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英语核心素养 回归语言教育本源

2018-05-29曹建明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内涵高中英语核心素养

曹建明

[摘 要] 英语语言教育的本质不是语言知识的简单传授,而是借助传授的过程来完成人文素养的熏陶。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担负着全面育人的重任,发展其核心素养包括塑造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培养学习者的优秀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道德情感价值观。所以,衡量优质英语课的主要指标不是老师的精彩演示,而是看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否得到长足的培植发展。

[关键词] 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内涵;课例评析

素养是生命个体在任何状态下所展示出的自然的、稳定的真实本性。在本质上讲,优质教育就是实现了对学习者的素养施以积极的影响,使其与生命体交融,成为影响个体知识构建与能力形成的重要因子;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是指那些能引导个体生命自我成长的素质总和。有一点是公认的,即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新一轮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将发展学习者的学科素养作为基准点是明智之举。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我国英语课程近一个世纪来一直被定性为工具学科,在内容选择和目标设置方面具有明显的功利导向。譬如,英語水平以作为杠杆考量的方式出现在诸多业界领域,因此,很多人视英语学习为不得已的行为。事实上,二语环境里英语人文价值鲜有被挖掘解读过,近年甚至出现将英语科目从高考中剔除的声音。不能否认,走过百年的中国英语语言教育,主要忙于实践,理性认知不足,一度造成了理念不清、教育异化、目标指向失准、费时低效等系列问题。教育部通过3年的系统论证,终于在2016年秋将“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写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其内涵涵盖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道德情感五个维度(见下图)。

(一)发展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强调核心素养,不等于我们的教育要完全走向应试教育的对立面。语言能力(Linguistic Capacity)依然是英语课程的首要任务,即通过教学夯实语言基础知识、构建学习者的语言技能,即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英语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它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语言能力首先涉及听、说、读、写语言技能,同时还包括学习者的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

(二)开发学习者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Learning Capacity)的概念突出了学会学习的重要性,也为自主发展提供了可能。二语对于母语而言,其习得的环境要明显窘迫得多,因而,掌握英语学习的要领、形成受用的英语学习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学习能力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并不局限于学习方法和策略,也包括能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有持续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非功利性动机,有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评估意识和灵活调整学习方法的能力。具备了学习能力,使个体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学习成为了可能。

(三)发展学习者的思维品质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和使用语言要借助思维,同时,学习和使用语言又能够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思维品质(quality of thinking)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对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而是与英语学习紧密相关的一些思维品质。能把英语概念性词语与周围世界联系起来;能根据所给信息提炼事物共同特征,借助英语形成新的概念;能由所学概念性表达方式出发,移情到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关注培养思维品质,会帮助二语学习者逐步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四)提升学习者的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Cultural character)往往是学习者在对本客体语篇阅读鉴别分析中逐步养成的素养。学习过程包括解释、评价、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文化自信力和文化鉴别能力。文化品格看似抽象和宽泛,但可以通过对输出的信息加以思考,为相异的文化信念寻求合理性解释,形成兼容的文化信念系统,使文化接触者在特定环境下做出有意义的行为选择。

(五)培植学习者的优良道德情感

高中英语课程培养全面的人,必须要关注学习者在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培养人格健全、有责任担当的合格人才,是我国新时期“立德树人”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所以,我国现行的多个版本的英语教材中均含有丰富的培植学生优良道德情感的文本素材,诸如爱护环境、友爱相处、感恩父母、尊重知识版权、遵守交通规则、远离毒品等。文本中还有大量的团队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及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

综上所述,培养学习者的英语学科素养,主要抓手在于夯实其文化基础,引导其自主发展,激励其社会参与。

二、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课例评析

(一)学习材料简介

文本来自江苏《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Unit 4 Project板块,读本是一个跨国志愿者女护士,讲述在非洲克服重重困难帮助当地人的经历。文后要求学生模仿范本,动手规划设计自己准备帮助社区里的哪些人,并制定出行动方案,然后在全班交流。

(二)素材评价

这是一篇极具人文价值的语言学习素材,设计时,教师可以围绕“HELP”的主线,展开各个教学环节。无论怎么推进,本堂课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传递正能量,让所有的孩子明白:爱心助人是美德,能对他人的生活产生极大影响。

(三)教学过程简录

环节1:情境式导入话题

教师呈现两张图片,一张显示一个小孩摔倒了,另一张是一个老太太摔倒在地。图片上方有一行文字:“To help or not to help——Thats a question.”接着教师问学生:If this happened around you, would you go up and help them?有学生说会帮老人,但不会去拉小孩,否则孩子会有依赖的,无法独立成长起来;有学生说愿意帮助小孩和老人;也有学生说自己很矛盾,想帮老人,又怕惹上麻烦。老师表扬了学生们的热情和爱心,却也暂且放过了“怕惹麻烦”的话题。

