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有效教学的策略探讨
2018-05-30张族彩
张族彩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其主要是对小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这门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予以培养,同时教会学生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事物展开观察、分析,对问题做出有效解决,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现状
学科课程被忽略
虽然针对这门课程一些学校专门安排课表与授课教师,但却并未有效落实,主要表现在:学校领导不重视,教师认识不到位,认为同语文、数学课程相比,这门课程根本不重要,无需过于注重。
科任教师对该课程的认知不足
具体表现在,一些教师未将课程目标、要求和教学方法把握好。受当前教育形式和教育质量观的影响,教师对语、数等主科投入了過多的精力,使品德课的教学质量被削弱,教学设计均为一些陈词滥调,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师教得随意,学生也未认真学习。
学习与生活实践严重脱节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一些教师所教的内容通常是围绕考试而展开的,缺乏先进的教学方法,知识传授也是照本宣科,未对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情感熏陶引起重视,让学生被束缚,根本没有发挥出品德课的作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
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
之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率不高,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未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没有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为此,学校在每学期开始时应组织科任教师对教材进行通读,统一梳理教材的编写框架,也就是从多个方面整体把握教材,包括教材的编排结构、知识衔接、编写思路、教材的个案分析等。除此之外,教师还需对本课所教授的内容进行精心研究,将以下问题考虑到:如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材设计的内容有哪些?编写意图是什么?教材内容是否符合当地实际和本校情况?如果不符合,哪些内容应该补充、转换或重组?教师只有把这些问题考虑到了,方可将这门课程的精髓给挖掘出来,保证教学的有效开展。
让学生主动探究
古语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究是建立在疑问的基础上的,教师应设计具有价值的问题,通过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给激活,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被彻底改变,进而成为知识的构建者。比如,在对《规则有什么用》一节知识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教材的限制中走出来,走入到生活和社会中,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对学校中的规则进行寻找。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收集了很多规则:如课堂发言要先举手,不得随意走动、随便说话,课间操要排好队等。之后让学生再思考“若没有这些规则,会有怎样的情况发生?”通过小组成员的一起努力,学生们便可对规律的重要性以及作用有更直接的认识,而这样的认识是他们通过亲自实践所得,并不是他人的直接灌输,从而对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帮助极大,使之开始自觉遵守规则。
走进社会、学会实践
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课外一些资源充分利用好,使学生主动走出校园,到社会中去学习实践,让其眼界更加开阔、见识更加广泛,使之社会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除此之外,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是其品德形成的主要来源,而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不仅是实施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也和日常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自实践,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引导出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简单来说,品德与社会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之主动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引导而逐渐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合格公民。
注意拓展教学的空间
在品德与社会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需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对教材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做进一步加强,教学空间也要由课堂内转化到课堂外,创设一些更好的条件,尽量向课外延伸。同时,教师也要对部分好的课程资源予以有效开发和利用,让不同学生的知识需求均得到满足。尽可能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一边感悟,一边接受良好的教育,获得真实的经验,慢慢促进其各项能力(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提高。
比如,在教学《我爱我家》一节内容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对家人的相片进行搜集,并让他们回家问问自己父母、爷爷奶奶的生日,观察家里的变化等,使之想一想辛勤劳动的是哪些人,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幸福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体会到父母的艰辛,进而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以努力的学习回报自己的父母。
结语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属于一门综合性课程,其包含有丰富的内容,并具有时代特征。科任教师只有先全面了解与把握这门学科的课程内容,并对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展开积极探索,从多个方面促进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方可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将自己的人生价值更好地在社会中绽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