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展示设计读西扎设计思想

2018-05-30俞佳迪

中国艺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展示设计

俞佳迪

摘要:阿尔瓦罗·西扎作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拥有普通人难以企及的超长职业生涯,并一直走在行业前沿。此次“超越建筑的西扎”展对其设计思想进行了多方位解读。同时,展示设计也遵循西扎的设计思想,呈现一种“西扎设计”。

关键词:线条隐喻 空间基因 信息秩序 展示设计

一、序篇

1992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阿尔瓦罗·西扎被公认为20世纪重要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他也是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本体建筑的设计者。位于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7、8、9号展厅以及廊道空间的“超越建筑的西扎——葡萄牙著名建筑家阿尔瓦罗·西扎建筑与设计大展”,分别展示了西扎从20世纪60年代至近年的主要创作,这些创作包括建筑、家居、日用品、雕塑、旅行速写等系列作品,作品地标广至欧洲和亚洲,设计属性覆盖公共性与私密性。展览通过系列作品的陈列,不仅横向展现了西扎的生活态度、美学思想以及对社会文化变迁的敏锐捕捉,并纵向剖析西扎设计语言的形成过程,全面而立体地为大众呈现了“西扎设计”。

展览以建筑模型作为主体,辅以家具、雕塑和绘画等周边艺术与设计品。策划工作以对西扎设计思想的解读为主线展开,包括对展厅空间和视觉信息的设计。西扎的设计风格主要表现为乡土情结和极简主义,他的作品都以极致简洁的形式诉说着地域的历史和风貌,这种历史并非复古,而是对历史与现今联系性的种种寻觅。通过研究本次策展,设计团队对前后期大量设计方案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整合。策划将“现实与愿望”同置于一个设计空间中,大致可以分成“实现”(建成)和“未实现”(未建成)两个部分。“实现与未实现”中5种方案的形成和呈现方式,从不同方向诉说着对西扎这位大师最崇高的敬意。

二、实现

1.线条的隐喻

为了配合展览导读,葡方提供了不少西扎创作过程的视频文献。视频中西扎独坐窗前创作的情景安静淡然:他一手轻夹香烟,并不点燃,另一手夹铅笔,在纸上绘制浓淡不一的设计线条,构筑一个个建筑方案的“原风景”。这些颤抖,看似不确定的线条,与西扎杰出的素描作品完全“同款”,内在蕴含着强烈的、温暖的力量,它们成为西扎歌颂世界的基本语言。

在整個展示空间中,设计团队暗放了一条看不见的线以暗喻西扎的线条之美。墙体文字版面的关键词句、速写镜框的中心点、视屏屏幕的中心点、部分模型作品的关键视点等一系列重要节点,串联成一条离地160厘米高、平行于普通人视线高度的“线条”。观众能够清晰感受到此“线条”的存在,它因为不同元素的呈现方式而显得波折、变幻,而其中的信息表述正如西扎的设计线条一般坚定,并散发着无穷活力。无论此展览将来巡回漂流到何处,这条线都将成为展览的视觉基因而出现在任何一个展厅内。

2.空间的基因

在展示设计的磨合过程中,方案呈现了一种“整合”与“递减”相结合的结构变化,从最初的室内空间再搭建,到目前的桌面展示方案,葡萄牙设计师卡洛斯·卡斯塔涅拉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他力排众议,始终坚持两个观点:不碰建筑,还原空间。在展示桌面摆放的平面图调整过程中,卡斯塔涅拉使所有桌面形成一个“视觉阵”,设计成为“整体离开墙面2米”的巨大展示区域,同时将展示桌面打乱方向。看似方向紊乱但又合乎几何参数规制的摆法,给予现场观众生动的视觉感受:虽中宫收紧,但整体效果依然非常活泼,具有极强的视觉延展性,非常“西扎”。观众能够游走于各展桌之间,如同漫步在葡萄牙迂回的海岸线上,在错觉中体会西扎阳光般的艺术气息。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美术馆群总馆长杭间教授于中期评审方案时,曾提醒设计团队:“要用西扎的手法,在空间中还原西扎。”这个建议促使最终方案放弃了内空间搭建的计划,转而启用相对单纯的“岛屿桌面”作为展示平台。团队为此还专门设计了一款“不居中”的展桌,桌面依据主展示面的变化延长了信息界面的位置区域,比一般展桌长了近二十厘米,桌面的设计逻辑便从模型承载变成了信息阅读。这种以功能为设计动因的布展方式,将视觉的惊喜隐藏在功能因素之下,配合西扎的空间思想植入到展桌设计中,完成了展厅内桌面时而偏移,时而高低起伏,但让人感官愉悦、久处不厌的独特空间营造。