评析:图片呈现出社会生活中的敏感话题。这样的情境导入,不是单纯的信息输入,而是需要学生在思考、辩论甚至内省的思维活动后做出的选择。设计会引发学生的自我的道德追问,为激发学生阅读文本后的任务动机埋下了伏笔。可见,这样的设计是机智的,不急于探究“扶不扶”,而是给部分学生道德情感成长与发展的空间,实为高明之举。

环节2:文本呈现与解读

教师指导学生浏览Project的“My commitment to changing the world”全文,梳理信息,列出非洲面临的问题、解决途径以及作者在非洲国家里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学生用时15分钟左右完成任务。小结遇到的困难包括语言障碍、物资短缺、传染性疾病、恶劣天气、洪涝、战争与冲突带来的安全威胁等。在学生们完成该项目之后,老师即刻提问:Since its quite a challenging task to work there, why doesnt the writer elect to withdraw?

学生经过阅读和思考,从文中最后一段找寻到答案:She feels “very lucky to be able to help others and do something worthwhile...” “This experience makes me appreciate all the things I have and gives me the chance to see things from another angle. I know I cant change the whole world, but Im proud that I can help here and there, and make a difference to peoples lives.”

评析:这个类似于信息填表题,但老师并没有把表格呈现,生硬地让学生完成填表,而是把任务分解成3个层次(问题、途径、困难)、逻辑关系相互紧密的问题,通过教师有语境、情感推动的层层设问完成信息的提取。在完成任务中,教师始终把对学生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双重培养放在首位。

对于信息归纳,教师示范归纳第一块problems,第二块solutions则由师生共同归纳,接下去difficulties由学生自行推出。课堂观摩发现:学生有积极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心理倾向,成就感得到激发与进一步巩固。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支架下实现了自我学习能力的发展。

环节3:理性感知移情

紧接着环节2中的最后一个问题“Why doesnt the writer elect to withdraw”,老师出示一首短小的诗歌,孩子们不约而同地齐声朗诵起来:

We help, though its not easy.

We help, though there may be doubts.

We help, though we wont get rewards.

We help, because it is what makes us humans.

We help, because it is what makes the world better!

评析:这首诗歌把单纯的文本学习提升到情感渲染的高度,又自然而然地从情感推出下一个任务的动机,为顺利地展开课堂第二部分“To make an action plan”充分预热。

环节4:计划拟定与呈现

师:作为学生,我们无法像书中的MSF nurse那样远赴海外帮助他人,但可以从身边做起。“Are you ready to make an action plan to help your community?”学生们表示同意;老师接着问:“Who are you going to help in the community, children, elders or disabled?”(Brain-storming)学生分组(6人组型),开始组内讨论,完成下表。前后约10分钟,然后几组代表主动在全班汇报他们的行动方案。紧接着教师引导全班对这几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做适时的评价。

评析:在经过导入部分和文本阅读的信息输入和情感熏陶后,学生自然认同“make an action plan”这个任务。进入环节,学生相互合作,献计献策,在彼此否定与接纳的过程中优化共同的研究成果,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逐步自发形成了社会参与和责任担当意识。

环节5:行动与要求小结

师:Action plan is just a plan with no value if it is not put into practice. I hope you can arrange time to follow your action plan and make a difference to the world around you.

布置课后活动:

(1)Revise the action plan.

(2)Put your action plan into practice.

评析:牛津高中英语教材project板块真实的教学,是无法仅在一节课内完成的,教材设计的初衷是锤炼学生在执行计划、安排、实施、总结活动全过程中的执行力。即使一节课的容量有限,这样的精神和理念不可丢失,在结束部分提出将设计的计划付诸实施的要求,并安排某一节课上各组汇报实施过程。如果學生根据自己的行动规划来落实帮助他人的设计,那么,这就是一堂成功的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的英语课。

三、结语

教育实践证明,优质的英语课堂从来不是教者为主体的表演过程,而是对学习者施以的无痕教育,即着力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虽然教无定法,但它一定是关注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生成、身心同步成长、思维积极发展、参与合作意识、道德情感培育,变学生的课内活动影响为课后自发的社会行为。只要遵循英语学科素养发展的理念来施行教育行为,学生们就能获得自我成长、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诚然,个体学习者的学识基础、智力层次、思维习惯、兴趣方向、个性特征不尽相同,这也无形中为学生的素养发展设置了困境。因此,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适时进行目标引领,让每一个孩子都行进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

[参 考 文 献]

[1]程晓堂,李思琪.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2]李红恩.论英语课程的文化品格[D].重庆:西南大学,2012.

(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内涵高中英语核心素养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