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哲学思考
2018-06-02朱晓田
朱晓田
【摘 要】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的文明形态。在过去的工业文明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生态文明建设将构建人与自然同一、和谐的新的关系,保证人类的永续发展。建立这种人与自然新的同一关系的哲学根基,就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对象性活动: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是人与自然感性对象性关系形成的内在根据;而生态文明建设者拥有多元完善的能力结构是建设好生态文明的必要前提;具备先进的社会结构是建设好生态文明的重要社会条件。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者;主体;哲学思考
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过程,也是人类对文明不断反思和觉悟的过程。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的文明形态。21世纪,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对生态文明的建构已成为人类关注和反思的焦点。在过去的工业文明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人与自然二元对立,表现为尖锐的对峙与冲突,而不是休戚与共、辩证一体。人们把对自己有意义的伦理、价值观念等本质力量赋予自然,将其完全看作可以被自己征服和利用的对象。这也是人类在工业文明进程中的生存模式。而生态文明建设也必将摒弃这种人与自然纯粹单一分立的关系,构建人与自然同一、和谐的新的关系,保证人类的永续发展。建立这种人与自然新的同一关系的哲学根基,就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对象性活动。
如果从人的活动的视角去探究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然考虑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和客体这两个哲学范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指从事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这既可以指单个的从事生产活动的人,也可指特定社会中某一社会群体、社会集团及至整个人类社会。其客体则是指这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即自然。广义上,包括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狭义上,指自在自然、人化自然中某一自然物或人造的某种自然物。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与客体双向运动的过程即是人与自然互为对象化的过程,其实质必然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两者之间限制与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这使得人口、资源、环境更加协调,生态更加良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社会结构即社会关系、社会制度渐趋完善,不断向更高级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是人与自然感性对象性关系形成的内在根据
人与自然是互为对象性的存在,世上根本不存在不以自然界为对象的孤立的人或不以人为对象的孤立的自然界。也就是说,一切非对象性的存在物皆为非存在物。与人存在感性对象性关系的自然界,不过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自然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物化的现实性的自然界。无论是自然界的人的本质,还是人的自然界本质,都是对于对象性活动的确证。而对象性活动也进而确证着人和自然界都是对象性的存在物。
通过人的对象性的感性活动,即人能动地改造自然界的对象性活动,也就是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使得自然界表现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人们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也直观自身并改造自身,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以更科学地反映和体现自然界的本质。也就是说,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性实践活动,使得自然界对人来说是作为人的存在,而人,对人说来是作为自然界的存在。
因此,生态文明的建构,是人与自然界发生关联的内在根据,是二者感性对象性关系形成的根据,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客观基础和物质保证。而要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必须拥有多元完善的能力结构以及先进的社会结构。
二、拥有多元完善的能力结构是建设好生态文明的必要前提
在人与自然互为对象的双向互动中,生态文明建设者是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的、操纵工具、改造自然,从而驾驭和控制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多种任务。在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具备多元完善的能力结构,是有效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必要前提。
1、健康的自然力是建设好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
在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有效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人本身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自然力,能以现实的、感性的力量同自然发生相互作用,能积极地适应自然,能动地改造自然,创造出新自然,从而实现与自然进行直接的物质交换目的。拥有健康的体魄的人才是真正的健康的自然的人。新鲜的空气、安全的食品、纯净的水源、积极的运动锻炼、先进的医疗保障等,是使人拥有健康自然力的重要物质前提。
2、先进的、正确的知识与经验是建设好生态文明的精神支撑
要想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消化、吸收、掌握并运用先进的、正确的知识和经验。这是人的能力结构中的智力、智慧因素,在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作为活动的目的和方法而发生作用。生态文明建设者唯有真正掌握了关于自然、活动手段以及自身的相关知识,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然的本性以及活动手段所能提供的可能性恰当地提出活动目的,并设计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的的具体途径、方法与步骤。生态文明建设者对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知识掌握得越深刻、越全面,他从事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自然也就越高。因此,国家除了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鼓励支持国民实现终身教育以外,还要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地大力宣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提高国民生态文明素养,这是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3、积极的情感和意志是建设好生态文明的精神动力
对大自然的無限激情和热情是我们建设好生态文明的本质力量和精神动力。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者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因素,对自然的孺慕之情感和意志控制和调节着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发动与停止以及建设者实践能力的发挥。而作为直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当事人,生态文明建设者是知、情、意多元统一的整体。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者能力的充分发挥,不仅要取决于知识的主导作用,而且还总是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者对自然的无限的情感体验和意志努力。因此,建立和健全对国民进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伦理情感教育体制和机制,培养国民热爱自然的无穷情感和自觉保护自然的坚强意志,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三、具备先进的社会结构是建设好生态文明的重要社会条件
1、不同生态文明建设者之间积极的社会交往和良性互动是建设好生态文明的社会前提
从事生态文明建设以有效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具有鲜明社会性的生态文明建设者,有其独特的社会结构。如果从社会构成的角度思考,可以将其划分为个人、集团、社会整体和人类整体。
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不但每个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者同特定的自然客体发生着改造与被改造的互为对象化的相互作用关系,而且在生态文明建设者内部也发生着不同主体之间的社会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他们必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结构,彼此之间开展积极的社会交往和良性互动,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而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者,一方面受到整个社会历史和其他生态文明建设者主体的制约与影响,另一方面又以其能动的活动在不同的方面和程度上影响改造着社会历史。
2、具备先进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利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向人与人的关系的良性转化以促进社会进步
回顾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不难看出以往的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忽视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特别是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的加速步伐,人类对于自然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能力得到空前提高,对非再生资源的利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再加上资本无限追逐利润的本性,个体、集团利益极端地膨胀,使得社会生产单纯追求经济指标及利润的最大化,只顾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触及了生态红线,使得人口膨胀、空气污染、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与自然关系严重恶化,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及持续发展。
究其原因,在于过去私有制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结构使得劳动发生严重异化,使得社会生产的目的与手段只对立而不统一,使得社会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大多数人发展,而是为社会极少数人的利益最大化。这就使得确立公有制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从制度上解决人与自然之间业已恶化的矛盾关系成为历史必然,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现实的目的与手段及其最终结果都得到合理的制度保证。
生態文明的法则告诉世人,人们对自然界与生态环境采取什么行为,不是个人或某个集团利益的私事,而是关系到全人类子孙后代的利益,关系到人类能否永续发展,个体或少数群体的活动要避免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不仅要尊重、顺从自然,遵循生态规律,还要构建合理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以保护自然,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在人类实践活动中,构建先进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利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向人与人的关系的良性转化以促进人类的永续发展。
总之,通过上文对生态文明建设主体能力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认识,有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结构,树立先进的生态理念,坚持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和建设,顺利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以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六集:守住绿水青山(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7/22/c_129661446.htm).
[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http://www.guancha.cn/politics/2013_11_15_186020.shtml).
[3] 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n].人民日报,2017.7.21.
[4] 乔清举.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j].红旗文摘,2016.10.
[5] 卜祥记.“生态文明” 的哲学基础探析[j].哲学研究,2010 4.
[6] 周光迅,胡倩.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宏阔视野审视生态文明——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论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