3.信息的秩序

细节把控是展示设计中打动观众的“主战场”,平面设计则是整合细节信息并以最佳顺序推介给观众的有力手段。本展的入口和末端空间,分别大面积呈现了西扎手写的展名题字与自画像。设计团队希望观众在拾级而上时即可在不经意间读到信息,进出之间在视觉秩序中深刻理解展览主题。所以,在设计展名文字的高度时,按照普通人台阶行走的规律来设计,两步呈现一行完整文字,当观众即将走上台阶之时,便可见整个展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展览的内容几乎涵盖西扎一生的重要作品,设计创作是随着阶段慢慢变化着的,所以仅靠电脑字体很难在完整呈现展名的同时,达到与西扎作品气息高度吻合的统一性。经过反复尝试与验证,最后设计团队委托策展人向西扎本人去信并说明情况,西扎十分乐意地提供了他的手写展名,同时提供自画像三张。经过多次“等大模拟”试验后,我们决定将手写字与绘画分别置于展览的始、末端,以体验性表达对西扎手绘及设计的致敬。

在信息界面的设计过程中,展示设计团隊整合大量的图纸、草稿与照片于桌面的PAD终端,并在墙体上运用丝网印刷的形式,将现代主义的拉丁字无饰线体(DIN Pro体)与汉字等线体(汉仪旗黑)混排,形成完整统一的阅读界面浅灰度,让所有的信息处于“寻则有,略则无”的视觉层面中。

三、未实现

1.速写的地平线

西扎为本次展览提供了百余件旅行速写的签名复制品,这些精彩作品是观众了解西扎绘画语言与设计过程的绝佳载体。在设计展示方案的最初,发现西扎绝大多数的速写作品是风景题材的,而且均有视觉透视灭点的存在,所以,通过设计一种以“地平线灭点”为基准的展示形式,以画作的透视灭点形成一条线,以此将镜框高低错落地摆放。团队研究了可行性方案后,认为该方法可以强化方案中“线条的隐喻”的设计理念,并能获得让人惊喜的视觉感受。

该方案中止于葡方对最终展示作品的遴选结果。很多作品是书信、人物、动物和局部混合速写,这些没有明显透视灭点的作品,使得地平线概念仍然需要通过“镜框中心点”等其他手段得以表达。

2.建筑师的乡愁

策展人胡佳曾经在展览策划方案中提出在7、9号厅内还原西扎童年与现在生活、工作情景的想法,并在中期设计方案中得以体现。该方案的呈现方式颇为独到,即在入口处构筑引导结构,通过引导关注到展厅对角线另外一端的“穿越空间”。在两个半封闭的“穿越空间”中,通过屏幕的形式完成“童年之窗”与“工作之窗”的设计,并以地平线、海平线连接空间内外的视觉。该方案在设计之初得到大多数团队成员的赞同,大家都认为此设计手法还原了真实的西扎。然而,该设计方案由于脱离了“展品语境”而被取消,这个牺牲恰恰造就了目前展示设计的“浑然感”,不得不说亦为一桩好事。

四、重构

通过和葡方“西扎与卡洛斯”设计团队长达半年多的交流可见,建筑师、展示设计师、平面设计师的职责,是可以完全打破而依托一种内在设计逻辑进行重构的,这个展览便是一个典型例证。它没有职业属性,没有意识框架,没有国界界限,却传达了光辉的人性之美和设计的智慧。因此,设计团队总结了以下三点:

1.空间不仅是容器,更是与展品共生的逻辑依托体。

每一个展示设计的原始空间,都需要设计师对其进行深度的逻辑演绎与挖掘,它不仅承载展示设计,更是展示设计得以升华的催化剂。即使再“抽离”的空间,也一定有其升华的“独有法门”,这些奇妙的催化作用,需要设计师以链接的思维细致发现、精心构筑,深度挖掘空间与展品之间的内在联系。

2.展示设计的逻辑是对空间设计逻辑与展品逻辑的连接。

对每一次展示设计的内在逻辑挖掘,都可以发现空间与展品对话的新契机与入口,突破思维中对于展品应该这样或那样的展示形式。自然过渡空间与展品,是整合展示设计语言的高超手法。

3.展示设计是人类设计类目的共同体。

每一项展示设计的完成态,充满着各类不可名状的“设计胶着力”,它们或若凝脂,或若星火,或聚合于内心,或弥散于空气。它们无分东西、不论前后。通过人类的展示设计,它们共同发声、发光、绽放思想。它们是设计的最前线,是设计的共同体。

最后,以分析西扎1961年的作品“海洋游泳池”作为尾声。这是一个不需要人工换水,完全依靠潮涨潮落完成水质更替的游泳池作品,其厚重的入口造型以及看似“没有设计”的功能性构思,使得当时年轻的西扎在业界声名鹊起。近半个世纪后,西扎再次用展厅与自己的作品对话,并且完全不依靠任何外加光源而完成一个完美的视觉共同体,这个展览的本身看似“无设计”,但却是最完美的展示设计。

猜你喜欢

展示设计
模型制作在展示课程中的应用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逻辑特征
体验式展示在电器品牌终端的设计应用
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基于市场经济下的陈列设计研究
科技馆展示设计的思路与创新
基于服装橱窗静态展示设计研究
现代展示场景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应用研究
基于市场经济的陈列设计研究
探究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家居用品展示设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