

校园环境文化是师生逐年沉淀积累而成的道德情操、文化素养和校园风貌的总和,它不仅彰显了学校发展理念和方向,也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内涵式品牌。钟秀学校的孝德环境涵养追求的是一种“无痕教育”效果,讲究从细微处着手,因地制宜,构建一系列以孝德文化为基础,画面错落有致、雕塑形神兼备、富有视觉美感的校园文化建设,用孝德文化熏陶人,让学生在无意识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是钟秀学校的价值与文化,它赋予全体师生一种内心的仰望,更是他们对教育本质的追索。

置身校园大门,芳草映衬下一座长5米、宽2米的古代卷轴形状的汉白玉古书雕塑,将经学校修改过的《劝孝歌》刻印其中,在鲜花团簇中时时提醒师生要孝敬长辈;国旗台边,还有一座形神相似的大理石古书雕塑,上刻《劝学篇》。从劝孝到劝学,体现的是中小学生的孝德与学业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更是钟秀学校对学生们的一种孝德激励,希冀学生以優良的学业来报答亲恩。

走进校园,教辅楼楼顶矗立的“做个有道德的人”大红铁字,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夺目;教学楼外墙上的“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很好地阐释了该校的办学理念;漫步校园,绿树成荫的花圃中刻着“忠”“孝”“礼”“义”“仁” “智”“信”七座孝道文化石,与花草辉映,育人无声。学校大厅以蓝天、白云做底,雕刻了《百孝经》《弟子规》等孝道名著,这些名著与学校荣誉牌组成了一个孝美校园大厅。校园中富有孝德特色的文明创建板报、墙绘,两处圆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牌匾分别静立于墙上,掩映于绿树丛中。

钟秀学校在进行走廊文化建设时,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美的体现,布局上疏密有致,色彩搭配高雅和谐。古香古色的棕红色是走廊文化的主色调,所有牌匾都是雕花相框。横梁上制作了四百多块带有孝德教育的名人名言牌匾;班级名片内容多含孝德教育,引导学生向善向上;每两个班级间设置了一个三层的公共图书角,摆放着各种儿童读物和孝德教育读物;教辅楼的走廊上,每隔几米远悬挂一块学校自编自创的“钟秀学校学生二十四条孝德标准”图文宣 传栏。

此外,钟秀学校为突出孝德文化的宣传作用,将学生在家行孝的照片和家长对孩子的寄语做成精美的展板,悬挂在教室走廊,成为独具特色的“孝德之星”文化长廊,建立“孝德之星”动态调整机制激励和培养学生的孝心。每个班级文化也都不离“孝德”二字,有的班级设立了孝亲日记专栏;有的班级设立了专栏展示学生们亲手制作的孝亲感恩卡;有的班级为学生们的孝亲手抄报、照片设立专栏展示……

钟秀学校创编了《钟灵毓秀》校报校刊,除了及时报道学校的孝德教育活动,还会刊登古今中外名人的孝行事迹,并在每一期刊登一批学校“孝德之星”的事迹,弘扬身边人的孝行,激励广大学子修孝德、行孝行。

环境涵养教育,使人活泼而不轻浮,稳重而不呆板,热情而不张狂。漫步学校角角落落,随处可见文化底蕴,它们或意境悠远,或文雅古朴,孝美文化的无意识影响,给人启迪,使学生心灵开出温情的孝德之花。

二、孝德课程浸润心灵

孝文化环境的涵养,是孝德教育的第一步,要使孝德教育成为长期的可能,还需依托良好的课程体系教育。

为有效实现孝德校本课程目标,达到引导学生修养孝德的目的,钟秀学校以教师为主体,积极探索自编了小学共六册的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孝德》校本教材。经过一年半时间试用、实验,及前后五次修订,《孝德》教材最终确定,并在海南出版社正式出版。该套教材力求做到图文并茂、情景育人,内容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体现“孝德树人”的课程目标,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儿童视角出发,引导学生对古今孝德故事进行道德判断,增强学生孝德敏感性,提高他们的孝德判断力。

除了把孝文化写进教材,还给学生布置特殊的孝心家庭作业:为父母洗脚、捶背,陪长辈散步、谈心……对于这项特殊的家庭作业,家长评价很高。五(二)班的家长给教师留言说:“单老师,校本教材出得很好啊,可以让小孩学会做家务,孝敬大人,以前刘XX在家是叫她做事她都不动的,还要和我们谈条件她才会做。她现在都会主动做。”

