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自打通丝绸之路的中国皇帝

2018-05-28王锡伦

世界文化 2018年5期
关键词:隋炀帝

王锡伦

丝绸之路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间,是古代中国开辟的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通道,历史上起到了促进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今天,为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为帮助读者了解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文化交流”栏目将陆续推出钩沉文字,介绍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故事,带读者重走丝绸之路。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中短命王朝之一,其第二代皇帝隋炀帝杨广(569—618)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坏的帝王之一。夺嫡弑君、荒淫无度、好大喜功、残暴奢靡,等等,凡是形容帝王不好的词,都可以用在他的身上。但是,隋炀帝却是一位有着强烈反差的另一面的帝王。仪容俊美、雄才大略,其功绩如同他的恶名一样,突出得让历史让后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提起丝绸之路,就绕不开隋炀帝,就像绕不开汉武帝一样。因为,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亲自打通丝绸之路的帝王,不仅如此,他还主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经略。而他统治期间主持修建的大运河,更是利及千秋的伟大工程,虽然耗尽了大隋一朝的国力,却为后世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没有隋炀帝这些举措打下的底子,紧随其后的大唐就不会有什么盛世辉煌可言了。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第二代皇帝,文帝开皇二十年(600年),被立为太子。文帝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文帝病逝于仁寿宫大宝殿,太子杨广即皇帝位,次年改年号大业。618年,宇文化及等煽动军士兵变谋反,隋炀帝被其臣下宇文化及绞死于江都(今扬州)。

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率大军从京都长安(今西安)出发到甘肃陇西,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在古代专制社会时期,中国皇帝抵达到西北这么远的地方,只有隋炀帝一人。隋炀帝西巡过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把甘肃、青海、新疆等大西北纳入隋朝的管辖范围。

隋炀帝亲自打通了丝绸之路,加强中原与西方的各个方面的联系与交往。这是前所未有的,连唐太宗都对此赞叹。隋炀帝到达张掖之后,西域二十七国君主与使臣纷纷前来朝见,表示臣服。为炫耀中华盛世,隋炀帝杨广在古丝绸之路上举办了一次“万国博览会”。西域27国君主、青鸟使受邀前来。为款待来宾,隋炀帝令人组织文物展,并举行宴会,各国商人赶来展开大规模的交易活动,游人及车马长达数百里,这是举世创举。

由于丝绸之路的畅通,不仅使张掖的国际贸易市场更加繁荣昌盛,还促进了中原一带贸易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如关中的岐州(今陕西凤翔)、京师长安、东都洛阳等。从此,西域的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康国、安国、米国、吐火罗等国家的商贾使者来往于长安、洛阳一带,络绎不绝。

隋炀帝派遣薛世雄在西域伊吾国内修建一座“新伊吾城”,罢州置郡,敦煌又为敦煌郡。隋代在莫高窟开凿了大批的石窟,敦煌地区甚至还出土了一些隋皇室成员的写经,可见隋王朝对西域的重视。隋炀帝还派司隶从事杜行满出使西域,从安国带回五色盐。又派云骑尉李昱出使波斯,回国时,波斯的使者、商人也随至中原。隋炀帝之前,联系中西交通的丝绸之路只有南北两道。隋炀帝时期不仅以前的道路更加畅通,而且新增一道“新北道”。这样,隋通西域的道路共有三条:北道(又叫新北道),出自敦煌至伊吾,经蒲类、铁勒部,度今楚河、锡尔河而达西海;中道(汉代的北道),出敦煌至高昌,经焉耆、龟兹、疏勒,越葱岭,再经费尔干纳、乌拉提尤别等地而至波斯;南道,出敦煌自鄯善,经于阗、朱俱波、渴盘陀,越葱岭,再经阿富汗、巴基斯坦而至印度各地。

在张掖“万国博览会”之后第二年,即大业六年(公元610年),隋朝在洛阳东市再度举办“国际盛会”,邀请诸藩酋長、各国使者和胡商参加,集娱乐、贸易为一体。整个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与后世今天的招商引资和交易大会如出一辙。据《隋书》记载:当时,“帝令都下大戏,征四方奇技异艺,陈于端门街。衣锦绣、珥金翠者,以十数万。又勒百官及民士女列坐棚阁而纵观焉,皆被服鲜丽,终月乃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列酒食。遣掌藩率蛮夷与民贸易。所至之处,悉令邀延就坐,醉饱而散。蛮夷嗟叹,谓中国为神仙。”

