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创新型中小学图书馆的思考与实践

2018-05-29宋宇卿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功能设计服务理念创新型

宋宇卿

【摘要】本文在分析当前中小学图书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功能设计、服务理念、阅读空间三个方面论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建议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创新型中小学图书馆。

【关键词】中小学图书馆 创新型 功能设计 服务理念 阅读空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A-0012-02

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所学校可以什么也没有,但只要有图书馆,就可以称之为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育人阵地,它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推进书香校园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碎片化阅读渐成趋势,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陷入学生不爱读书、图书借阅量较低的窘境。那么,学校应如何吸引学生到图书馆阅读呢?笔者认为,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应以人为本,创建创新型图书馆。

一、突破传统的收藏功能

我国中小学校的图书馆(室)建设,基本以收藏图书为主。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对图书馆的管理体制、人员配备、管理使用、条件保障尤其是建筑面积、人均藏书量和阅读量等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但是对图书馆如何开放利用则并无明确细致的要求。近年来,教育部门对学校的督导评估、办学现代化评估和各类教育统计中,凡是牵涉图书馆的指标都以生均建筑面积和藏书量为主,而大多数中小学校的图书馆(室)也仅定位为藏书室和阅览室。当前中小学校图书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功能单一。因此,以收藏为建设方向的图书馆建设,极大弱化了图书馆具有的多元功能,仿佛关闭了一扇让人类不断创新、探究思索的大门。

当代社会是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的文献载体日益多元化,各种电子读物、音像视频等阅读资源大量增加;另一方面,当代学生的学习方法已产生很大的改变,需要学校拿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满足学生多元、灵活的学习需求。

如何突破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功能单一化的问题,需要我们多方面去学习、研究、考察、调研国外中小学图书馆的功能建设,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在定义中小学图书馆功能时,都从多元化的角度考虑。所以,未来在建设创新型中小学图书馆的过程中,图书馆的功能设计必须突破传统的收藏功能,向知识传播媒体中心、信息媒体中心、多元学习中心等创新功能转型。这对我国今后建设创新型中小学图书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开端。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社会转型与教育发展赋予了中小学图书馆新的使命,中小学图书馆应从以书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从重视收藏功能向注重多元化功能转变。

(一)智能借书,方便快捷

创新型图书馆应让借书更便捷更绿色,选址应方便师生到达。传统的图书馆地理位置相对固定,师生如想借阅图书,需特地抽出时间前往图书馆借阅书籍,借阅图书时还需排队找书借书,十分不便。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随时随地借阅图书呢?我校通过与设计研发图书系统的科技公司合作,根据学校的需要,在校内各楼层的公共空间内建立了若干个占地面积不大的无人微型图书馆。微型图书馆里面放满了各式各样的图书,学生只要手持借书卡挑选自己喜欢的书,通过自动借阅系统,把借书卡和书分别放在两个不同的操作面板上,一个面板读取识别学生借书号、另一个面板通过书里的芯片读取借阅书刊的编号和信息,即完成借书,也可以通过此方式按照系统的指导将书归还到准确的书架上。微型图书馆的后台服务器还会自动采集书名、出版社、索书号、借还时间等信息。现在,我校还在自动借阅系统中加入了人脸识别系统,试运行后若效果显著将会正式使用,这样更加便于师生借阅书籍。学校通过图书馆课、午间广播等渠道大力宣传如何使用自动借阅系统借书还书,各班还选出一位学生担任图书管理员,校图书管理员定期组织学生图书管理员开会培训并让他们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各班级学生,安排他们充当志愿者轮流在微型图书馆旁值勤,给前来借阅的学生提供指导和服务。微型图书馆不仅是藏书和借书的地点,更成为师生可全天候造访的知识乐园。学生在课间休息或午休时都可就近找到微型图书馆借阅或归还图书。渐渐地,阅读之风在校园中流行起来。

(二)高效管理,智能分析

图书馆智能化管理给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带来了便捷。微型图书馆投入使用后,我校图书管理员说道:“以往午休时借书的队伍很长,学生一个个刷卡登记,我常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成天忙于重复机械性事务,很难静下心研究专业问题。智能化统计图书借阅情况后,我每天最关注的是云图书馆数据服务平台上后台的统计分析数据,包括图书流通量、热门书排行榜、学生借阅习惯分析等,我要求在阅览室看书的学生离开时把书还到动态图书定位终端,这样我就能统计分析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今后开展阅读指导。”经统计,智能系统上线后,一些学校图书馆月借阅量由之前的300多册,直线上升到上千册。

微型图书馆部分解决了学生阅读“没兴趣”“没时间”“没方向”的三大问题。学校建立微型图书馆,让学生能够随时随需地借阅书籍,使书籍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微型图书馆省略了查目录、排队借阅等传统借书环节,学生可使用微型图书馆快速地借阅图书,而学生也将有限的时间用在纯粹的阅读活动中;此外,图书管理员可有意识地向微型图书馆内投放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好书,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三)多学科联动,丰富阅读活动

让学科教学与图书馆深度融合。学校可专门为学生开设一门“走进图书馆”拓展课,并录制微课程讲座以指导新生用好图书馆,让学生快速了解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和图书分类知识,这样可使学生到图书馆后能够尽快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学校还可以组织“亲子绘本”阅读活动,请学生家长讲绘本故事,亲子共同阅读绘本,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表达习惯。学校可为语文教师办理一张可借阅50本图书的阅读卡,将阅读课延伸到教室;也可以在教室设立一个小小的图书馆,将各类书籍投放于此,让学生在教室中也可随处阅读,从而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

三、营造宜人的阅读空间

营造愉悦的阅读空间,也是建设创新型中小学图书馆的另一大重要课题。图书馆的阅读空间应提供多元化学习服务来满足当代中小学师生。我校西校区的图书馆,总建筑面积仅为100多平方米,由两间大教室组成,空间格局、面积因素等使空间方案设计面临较大的空间约束。设计师将其中一间教室设计为开放式的学习空间,通过灵活摆放书柜与座椅实现空间的多元组合,将空间划分为两个安静阅读区和两个有声阅读区,同时可满足10人之内学习小组的学习需求。另一间大教室保留藏书与借阅的主要功能,整合师生多元化阅读的需要,设计成一个自由阅读室。师生通过书柜和座椅的灵活組配,可在其中开展多种阅读活动。

创建创新型图书馆还需重视师生在馆中的视觉体验和接触体验。从空间的造型、色彩、用材到具体的功能布局,都要强调空间的艺术美与舒适度,使其富有吸引力和温馨感。国内如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的少儿图书馆特别关注儿童的心理感受,注重营造温馨的阅读氛围。我校还特意运用花瓣糖果色的座椅,借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我校开放式阅览区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学生一有时间就会结伴去阅读。

今后中小学的图书馆建设应以创新型为主,与时俱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型中小学图书馆应突破传统的收藏功能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努力创造宜人的阅读空间,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打开梦想之门。

(责编 周伟琳)

猜你喜欢

功能设计服务理念创新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转型中的公共图书馆对服务理念的探索
高青县坚持“转创增”深化审改助力经济发展
从资源共享看图书馆的公共服务
基于ASP.NET的贵安大学城二手物品交易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中美博物馆文化服务理念比较研究
微信微网站典型功能设计与性能保障研究
医学类课程题库管理与组卷系统需求分析及功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