为保证孝德教育的实效性,钟秀学校将孝德课纳入课程表,通过研读教材、主题班会、家校合作等途径来开展孝文化教育,让有关孝的知识真正进入学生头脑中。该校通过对班级孝德教学任务的完成、孝心家庭作业的完成、学生对孝德的认知及学生孝行表现等情况进行考核,并组织教师对孝德教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研究分析,以此抓好孝德课的常规管理,促进孝德教育课的落实。班主任则要求家长通过微信群、QQ等将孩子在家行孝的照片传给自己,及时了解孩子在家行孝的动态。

孝德教育不仅体现于孝德课,其他各学科也都有所涉及。品德课上,教师会给学生讲述孝的意义和做法;音乐课上,师生通过歌唱家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孝心;语文课后,教师给家长布置“夸夸我家孝道之星”征文活动,宣传孩子行孝事迹;体育课上,教师教学生们背诵学校教师自编的《孝道三字经》《孝道拍手歌》,舞《中华孝道》……每一科教学设计者都费尽心思,将孝德教育融入自己学科的日常教学中。尽管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重构,给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但钟秀教师敢于创新,在过往的两届“孝德教育比武课”中,教师们用心钻研校本教材,反复磨课,让孝德教育以全新的课堂形式呈现在师生面前,比武课均圆满成功。实践中,孝德课题“小学开展孝道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于2015年在湖南省规划办立项,2017年顺利结题并获省级课题优秀等次,课题主持人的专著《孝德树人》也正式出版。

抓孝德校本课程建设,还要抓好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钟秀学校借助“三通两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资源,探索与孝德教学紧密相关的微课程建设,组织青年教师设计和录制孝德教育微课程。学校师生自编自排孝德微电影《逃课》,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宣传,收获众多好评。每学期,班主任精心制作校园孝心少年电子相册,把学生们平时的孝德孝行刻录下来,作为成长的纪念。

《爾雅》有言:“善事父母为孝。”敬亲奉养,是中华民族对“孝德”最直接、最生动的诠释和实践。对父母长辈的孝,就是对自己生命之源的感恩,也是对这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最可贵情感的回报。从校本教材的研发,到孝德课程体系进课堂、成课题,钟秀人始终不忘初心,尽全力让学生恪守和遵循行孝道德规范,养成美好的孝德。

三、孝德活动养育心灵

孝德活动是对学生孝德修养过程施加潜移默化的外在影响,使孝德修养形成过程发生内在变化。钟秀学校通过系列孝德主题文化活动感化着学生们。“文明创建在行动,孝德文化满校园”的大型孝德文化活动以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形式展现。从全校遴选出九名孝心少年,由主持人深情讲述他们的行孝故事;钟秀学子尽情讴歌孝德,与孝共舞;活动中还穿插了168组师生为自己长辈现场洗一次脚的孝心活动。温婉的音乐声混合主持人动情的话语,参与活动的长辈、师生无不为之动容,都争相表达自己对父母、长辈最真挚的爱……钟秀学校组织教师自编“中华孝道”大课间活动,巧妙地把体育锻炼和孝道教育有效融合在一起;开展“孝德之星”评选活动,引导学生向善向上;开展“孝亲日”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建立“孝亲卡”;开展“寻找最美家风、家训家规”主题实践活动;成立“家长义工”组织,让家长参与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促进家校联动;开设“道德讲堂”,宣讲弘扬孝德;每月最美班级,被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美篇,发布在学校公众号上,为其他班级建模打样;2016年,湖南省第二批、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唯一的“知心屋”工程落户钟秀学校。

形式多样的孝德教育活动,像润物无声的春雨,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怀化电视台《五溪廉话》栏目对钟秀学校孝道教育作了专题采访。

近年来,钟秀学校打造了 “数学节”“国学节”“健身节”等一月举行一次的校园主题文化节活动,使不同个性爱好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欧阳紫涵等多名学生在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钟秀学校率先在怀化市全力打造“钟灵毓秀”多彩生活课程,其理论来源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生活课程从“运动与健康”“经典与素养”“交往与合作”“艺术与审美”“生活与创造”五个维度分类,开设了73门课程,并将其列入课表,学生可走班选修感兴趣、有特长的课程进行快乐学习。这些课程旨在贴近学生生活和兴趣,实现从书本知识到生活经验积累的延伸,与此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学校孝德教育的开展。

