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实践探索

2018-05-29王树林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实践探索初中数学

王树林

【摘要】本文结合课堂实录论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教师利用基础问题让学生集中精神进入课堂;学生合作探究,集思广益,发展思维;实践探究,学生学以致用;学生主动探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教师与学生共同反思、评价,教学相长。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探究性学习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3A-0129-02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讨论后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掌握新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筆者以八年级数学《四边形》这一章节为例,对探究性学习展开具体分析。

一、启发探究,生成新知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第一步是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知。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数学概念的教学入手,引发学生思考。

课堂实录1:分析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师:同学们,看到我黑板上画的这个平行四边形了么,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与对角分别是什么?

学生:AB和CD是一组对边、AD和BC是一组对边;A和C是一组对角、B和D是一组对角。

教师:很棒,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好。老师下面问一个有点难度的问题,同学们要动起脑筋来了哦。平行四边形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同学们能举出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例子吗?

学生:有些建筑物外面的玻璃是平行四边形的,我们小时候玩的拼图也有平行四边形的,家里的地板砖有些也是平行四边形的……

教师:看来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很注意观察,有一双善于发现数学的眼睛。那么,根据你们自己的思考,你们认为平行四边形具有什么样的特性呢?

教师通过以上三个问题,从最基本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入手,利用基础问题使学生集中精神进入到本课的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有了初步的认知。在延伸部分,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思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还给了学生一双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眼睛,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挖掘自身的数学潜能。最后,教师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思考与探究,学生首先在脑海里形成对平行四边形基本性质的认知,以此为基础,展开更为深入的理论知识学习。

二、合作探究,发展思维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使得学生集思广益、加深理解、发展思维。

课堂实录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教师:同学们,在《四边形》这一章的学习中,你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特征,现在,我们需要探讨其中更加深入的内容。今天呢,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惊喜。

学生:什么惊喜?

教师:今天,我们来换一种学习的方式好不好,让你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棒不棒?

学生:什么方式?可以告诉我们么?

教师:我们今天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一步学习,班上的42名同学按每6个人一组分为7个学习小组,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老师布置的以下学习任务:(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将平行四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哪些是全等的?(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有哪几种?你们是如何加以证明的。

学生:完全由我们自己完成么?

教师:对呀,你们是这堂课的主人,每个学习合作的小组都有25分钟的时间,小组内部进行探讨,自己翻阅资料,查找文献,尽可能地完善问题的答案,最后我们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陈述本小组的讨论结果,由其他小组的同学和老师共同给予评价。

由于思维的局限,学生独自对一个数学问题的思考不够全面和彻底,小组合作学习能集合小组学生的智慧,完善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也会更加深入,而不再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不同思想之间相互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实践探究,学以致用

我们都知道数学思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想真正学好数学,就要学会变通——当我们沿着一个方向思考发现不能得出问题的正确答案的时候,就应该尝试着转换思路,真正把知识学到自己脑海中,通过实践充分消化所学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课堂实录3:平行四边形学习后的主题活动

教师:同学们,平行四边形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都完成了,现在,老师教大家一个小游戏,大家回家去玩好不好?

学生:什么游戏?

教师:一个有趣的折纸游戏。你们在家里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有图案的任意四边形纸张,思考如何折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回家去思考,学生可以在家里自由选择纸张,通过动手实践进行探究,这样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使得探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脑力思考,而是将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相互结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挥自己的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四、自主探究,主动发展

开展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主动发展,使得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自己良好的规划,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课堂实录4: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教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情况,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要是平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比较特殊时,比如都为直角,会呈现出怎样的图形呢?

部分学生:还是平行四边形。

(另一部分学生表示好奇,但并未回答)

教师:那同学们再想一下,要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内角都为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学生:很规矩的图形,很有立体感。

教师:同桌讨论一下,仔细思考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你还能想出其他的特殊角或边么?

在从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转入到对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学习时,教师采用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寻新的知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在今后每学习完一个数学知识之后,都会习惯性地进行深入思考,而不只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不断提高终身学习数学的能力。

五、反思探究,教学相长

“学而不思则罔”,我们在任何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都要进行反思和评价,以总结经验,充分把握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分析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实现教学相长。

课堂实录5:优化课后作业设计,实施双向评价

教师:大家在学习本章知识时,每学习完一小节知识后,先完成课本后面的几道基础练习题,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自己找相关的练习题来做。在做练习题的过程中,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提出来和其他同学或老师讨论。

学生:好的。

教师:此外,同学们在学习本章知识的过程中,有没有觉得哪一部分是比较难的,我们可以共同复习,还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教师:对于我们数学课堂的教学,请每名同学用小纸条写出意见,我们一起努力,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好。

在反思探究这一块,教师不要给学生太大的负担,所以课后作业设计应以简单基础的练习为主。教师邀请学生一起进行教学评价,有助于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使得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

(责编 刘小瑗)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实践探索初中数学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