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大脑”推动区域治理精细化

2018-05-30

北京支部生活 2018年8期
关键词:综治镇党委网格

“滴滴滴……大羊坊排沟水位已超预警阀值,请注意防范。”“凉水河路东西方向,中信新城消防队门口有积水,过往车辆出现滞留,请防汛应急部门迅速应对。”

7月中旬的几次强降雨过程,考验着地区市政设施和城市管理的水平。大兴区亦庄镇综治网格指挥平台迅速转换为防汛应急指挥平台,发现问题自动发送提醒信息到防汛负责人,由防汛应急部门及时发起任务,交通、安全、市政等部门迅速到位,快速精准处理。

按照市委提出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要求,亦庄镇党委紧抓这一有利契机,着力在推动精准监管执法和城市精细化治理上下功夫,建成了集城市运行、社会管理等职能于一体的综治网格指挥中心,初步形成了“党委统领、支部实施、部门联动、科技支撑、制度保障”的城市管理架构,解决了许多城市管理底数不清、信息难共享、执法力量薄弱、部门责权不统一、考核不科学等基层社会治理难题。

明晰党建引领的“脉络”

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坚持党建引领抓落实是关键。在镇党委的精心部署下,统筹综治、城管、公安等15个业务职能部门的基层执法力量,实行“坐席制”管理,建立联席党支部,在发现问题、调度资源、处置难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支部的带动作用。同时,以“网格”作为工作载体,把党支部建在全镇的22个网格上,由网格长牵头对辖区内的支部统一调度,严把关、负总责、共享可调配资源。为了使党建引领的示范作用更加凸显,镇党委还利用“党员E先锋”“亦党建”APP平台,推动群众事项党员代理、在职党员“双报到”等工作,汇聚党员志愿力量,激发党员服务热情。全镇2145名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认领服务岗位,参与社区建设。

治理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为了让基层问题从“看不见”转变成“看得见”,亦庄镇党委建成了4处监控范围半径可达2公里的附带烟雾感应和红外线主动报警功能的高点云台,只需要2分钟就能完成一次全镇巡航,基本达到无死角、无盲点的监控目标。

除此以外,指挥中心还为每名基层执法人员手机安装了具有4G视频传输功能的移动设备和指挥调度APP,在每辆巡查车上配备了车载4G传输移动人脸识别探头,为高点云台和地面监控探头查漏补缺,使问题发现真正达到移动监控、实时指挥的“千里眼”效果。比如,在共享单车管理这一新城市病的治理过程中,发现机制的优势就得到充分体现。通过与共享单车后台数据共享,实现单车GPS定位落图,将车载球机巡逻与镇域监控相结合,及时发现共享单车散落停放、随意丢弃与区域内超量淤积等问题,第一时间通知网格员和投放公司处置,实现主动出击、科学应对。

做强问题处置的“大脑”

建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大脑”,必须引入大数据的概念,把数据汇集起来、用起来,这样“吹哨”和“报到”才能更高效。为打造这一超级“大脑”,镇党委采集了20余万条“人、地、物、事、组织”基础信息,实行GIS落图管理,全面打通镇级数据中心、部门、社区、群众非紧急救助四级信息渠道。将网格巡查发现、监控实时拍摄、“12345非紧急救助”、部门督察督办以及党员、群众在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公众平台反馈的事件统一汇集到指挥中心平台。依据平台智能分析,结合工作实际和平台智能分析的结果,坐席员进行“一键指派”。对一般性事件直接派单至网格长,再由网格长向镇属部门“吹哨”并牵头处置;需要发起联合执法的事件由中心向区相关部门“吹哨”并牵头处置,最终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联动解决”的目标。比如,针对家长在手机端反映的暑期教育培训乱象问题,中心收到信息后立即向镇教委派单,由镇教委针对问题进行“吹哨”,发起联合执法,工商、安全、综治、公安、城管等部门迅速响应,参与到辖区非法教育培训机构的清理工作中,通过拉网式检查、联合监管、高密度巡察和定期風险研判会商等机制措施,治理培训乱象、规范教育教学秩序,工作成效显著。

按照社会治理和群众生活需求,镇党委还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管理、综治安全、公共服务、综合执法、生态建设等15个工作模块,通过汇集的各项信息,设定预警阀值,实时智能分析预警,全面落实多网融合发展思路,整合城市管理网、社会服务网、社会治安网和城管综合执法网业务,实现亦庄镇综治网格指挥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业务数据融合,优化社会公共服务,打通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强健问题解决的“四肢”

发现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智慧大脑”的指令要身体力行,落到实处。为了强壮处置问题的“四肢”,就必须把基层安全员、网格员、流管员和各类协管员的职责进行梳理、整合,明确一网多格、一格多人、一人多责的工作网络,明确任务职责、规范日常考核、瘦身执法队伍、顺畅部门协作。把基层“吹哨”的工作需求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规范部门报到程序、明晰权力执法清单、精准问题定性定位,提高相关部门“报到”的及时性和精准度。

为了对部门联动形成有效的约束,镇党委进一步完善了事件处置流程的后台追踪、执法行为的动态轨迹生成、全面监督评价体系和区委授权的考核话语权,同时将镇内的矛盾化解部门作为联合执法的后续处置支撑,为执法部门“搂腰”,提高报到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前,“智慧天网”平台基本实现了“基础信息标准化、事件处置流程化、政府管理智能化、决策指挥科学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五降两升”效果显著,即:“12345”城市管理类举报案件下降约50%,社区居民投诉案件下降约50%,2017年度辖区接警率同比下降32%,刑事案件同比下降38.6%,三类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76.4%;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问题的发现率与处置率同比提升1倍。

(责任编辑:孙昶)

猜你喜欢

综治镇党委网格
用全等三角形破解网格题
反射的椭圆随机偏微分方程的网格逼近
平谷区平谷镇党委:“三个完善”做好“接诉即办”工作
房山区石楼镇党委:深入开展“千名党员进万家”实践活动
通州区委永乐店镇党委:党建工作助理员提升农村党建水平
浅谈企业综治举措的创新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校园综治安全系统研究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做好国有企业综治保卫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做好国有企业综治保卫工作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