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绣对话之苏绣
2018-05-31刘芳李雪丹瞿震
刘芳 李雪丹 瞿震
鲁绣是历史文献记载最早的一种刺绣之一,又称之为“衣线绣”“墨绣”,是山东一带的绣品。鲁绣史称“齐纨”、“鲁缟”,兴起于春秋时期的齐国、鲁国,发展于秦,从汉代开始已经得到相当普及,成为中国北方的刺绣代表,称之为“北绣”。多以暗花织物作底衬,以彩色强捻双股衣线为绣线[1]。针法粗狂,但粗中见精细,具有异于其他绣种的特有风格。
都被称之为刺绣的鲁绣和苏绣,他们的图案符号有的较为相同的特征,但是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造就了鲁绣和苏绣戛然不同的艺术作品。本研究将从鲁绣与苏绣的色彩和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分析二者的差异性。
鲁绣的绣种色彩浓郁,颜色对比性较强,具有典型的北方民间艺术特征,有中国绘画写意风格;而苏绣色彩正好与鲁绣形成强烈的对比,色彩程淡雅细致,有着中国工笔画的闲淡意趣[2]。
我国四大名绣之首——苏绣产于苏州一带,兴盛于宋代,图案秀丽明快、色彩清新雅致、针法活泼精细,色彩主要由红色,黄色,浅蓝色,深赤色等色系构成,具有江南水乡的人文地域特征。
鲁绣作品融合了中国绘画艺术,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苏湘蜀粤”四大绣种在绣品上来看差距不是很大,所以在一般人看来不是很好辨认。但是鲁绣比较典型,如一件作品远处看像是一幅中国水墨画,但是近距离观察是刺绣,那一定是鲁绣。鲁绣“以针代笔,以线作色”可与中国画“以假乱真”。鲁绣的一些针法虽然在苏绣上也会体现出来,但是鲁绣在用线上分为两种:一种生丝线,另一种是人的头发。鲁绣在制作过程中,人的头发要经过一种特殊的工艺润染成成不同的色彩,生丝也要劈成32股才会使用。一针一线的绣制,绣品细致到很难被肉眼识别。不过发丝的技艺在苏绣中也可看到,但是苏绣不同的是只是作为点缀出现,而鲁绣则是从图案到底色整体都用发丝制作,这样使绣品带有特殊的观光效果,独具拨墨山水画的韵味。
鲁绣的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并成为八大刺绣之一,为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极具贡献,并且利于发展齐鲁文化,将山东文化发扬光大。它的独特工艺风格受到众人的热爱,并推销于国内外。近几年,由于国内外市场经济不稳定变化,山东的轻纺织业一度低沉,鲁绣也不例外,受到影响。3D打印的出现使鲁绣在日常用品领域失去了一定的吸引力。在工艺品市场上,真正熟识鲁绣的人太少,没有相应的文化群体。无论是设计的创新,还是技术上的革新,都无法吸引观众当下鲁绣传承人凭借自己的力量去传承较为薄弱,所以要加强产业链式的凝聚力共通传承鲁绣文化。需要实施产业双轮驱动,加强手工与机械化相结合发展。鲁绣产品不可只停留在单纯的画布刺绣样式,必须开发相关实用产品,如日用品等。鲁绣目前的劳动力主要停留在中老年妇女范围之内,缺少创新能力,无法跟上新型的社会发展,只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之下。
鲁绣在打造品牌形象是可以借鉴羌绣品牌,鲁绣品牌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增强品牌的传统文化价值效应,而且要将传统鲁绣艺术进行创新设计。在营销战略上给鲁绣发展战略上增值,从优质战略、沟通战略、忠诚战略、扩张战略四个方面入手打造鲁绣品牌。
本文通过鲁绣与苏绣的对比、鲁绣的现状分析,本给出鲁绣品牌形象的战略性措施,并建立鲁绣品牌策略整合。
参考文献:
[1][J]山佳.后起名秀鲁绣.家纺信息刊. 2006
[2][J]周磊.地方特色艺术的差异对鲁绣与苏绣的影响.艺术探索.2009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立项号:201706293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刘芳,女,汉族,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职称:副教授。
第二作者:李雪丹,女,汉族,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學生,研究方向:装饰艺术设计。
第三作者:瞿震,男,汉族,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学生,研究方向:装饰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