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视野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与培育对策研究
2018-05-30郑乐姜良杰
郑乐 姜良杰
摘 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通过研究教育先行国家的国民价值观培育方法,来为当今中国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方法论与指导。在全球化视野下,中国高校应从积极构建大学文化入手,充分发挥学校党委在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过程中的统领作用,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提升协同工作平台建设水平,将第一课堂的知识传授与第二课堂的实践培育相结合,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完成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
关键词:国际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1-0016-0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issues that need to be studi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rough research on the ways of cultivating the national values of the education-well-developed countries, we can get the methodologies and guidance of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 Chinese universities should start with actively constructing university culture, give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university party committees in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 core values, continuously improve system construction, enhance the collaborative work platforms, and combine the first class with the second class, the explicit education with implicit education, and finally complete the glorious mission of foster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Keywords: internationalization;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countermeasures
一、国际化视野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背景与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党的十八大提出以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
而随着中国不断地走向世界、进一步的参与国际竞争,各种思潮不断地冲击着当代青年人的价值观堤坝,如何防范青年人价值观沦丧,提升我国青年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培养未来中国的可靠接班人成为了当今中国高校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因此积极在高校中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势在必行。
二、世界各国培育国民核心价值观的做法以及特点
(一)世界各国国民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做法
1. 美国:政治、教育、宗教并举,强化美国模式的认同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各类人种、各种语言与多种文化汇聚于这个新兴国家。纵观美国历史,是一个与殖民统治长期斗争,争取自由、平等的过程。所以美国的历史造就了美国以自由、平等、公正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美国的国民核心价值观塑造比较强调教育的整体设计及规划的统一性,强调公民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这是美国得以融合各种族和民族的重要手段。
宗教对于美国民众国民核心价值观也有较大影响。在美国基督教新教是占主导的宗教教派。基督教新教以融入美国民众日常生活,塑造美國民众生活方式等手段,来影响美国民众的意识形态,塑造民众的美国式价值观。[2]
除了政治、教育、宗教等方面下大力气塑造美国式价值观,美国还十分强调通过各类组织载体推广美国核心价值体系,政党和学校是主要的组织模式。同时通过电影和电视这类强势媒体进行渲染和浸透,让美国倡导的价值观无处不在。专门投资兴建华盛顿纪念塔、林肯纪念堂等规模宏大的场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把“自由女神像”看作美国精神的象征,赋予其自由、民主、平等的含义,培养人们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2]
2. 欧洲:通过法律、纲领推行普适价值,利用欧洲传统文化培育民众价值观
欧洲是西方价值观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各种文化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大多数都一脉相承。因此欧洲各国普遍都比较认同一些普世的价值观,比如脍炙人口的自由、平等、博爱,还有性别平等、生态平衡等等。这些普世的价值观往往超越国界,超越欧洲民族界限。
欧洲各国还普遍认同通过法律手段来刻画国民的核心价值观。法律作为强制性的手段一方面约束了民众的行为,使公民的价值观在一定约束内形成;另一方面通过法律制度的引导作用,统领了国民核心价值观。[2]
3. 新加坡:将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巧妙结合,发挥政党在价值观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以华人为主体的新加坡,一直都强调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与现代西方社会提倡的一些普适价值观相结合,并融合了一些南亚文化和价值观元素,强调包容与融合,最终形成了以强调公平、正义、有序、伦理为主要内容的核心社会价值观。[3]
新加坡的政党在推动核心价值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加坡由于政党更迭并不频繁,所以政党可以对价值观的引领与规范进行长期规划,同时新加坡强调法团主义,也就是在政党领导的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下,倡导多元并举,多方参与到国民价值体系塑造中来,从而最大程度上的发挥了社会各界的力量,最终形成有效地价值认同。
(二)世界各国国民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点
总结各国在培育国民核心价值观的做法,不难发现以上各国都具备如下几个特点:
1. 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总结都是根植于本国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2. 政府或者政党是核心价值观的统领者。
3. 突出法律与制度在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将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融入到制度建设以及法律法规的建立中,达到核心价值观与法律和制度的良性互动。
4. 采用多种媒介以及多种手段,发挥环境的渗透作用,用潜移默化的柔性方式提高民众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可以说,各国在培育国民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都投入了巨大的资源与精力。这也为我国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三、国际化视野下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对策
(一)立足中国文化传统,构建新时代大学文化
正如前文所述,任何国家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都是根植于本国的历史与传统,不断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的优秀成果,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与特征的一个总结与升华过程。培育与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是民众对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一次再认识与内化的过程。[4]世界各国都在不断提炼与总结各自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我国也在不断的探索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对于大学教育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与挑战。首先应着力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增强价值观自信。其次,要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创新、发展新时代校园文化。要能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创建新型校园文化平台,创新思维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参与度高的各类文化活动。第三,应该广泛发动群众,发挥学生们在价值观引领中的能动作用。除了树立优秀学生榜样,打造学生价值领袖这些传统方法之外,更应该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去总结、梳理时代共性特征,提取学生们真正为之动容的价值内核。