绅士淑女社里的学生们个个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古韵清心社课程诵读与孝有关的经典,让学生们浸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洋里;指间琴韵电子琴社、筝和天下古筝社等课程里的学生们享受了美的教育;美食天地、喷香烤箱等课程教会学生们如何炒简单的家常菜、烤蛋挞等简式西点,学生们将在学校学到的炒菜技巧带回家中,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是他们孝顺的一种体现;茗雅阁茶艺社课程让学生们学习泡茶的技能,当父母下班回家,便给父母献上一杯好茶,缓解他们的疲劳;小小美发师课程教女孩子扎辫子、梳头发,学会之后,每天早上不再需要妈妈早早起床为自己扎头发,给妈妈足够的休息时间,也是对妈妈的一种体贴和孝顺;小小水电工课程让学生们当一回合格的小小水电工,动动手,动动脑,生活中的科学和窍门又让学生们感受到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生活;乒乓球、羽毛球和篮球场上龙腾虎跃,在“棋乐无穷”里体验下棋的智慧,滚铁环、扔沙包的体育民俗游戏里跳跃着快乐的音符,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中强健自己的身体,古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爱惜自己的身体是对父母的一种孝敬,同时,我们的父母在小时候常玩这些体育民俗游戏,如果我们学会这些游戏,可以陪父母一起回忆儿时的快乐,这也是孝顺父母的一种方式……所有课程都与“孝德”教育息息相关,让学生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孝德观,也让他们流连忘返。

学生们谈起“钟灵毓秀”多彩生活课程都津津乐道,许多家长力推多彩生活课程。CCTV13、湖南电视台、湖南教育新闻网、怀化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先后对多彩生活课程进行了报道。课题“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校本生活课程的研究”成功在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2017年5月,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全国少年宫建设项目推进会将钟秀学校作为观摩现场,其生活课程获得与会代表一致好评。2017年11月,学校荣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四、家校协同促孝德传承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钟秀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孝德教育时,密切与家长协作,通过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召开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们也重视起孝德教育,从细节做起,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注重学生孝心孝行的养成,使学生在校接受孝德教育后,继而回家践行孝德,保证孝德教育的实效性。

学生在受过孝德教育后,行为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论是刚入一年级不久的低年级学生,还是即将步入初中生涯的高年级学生,都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深厚的爱国意识,慢慢地变得有责任、有担当,让孝德思想精华扎根于学生心中,以孝为忠,由爱亲扩展至大爱。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许多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在地上打滚,自从受过孝德教育为长辈做过家务后,他们明白了父母做家务的辛苦,变得爱干净、讲卫生;以前,一些学生学习不努力,贪玩,让父母操碎了心,自从受到孝德教育的洗礼,学生们仿佛懂得了学习的意义,知道感恩父母,认真学习,回报父母……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学生们在学校学习孝德文化,再将这些习来的美好品德推及自己的家人,带动自己的家长加入行孝的道路,“小手”牵“大手”,通过长辈们言传身教,对孩子产生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不断完善家风建设的内涵,用家风正民风,以“家”兴“国”,推进新时期的家风建设,也为文明创建提供重要的依据。记得一位五年级家长在学校开展孝德教育之后写下一段感言:“孩子给我捶背、倒茶、做家务,学会了体贴人、关心人,她长大了、懂事了。我一定要努力做个好妈妈,孝敬长辈,常回家看看老人,为孩子做个榜样。”

随着孝德教育的深入开展和“钟灵毓秀”多彩生活课程的实施,钟秀学校正逐渐走向“家风正则民风淳”这道靓丽风景线。钟秀学校连续五年被评为“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先后荣获“省中小学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市安全文明校园”“全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百佳实验学校”“省德育课程教学与研究实验学校”“市课改样板校”“区文明红旗单位”“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接受市、区、县多个兄弟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参观、指导。

孝德教育雕铸了学生美好心灵,凸显了校本特色教育的魅力,达到了人人敬亲尊长的境界,营造出以德立身、以孝兴家、祥和共融的社会风尚。正如先哲所言:“人生有德孝为先,华夏儿女代代传,吾辈而今承古训,美德永驻慰人间。”

(通信员:李丹丹,周 燕)

(策划编辑:黎佳星)

猜你喜欢

孝德学校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孝德教育与学校德育结合的必要性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试论王阳明的孝德观
学校推介
中脉践行孝德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