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在辨误中自悟

2018-05-31王梅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数学

王梅

【摘 要】 创设辨误情境,引导学生在辨误中自悟。即教师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提示或给予正确答案,而是与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探索,让学生直接解答、辨析,使学生的错误充分“曝光”,因势利导,促其自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数学;辨误;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难点问题,尽管老师分析、讲解得特别清晰,并且反复强调提醒学生,但学生还是照错不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创设辨误情境,引导学生在辨误中自悟。即教师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提示或给予正确答案,而是与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探索,让学生直接解答、辨析,使学生的错误充分“曝光”,因势利导,促其自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直观法

通过直观的图形,演示等让学生明白错误原因。例如,学习相遇问题后,出示这样一道错例:货车、小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小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0千米,行了8小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学生由于受例题的定势影响,列出(70+60)×8的错误式子。这时,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画线段图,然后讨论“两车相向而行8小时后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在辨误情境中,学生说出了两车运动的结果可能正好相遇,可能还未相遇,可能已相遇过三种情况。这时再请两位学生“以人代车”演示运动结果,学生悟出原题条件不完备,不能解答。

二、题组法

对于一些易错的题目,教师可以编制题组,通过解答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找出错误原因。如:让学生做这样两道题:(1)白兔30只,黑兔比白兔多20只,一共有多少只兔?(2)白兔30只,黑兔比白兔多20只,一共有多少只黑兔?由于学生刚接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常受一步计算应用题结构的影响,不习惯一个条件用两次,加之审题不清,就误把第(1)题两步计算应用题当作一步应用题来解答,把算式错列为30+20=50(只),当第(2)列出同样的算式时,学生就发现前一道题解答错误。通过对比分析,学生知道了错在哪里。

三、例举法

一些具有规律性的题目,可以引导学生举例证明。如:判断“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商也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这句话是否正确,学生往往认为是正确。举例:5000÷50=100,5000÷(50×100)=1。

此时,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答案错了,并顺利地把这句话改正为“商缩小到原来的1/100”。然后,教师进一步提出“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到原来的1/100,商怎样变化”等问题,让学生自己举例找答案,从中初步领悟除法算式中三个数“变”与“不变”的规律。

四、求异法

有的题目可以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出错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求其他解法,不同的方法对比后,学生就会悟出错误的原因。如:用简便方法计算(1)103×29,(2)32×25,学生出错:

(1)103×29 (2)32×25

=(100+3)×29 =(4×8)×25

=100×29+29 =(4×25)×(8×25)

=2929 =20000

这时,让学生用其他解法计算,及时发现自己计算错误,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对比,学生很快明白错例是乘法分配律运用不熟练,以及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混淆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在错误中辨析、感悟,就一定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他们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曹静. 在辨误和反思中优化思维[J]. 中学教学参考,2013(35).

[2] 王力争,杨猛祥. 在辨误中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J]. 宁夏教育,1987(10).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数学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我们爱数学
在数学活动中认识时间解决问题
两只想打架的熊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智珠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