《资治通鉴》记载:

帝以诸藩酋长毕集洛阳,丁丑,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诸藩请入丰都市交易,帝许之。先命整饰店肆,檐宇如一,盛设帷帐,珍货充积,人物华盛,卖菜者亦籍以龙须席。胡客或过酒店,悉令邀延就坐,醉饱而散,不取其直,绐之曰:“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胡客皆惊叹。其黠者颇觉之,见以缯帛缠树,曰:“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市人惭不能答。

隋炀帝因为各藩国首领都聚集在洛阳,便于正月十五在端门街举办各种戏曲演出。戏场四周长五千步,场内手执各种乐器的就有18000人,乐曲声传到数十里之外。通宵达旦灯火辉煌,照耀天地,整整一个月才结束。从此以后年年如此。隋炀帝批准各藩国首领到市场做买卖,事先下令整修装饰店铺,屋檐造型一致,店内挂满帷帐,堆积各种珍贵货物,来往的人也必须穿上华丽的服装,就连卖菜的也要用龙须席铺地。只要有外族的客人路过酒店饭馆,便令店主把他们请入店内就坐,让他们吃个酒足饭饱再走,不收钱,哄骗他们说:“中国富饶,酒饭历来不收钱。”令外族客人惊叹不已。如此铺张奢靡,倒还真是符合隋炀帝的性格。

不仅如此,隋炀帝还积极推进海上航线的开拓与经略。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曾派遣众多使臣出使南海国家,屯田主事常骏、虞部主事王君政等人应朝廷征募,驾船出使赤土国,大业六年(610年),经交趾返回。

隋朝出使赤土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动作,史书中多处记载。较早的是《北史》,书中“列传”和“隋本纪”里,有多处记录常骏出使赤土的事迹。这些记述成为后来多部史书所述赤土与常骏事迹的母本:

隋炀帝嗣位,募能通绝域者。大业三年,屯田主事常骏、虞部主事王君政等请使赤土。帝大悦,遣赍物五千段以赐赤土王。其年十月,骏等自南海郡乘舟,昼夜二旬,每日遇便风。至焦石山而过,东南诣陵伽钵拔多洲,西与林邑相对,有神祠焉。又南行,至师子石。自是岛屿连接。又行二三日,西望见狼牙须国之山,于是南达鸡笼岛,至于赤土之界。

应募出使的常骏和王君政,分别是屯田主事和虞部主事。那么,这个令隋炀帝“遣赍物五千段”的赤土国,是个什么国,又位于何处呢·

《隋书》称:赤土国,扶南之别种,在南海中,水行百余日而达;所都土色多赤,因以为号。《殊域周咨录·暹罗》称:本暹与罗斛二国之地。暹古名赤土,罗斛古名婆罗刹也。这个赤土所在,位于泰国中央平原,今译为“素可泰(Sukhothai)”(又译“宋加洛”),在曼谷以北427公里。这里是泰国古国都城的地方,有一条昭披耶河,南通曼谷灣。所以,其王遣婆罗门鸠摩罗“以舶三百艘来迎,吹蠡击鼓乐隋使,进金锁以缆船”的地方,很可能就是在曼谷湾。也就是说,赤土国其实就在今天的泰国境内。

常骏等成功访问赤土国后,又带着赤土王子那邪迦,来大隋见了炀帝。此后的中国历史记录“赤土”条,皆以常骏出使赤土为“中赤交往”开端,记下四个字,“遂通中国”。不过,隋使去了,《北史》也记了,但赤土国在中国的古代海图上,一直没有清楚的描绘。唐代没有海洋地图传世,现存最早的海疆陆界国防之图——《华夷图》,是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刻石,此图上在图的左下方注记“海南之国”中,记有“扶南”等几十个国名,其中就有“赤土”,这或许是赤土在中国海洋地图上的首次出现。

猜你喜欢

隋炀帝
唐人评价隋炀帝对后世的作用与影响
隋炀帝爱玩“假招子”
隋朝末年的“奇人”宇文化及
隋朝“江都之变”风云
隋炀帝,文坛不可或缺的元素
李渊起义
墓志所见隋炀帝时期对青海河湟地区的经营及其消解
隋炀帝「辽东之役」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