(二)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健全长效保障机制
当今的中国大学,正处在由科学管理到价值观领导的重要转型时期。作为大学管理中的核心要素——制度建设也要投入到服务转型、引领文化的实践与改革中来。可以说,大学规章制度建设已经成为塑造新型大学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与有效方式。规章制度对于大学价值观的引领以及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通过制度实体化大学核心价值观,直接澄清大学价值观。将对大学生价值观要求纳入到大学对于学生的具体要求之中。例如将校训等大学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写入学生规章制度。
2. 通过各类制度的联动与配合,将大学价值观、教师价值观、学生价值观进行整合。好的制度可以将大学、教师、学生甚至是家长都纳入到自身的价值体系中。从而能够将这些价值最大化,从而达到一种共同发展的多赢局面。
3. 通过制度鼓励和宣传优秀的榜样,促进对于大学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而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大学规章制度可以通过制定鼓励爱岗、敬业、道德高尚的教师及学生的规章条文来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中优秀品格的养成。通过大学人事制度、学术科研规范等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行为模式,从而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不知不觉践行和养成大学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
4. 通过制度保障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让教师和学生成为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应该进一步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能动性与创造性,通过鼓励教师、学生在制度建设中的创新以及各项制度建设的参与来发挥教师和学生在大学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之路上的能动作用。从而将被引导转化成为自觉践行。
(三)加强党政组织建设,形成协同工作平台
作为当代中国高校以及教育者来说,应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体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协同工平台,形成以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为核心、以辅导员和班主任为骨干、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为主体的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工作平台,发挥高校各部门的育人功能,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还应该建立并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保障机制,在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支持等方面形成保障。形成工作考核机制,对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等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
(四)加强多种渠道建设,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回顾我国大学教育,对于青年人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影响过程,主要是以思想政治课为主要载体,通过讲授、灌输来开展价值观教育。学生总是以一种被动接受的态度,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力。隐性教育方式则具有自然性、隐蔽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5]
在培育和践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的过程中,应该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结合,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注重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活动等各类教育活动全过程中,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具体有如下几个途径:
1. 发挥第一课堂的正面引导作用
除了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引入“三个倡导”的相关教育与解读之外,更重要的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将勤学、修德、明辨、笃行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体现在日常教学中,使大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从道德层面上也得到积极正面的影响。
2. 搭建实践平台,引导学生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来
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各种社会实践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社会实践当中;建立孝老爱亲,待人友善的家庭道德观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渗透于家庭生活之中;让诚实守信、勤于思考、乐于学习这些积极的品质贯穿于大学生学业之中,引导大学生从身边事做起,从基本规范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发挥重大节庆、传统节日的氛围营造作用
充分利用诸如校庆、校史展览、校友返校日、党组织建设展示、运动会等学校重大节庆活动积极宣扬爱国、爱党、爱校、追求卓越的积极正能量,通过此类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在传统节日,积极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发掘传统文化的闪光点,让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固化于广大青年大学生的灵魂深处。
4. 发挥多种传媒工具的作用,增强舆论正面引导能力
积极搭建丰富的媒体宣传平台,积极利用校园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等媒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唱响网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鼓励发布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传播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内容,共同建设网络文明。
参考文献:
[1]张伟.国外加强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做法与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02):158-162.
[2]农华西.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51-52.
[3]赵欢.新加坡核心价值观建设对我国的启示[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04).
[4]张艳,鄂婷.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模式与途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2(06):50.
[5]孟晓莉.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研究[D].甘肃:兰州理工大学,2010:35-41.
[6]韩炜.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5(24):222-223.
[7]孙研,嘎日达,斯琴高娃.“中國梦”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J].高教学刊,2016(0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