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赏识教育对幼儿创造力的激发与培养
2018-05-30杨萍
杨萍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的人才,所以说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创造力的激发和培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素质教育是当今社会教育的主流思想,所以说在应试教育的今天,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不要以成绩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本文就以赏识教育对幼儿创造力的激发和培养为大家作介绍。
赏识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教师通过赏识学生的行为或者语言的过程,通过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赏识教育不是简单的一句鼓励或者表扬的话,而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幼小阶段相比于幼儿园来说,他们的思维活跃,思维还没有定型,这时候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黄金时期,所以说教师要善于用赏识教育来促进他们的创造力的激发和培养。
尊重个体差异,促进个体发展
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营造赏识教学的教育氛围,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年龄小就表现出不尊重,出现一言堂现象,这对学生的学习氛围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教师要善于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多个方面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教师首先要注意在课堂或者平时生活中通过眼神和语气等表示出对学生的尊重,这样学生才能觉得自己的存在地位。
其次教师在教学课堂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个性发展。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一样,学生经历的学习背景和社会经历不同,所以说他们在学校接受的教育结果也是不同的,教师不能以偏概全,对待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态度也是不同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天赋和擅长方向是不同的,教师对此要正确对待。
以美术绘画来说,绘画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绘画把自己的思维和想法表现出来。绘画中学生天马行空的绘画操作正是学生创造力的表现,教师面对一些打破常规的绘画行为应该是鼓励而不是批评,不同的处理态度学生所获得的结果也是不同的,面对教师的鼓励,学生会树立自信心,在以后的绘画过程中积极参与,从而对于自身的创造力有提高作用。而面对教师批评的学生则是会打击他们绘画的积极性,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思维,只会按照固定的绘画形式进行绘画,自身则不愿意开动脑筋去寻找新的绘画方法和激发他们的绘画灵感,长时间下去不仅学生的创造力会被遏止,同时他们绘画的兴趣也提不起来。所以说教师在课堂中就要灵活应用赏识教育,例如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椭圆,然后让学生自由绘画,根据自己的绘画思路把这个椭圆绘画完整。面对一个椭圆,学生的惯用思维就是乌龟的壳,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路,教师在这时就要说看谁画得更有新意又好,学生可以把他当做一个潜艇的身躯,在海里自由航行,面对这种创新成品,教师应该及时鼓励,激发他们的绘画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多元化教学,渗透赏识教育
在幼儿的学习阶段中,学校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文化课的知识内容是幼小阶段的教学重点,也是今后的学习方向。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赏识教育,数学和语文是学生表现创造力的基本途径。在数学中面对枯燥的公式和繁多的题目,学生只要打牢基础知识,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那么对于数学的学习来说就不是很困难。
可是面对扑面而来的题海战术,学生的思维得到定型,只会按部就班按照教师给出的解题思路去解决问题,从来不会自己问自己一声,这样的解题思路能不能也解答出来。
所以说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就要注意多元化教学,在数学中提倡“一题多解”,意思就是说同一个题目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来完成。在幼儿初级阶段,为了巩固学生的对于加减乘除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常用的就是“凑24”,所谓“凑24”就是给出四个数字,学生通过计算得到最终结果是24,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面对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解题时应该积极鼓励,树立自信心,培养创造力。
营造赏识氛围,提高积极性
一个良好的賞识氛围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平时就要注重在教室中渗透赏识教育,例如针对学生优秀的语文作文,教师可以通过朗读并且点评,鼓励学生,并且可以粘贴在班级里的布告栏中给大家赏析。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可以布置手抄报的绘画任务,这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同时也是针对同一主题的绘画任务鼓励学生有不同的创造思路,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对于好的作品要粘贴在后面的黑板上,当成黑板报,鼓励学生。
结语
教师在幼小阶段要善于使用赏识教育,通过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个性发展。多元化教学,营造赏识氛围,促进整体的创造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