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类型与综合测评的相关性研究
2018-05-30耿慧王聪朱成莲
耿慧 王聪 朱成莲
摘 要:借助淮阴师范学院2014-2017年入学的在校大学生的数据,利用交叉分组下的频数分析对大学生综合测评与学习类型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学习类型和综合测评的排名呈正相关,并且学习类型对综合测评的影响非常大。我们期望这些研究结果能够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合理化改进自己的学习习惯。最后,对研究的局限性进行相关讨论,给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意见。
关键词:学习类型;综合测评;相关性;交叉分组下的频数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1-0062-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college students enrolled in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from 2014 to 2017,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learning type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frequency analysis of cross grouping.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study typ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anking of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the learning type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We expect these findings to enable college students to fully recognize themselves and to rationalize their study habits. Finally, we discus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and give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Keywords: learning typ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correlation; frequency analysis under cross grouping
一、概述
当今社会,由于各种新闻报道中的问题大学生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例如:沉迷于手机、电脑等娱乐设备,缺乏体育锻炼,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等等,从而大学生的綜合素质发展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学生综合测评是我国目前许多高校采用的对学生素质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估的方式之一。对大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帮助其了解自身综合素质,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刻苦学习、奋发图强的精神,有助于教师有效地教育和管理学生,引导他们如何更好地处理学习、生活与发展能力的关系。然而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大学生学习习惯类型对综合测评的影响。
近年来,统计方法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并获得成功, 使得它的地位与作用发生极大的变化,本项研究是其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一个方面。本文所提供的结论,就是通过问卷调查调查所得的数据,运用统计方法SPSS中的基于交叉分组下的频数分析,包含了研究的背景,结论,后续改进建议等等。此结论是人们已经意识到的,但现在真正被数据所证明出来,因此显得更为生动并具有说服力,易于大家接受。
二、问卷调查的数据分布情况及预测量
此问卷在淮阴师范学院2014-2017年入学的在校大学生中进行,遵循随机抽样原则,保证数据的科学性、随机性,真实有效。囊括了746名在校大学生,有效问卷746份,分布在四个年级,各个专业,其中,大一:393人,大二:111人,大三:107人,大四:135人。
三、结果分析
我们以746份问卷的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学习类型与综合测评的关系。学习类型分为主动学习型、欠主动学习型、得过且过型、厌学型和其他。综合测评排名,我们分为了四个梯度:1-15、16-30、31-45、46-60。然后利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交叉分组下的频数分析法,得出以下结果:
本研究主要对淮阴师范学院2014-2017年入学的本科生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研究对学生综合测评排名的影响。本次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进行,通过随机抽取样本进行数据检测的方式来验证问卷的科学性,共计填写问卷746份,有效问卷746份,回收率100%。下面对符合要求的746份问卷进行了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
在SPSS中,表2中的班级综合测评排名称为行变量(其各类别值在行向上排列),学习类型成为列变量(其各类别值在列向量上排列)。表格中间的数字为观测频数和各种百分比等。本数据中,一共调查了746人,其中排名1-15组的有416人,排名16-30组的有254人,排名31-45组的有57人,排名46-60组的有19人,分别占总人数的55.8%,34%,7.6%,2.5%。以主动学习型,欠主动学习型,得过且过型,厌学型和其他共5种学习类型为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排名的重要因素的人数依次为253,380,83,12,18,其中主动学习型和欠主动学习型的占比较高,分别为33.9%,50.9%。
其次,对学习类型的不同进行分析。主动学习型的253名学生中,综合测评排名1-15的学生占77.5%,16-30的学生占17.0%,31-45的学生占3.6%,46-60的学生占2.0%,由此可见,主动学习型的学生,综合测评排名明显靠前。以相同的方法分析欠主动型学习的学生发现,随着学生综合测评排名的靠后,学生欠主动学习型的比例也越来越低。综上所述,学习习惯类型对学生综合测评排名的影响颇大,这个结论也可在图1中得到直观印证。学生可以从提高自己的学习认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表3中,第一列是检验统计量名称,第二列是各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第三列是自由度,第四列是大于等于各检验统计量观测值的概率P-值。其中,第一行是卡方检验的结果。根据上述卡方检验的基本步骤和决策方式可知,本检验的原假设是:学生的不同学习类型对综合测评排名的因素是一致的,如果显著性水平α设为0.05,由于卡方的概率P-值小于α,因此拒絕原假设,认为学生的不同学习类型对综合测评成绩影响的因素是不一致的。上标α表明,该分析中,期望频数小于0的单元格数为0,最小的期望频数为0.31,非常适合做似然比卡方检验。
此外,表3中还输出了Pearson卡方与线性相关卡方。似然比卡方的数学定义为:
利用公式计算卡方检验的数值,当样本量较大时,似然比卡方与Pearson卡方非常接近,检验结论通常也是一致的,所以采用交叉分组下的频数分析方法来研究大学生综合测评与其学习类型的相关性得到的结果是可靠的。
四、结论与建议
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我们利用样本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交叉分组下的频数分析,得出大学生学习习惯类型对综合测评有显著性影响。
不足:由于样本量选取较少且只研究对象只有淮阴师范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虽然分发填写问卷的过程都是随机的,但是每个专业、每个班级,所选年级都是随机的,并且同一所学校的样本不可避免的忽略了高校之间的差异性和生源的层次性,这将直接导致研究结论推广的狭义性和局限性。在分析样本中,只采用了交叉分组下的频数分析法,过于单一。因此,我们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调查多类高校、各类生源、纷繁专业等因素,加入到研究样本的选择之中,并用多种分析方式,多角度研究数据,使数据更加全面、准确。
建议:我们将培养大学生学习习惯分为四个层面,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大学生自身的能动性。
1. 学校教育: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懂得学是十分必要的。而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要求学生自我约束,同时也离不开老师和学校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在改变学习习惯的过程中,老师和学校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导航灯”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兴教育兴人才的目标:(1)帮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2)培养学生学习的计划性和主动性。(3)合理安排教学,因材施教。(4)循循善导,构建起师生间良性互动。
2. 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具有先导性,孩子的学习习惯受到父母的熏陶和感染,影响深远。因此,家长要做好示范、教导作用,为孩子做好榜样,约束他们的不良的学习习惯,重视对孩子的行为教育,言传身教。
3. 社会教育: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环境也为孩子们的学习、模仿提供了借鉴。因而,社会需要弘扬良好的教育氛围,提倡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使学生从小生活在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中,养成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
4.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习者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学习者自觉实施学习行为,主动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因而,大学生自身就要认识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进行各方面的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做到1. 课前自学;2. 听课;3. 复习巩固;4. 扩展探究。综上所述,我们要集结各方教育力量,发挥教育合力,使学生的成长发展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薛薇.基于SPSS的数据分析(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23.
[2]彭美云,李素贞,蒋汉桥,等.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问卷调查与结论[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11:31-34.
[3]吴双,李斌雄.大学生综合测评评述[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8,31(8).
[4]谢勇,马志敏.大理学院不同学科大学生学习习惯差异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3,12(4).
[5]孙秋海.浅谈大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J].邢台学院学报,2005,3:115-116.
[6]杨志新,刘金荣,杨锐英.高校大学生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河学刊,2015,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