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育人教学策略探究
2018-05-31包东波
包东波
【摘 要】 作为教育手段之一,书信教育有着巨大的教育潜力,对消除师生之间的沟通屏障,克服日常德育工作方法单一的“瓶颈”,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书信;育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致女儿的信》中,用真挚的爱心呼唤孩子正确的看待爱情,非常含蓄地表达了他对孩子的呵护,堪称世纪教育经典。师生如父子,作为教育手段之一,书信教育有着巨大的教育潜力,对消除师生之间的沟通屏障,克服日常德育工作方法单一的“瓶颈”,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选择教育对象,把握教育時机
在此项活动中,我重点针对以下四类学生开展书信教育:一是学习生活类,这类学生往往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平时生活无规律,不节俭,没有正确的消费观。二是情感类,这类学生思想复杂,没有正确的交友观念。三是思想品德类,这类学生经常违规违纪。四是家庭问题类,这类学生与家庭的关系不和谐,多数为离异家庭或留守孩子。
在开展书信教育时,还要抓住教育的时机。这就要求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当学生出现心理剧烈波动,甚至情绪激动时,或当正常的谈话教育方式出现困难时,老师以一位“朋友”的口吻在信笺上写上富有诚意的观点,充分发挥书信的特殊“感化”作用,学生见到教师的笔迹如见其人,倍感亲切,学生读信时,心中有一股暖流冲击着良知,从而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勇敢地改正。而教育的时机一旦怠误,再去施加影响,效果就逊色多了。
二、精心准备内容,拉近心理距离
首先,在信中要多使用一些“我相信你”“你一定能行”等带有鼓励性的语言,而慎用“你必须”等居高临下的生硬的说教语言,忌用“你看XX比你强”等容易刺伤自尊心的话,防止产生敌意。
其次,最好能在书信中体现一定的文采。应努力追求文笔流畅,寓意清新,真实自然,比方得当。此外,为了增强美感,老师书写要工整美观,让学生读信的同时仿佛读到教师的一片心。
最后,应在信中营造轻松的沟通氛围。“书信效应”应建立在良好的信任心理之上,巧妙地利用学生的“附属内驱力”,使其在教师的嘉许和鼓励中体验被信任、被接纳的快乐,从而努力自我提高。不妨教师使用一些幽默轻松的语言,让学生慢慢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是真正发自内心的,从而消除师生间的隔膜,接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三、坚持鼓励强化,确保教育效果
问题学生往往是自制力较弱,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太多的失败和挫折,他们产生了很深的自我心理暗示:我很笨,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老师不喜欢我等,虽然一时转化后,往往容易出现反复。因此,老师要经常对其进行巩固教育,着重使用正面强化的教育方法,对点滴的进步予以表扬和奖励,老师的积极期待和赞许是一剂良药,老师可以通过一封又一封信向他们传递着教师隐含成功的信息。
李烁是八(1)班责任心较强,但成绩一直上不去的学生,为了激发他的自信心,当我了解其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父母下岗,李烁有些虚荣心,还多次上网吧,但他喜欢体育和音乐,且歌唱得非常棒,于是,我就充分利用他的特长对其进行鼓励,学校运动会上他一展风采,夺取1500米跑和跳远两项第一,为集体争了光。现在的李烁同学已彻底甩下心理包袱,重新找到了自信和快乐。
书信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是教师爱的延伸,爱的体现,爱的升华。一封短短的信,闪烁着教育富有灵性的光芒,书信教育使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更近了,开辟了成功教育的一条新途径,创造了教育奇迹。
【参考文献】
[1] 许德刚. 书信感动心灵[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2] 熊义勇. 育人艺术[M].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