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

2018-05-27栾正飞

赢未来 2018年29期
关键词:整合初中生物信息技术

栾正飞

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教师要重视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进一步研究,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深入教学实际,通过有效的总结与分析,积极研究了初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生物;信息技术;整合

引言

新时期,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教师结合有效的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进一步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从教学实际分析,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要以学生为主,要明确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作用,以此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整合的意义

教师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方式,帮助教学活动得到更好的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改善传统的以书本为主的教学方式,将互联网技术,计算机以及多媒体设备等内容结合到教学当中,提升课堂氛围,让学习内容能够更为生动灵活的表现出来,生物属于自然科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通过直观的方式进行学习,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能够更好的将所学内容直观的表达出来,例如教师在进行细胞、细菌以及微生物等内容的教学时,通常只能概括的进行讲解,但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后,教师可以更为具体的展开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进而增强学生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深化自身记忆,更好的学习这部分内容,因此,信息技术运用到生物教学当中能够有效地提升生物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对策

1、使用信息技术演示生物实验

生物教学中实验十分重要,学生不仅需要亲自动手去操作实验,还应当反复的观察相关实验结果,才能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许多实验并不能让学生进行重复操作,甚至有一系列实验,学生根本没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仅仅由教师口头讲述进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因此,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帮助学生从视频中进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例如,教师在进行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由于这部分试验具备一定的难度,学生较难进行操作,通过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这部分内容,了解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而更好的进行记忆和理解,对于这些条件要求较为严格的实验,教师应当积极的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

2、解决疑难问题,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生物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重点难点,这部分内容如果仅仅按照教科书上的描述进行讲述,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长此以往,也会让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因此,教师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情景教学和模拟试验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展开相关内容的学习,例如,教师在进行生物圈、大气圈、水圈以及岩石圈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由于知识点较多,彼此之间联系较大,运动过程十分复杂,其中,大气圈的运动,水圈的状态,以及岩石圈,水圈以及大气圈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如果仅仅进行口头讲述,学生无法掌握这部分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采用视频和教学的方式,通过让学生进行相关视频的观看,帮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这部分内容,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之后进行幻灯片的图片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更为深入的理解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展开相关内容的思考,进而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的理解程度,提升课堂的效率。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课本需要其掌握的内容,还能展开一定的延伸,更为深入的理解这部分内容。

3、以兴趣为动力,重视思维创新

兴趣是所有学科有效展开教学的最为主要因素,中学生物的实验教学也不例外。就实验教学的特点来看,其主要价值并非是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是通过实验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教师也要紧抓实验教学的目的,以求引导学生以更为多元化的方式展开思考,在潜移默化间提升其发散性思维。例如,在动物的“保护色”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将变色龙的变化过程播放给学生观看,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对其学习的好奇心,为了更好弄懂动物保护色的原理,会以更为积极主动地心理投身到实验学习的过程中,从而获得更为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思维创新是保证学生能够具备独立思考,拥有良好的生物学系知识体系的基础。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不断创设更多的情景和问题,驱动学生以实验的方式来探究,不僅能够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还能够切实培养起思维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例如,在学习“鸟类”的相关知识时候,教师首先运用信息技术展现鸟类视频与图片,学生往往会存在如下的惯性思维,即鸟类能够飞翔的真正原因在于其拥有羽毛。而此时教师不能过分地打击学生,而是要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实验。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蝙蝠的翅膀上没有羽毛却也能飞翔。家禽中的鸡鸭鹅都有翅膀和羽毛,为什么却无法飞翔呢?通过问题的有意识引导,学生马上就能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漏洞,从而自主推翻自己的学习不足,学会带着问题自主查阅资料、进行假设,并最终使用实验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结论,确保自己的学习印象能够留存更长的时间。

4、敢于创新,提高课堂实效性

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信息技术,寻则新型的科学的教学理念,大胆创新,选择更为吸引学生的教学方式展开相关内容的教学,进而更好的增强课堂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微课这一教学模式展开教学,通过这一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不在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除了需要让学生进行一定的前期准备工作外,还应当等待适当的时机开展实验,这一实验所需时间较长,具备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当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采用微课的教学模式展开相关内容的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缩短试验时长,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实验原理和步骤,进而更好的在之后的实际操作中进行试验,进行这样的准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开展实验,提升实验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创新,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效率。

三、结束语:

总之,结合以上有效研究,希望能够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从而也不断促使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与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为学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兆广.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整合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7(16):195-196.

[2]俞小燕.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J].内蒙古教育,2016(30):54.

[3]袁美华.启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的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175.

猜你喜欢

整合初中生物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