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史与环境艺术设计史研究
2018-05-26刘欣让
摘 要:景观设计在人类发展史中占据关键地位,环境艺术和景观设计作为人们学习和生活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以及文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景观设计史与环境艺术设计史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领域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景观设计史;环境艺术设计史;研究
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通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改变以及创造生活环境与生存空间的发展历史,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人们利用自己不懈的努力,不断提升生活质量,每一项设计作品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志和结果,为人们的生活添加了丰富的色彩。环境艺术设计和景观设计都属于艺术设计学科,在我国拥有上千年的历史,从古代的园林设计到现代的城市规划,一个又一个优秀的设计者,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为人们打造了充满艺术色彩的作品。随着我国艺术设计领域的蓬勃发展,设计师也在不断突破固化思维,在设计中融入了新学科、新元素和新科技,对促进我国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环境艺术设计与景观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属于艺术设计学科的一种,其包含景观设计、艺术设计、室内装潢设计等,其以建筑学为核心,在设计中注重强调建筑与自然、局部和整体的和谐统一。景观设计主要是指风景以及园林和设计和规划,其包括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两大部分,其与地理科学、生态环境和规划设计多个学科呈现融合和交叉的关系,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景观设计无处不在,例如奇石异草、山水园林或者高楼大厦,都有景观设计的存在。
2 环境艺术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
2.1环境艺术设计史
环境艺术设计伴随着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其属于一部艺术思想与环境理念的发展史,其提倡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涉及范围较广,与景观设计相比较,其属于新兴艺术门类,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环境艺术设计一词出现在我国80年代末,其内容主要包括建筑装饰、景观小品、景观园林、室外设计、室内装潢、装修设计以及城市规划,虽然其涉及范围较广,但是内涵却基本相同,都是以建筑为核心的装饰活动和设计活动。
从其发展历史角度分析,环境艺术设计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当时的石器设计就属于其中的一种。在我国商周时期,建筑装饰就已经初具雏形,而发展到春秋时期,开始出现了建筑家这一行业,时光带来两汉时期,建筑家具和建筑装饰发展迅速,之后的每个时代,建筑装饰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当前,我国相关艺术作品形式丰富,充满了地域文化特点,例如内蒙地区的蒙古包、四川地区的盆地、高原地区的窑洞、苏杭地区的阁楼以及北京地区的四合院等,每一个艺术作品都富含浓郁的地域特点。
在西方国家,环境艺术设计也诞生于原始社会,例如古埃及的环境陈设、家具和建筑;古罗马和古希腊的建筑艺术作品等,不同历史时期的环境艺术作品也各不相同,在经过浪漫主义、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的演变后,艺术作品也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变化,新空间、新环境、新理念以及新技术不断涌现,赋予了艺术作品以更多的特点和风格。
2.2景观设计史
景观设计的发展历史就是人类社会人文景观的演变历史,同时也是设计师们的创意革命历史。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民族的景观作品,都具有其独特的思想和文化属性,从欧美到亚洲,纵观整个景观设计历史,每一部杰出的作品都具有其时代特色和地域特点。在我国宋朝时期,当时的设计师就对西湖景观进行了设计,这一行为标志着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当时的人们就对自然进行了大尺度的改造和规划。起初改造西湖的目的是便于农业灌溉和供水防洪,在满足这一需求的同时,设计师开始在设计中融入了人文属性,并且将其设计为具有诗情画意的人文景观,而西湖美景也标志着景观规划与文化艺术的融合。又例如黄山景观,在设计之初,设计师的目的是保护黄山自然资源,在不断的优化和建设中,黄山成为了当今国人都向往追求的著名景点。
同样,在欧洲景观设计也拥有灿烂而浪漫的发展历史,在十六世纪初,意大利美弟奇家族开始对农业景观进行改造,以欣赏景色为目的,将家族郊外的别墅进行了精心的改造和设计,并且打造出当时最负盛名的农业景观,在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同时,还可以提供给人们欣赏庄园的美丽景色。这一设计思路为西方设计者带来了启发和灵感,大量的兼具使用功能和艺术属性的景观被改造和设计,例如美国的波士顿公园,将陡坡、山地以及湿地等荒废土地进行充分利用,打造了别具一格的景观公园。
3 环境艺术设计与景观设计中的时代元素
3.1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对环境艺术设计和景观设计具有密切影响,我国国土辽阔,南北在环境、气候、文化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南北环境艺术设计和景观设计也各自具有其鲜明的特点与风格,在现代设计中,地域文化和地域特征是设计者无法回避的关键元素。因此,设计者在开展设计之前,需要了解地域文化,并且将地域文化融入到设计中,赋予设计作品以人文性和地域性,丰富我国艺术设计的风格形式。例如将傣族竹楼、草原蒙古包作为元素,融入艺术设计中,可以突出作品的文化属性和人文内涵。
3.2数字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成为了时代特点,而数字技术更多在各个领域中实现了广泛的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和景观设计中应用数字技术,可以带给设计作品以鲜明的时代感和更多的使用可能。首先,数字技术可以为人们创设拟真的数字环境,带给人们视觉、触觉和听觉的刺激,加深人们对设计作品的印象,提升设计的画面感和时代感;其次,融入虚拟技术还可以完整的表达设计者的理念和思路,节约设计成本,合理利用空间和时间。
3.3仿生学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然本身就是一名天才设计师,将自然界的生物特点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和景观设计中,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例如我国北京的鸟巢体育馆,其就是仿生学与艺术设计结合的经典作品,对有限的空间进行了最大化利用,而坚实而唯美的网架结构,展示了生态自然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美。同时,各种植物和动物雕塑,也是仿生学与环境艺术设计和景观设计融合的重要作品,通过这些极具自然形象的雕塑,可以带给人们以新奇的美感。
4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与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较,其在设计水平和思想理念方面依然存在些许差距,因此,相关学者以及设计师需要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不断优化环境艺术设计与景观设计,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温瑞芬.关于环境艺术专业园林景观设计的教学探索[J].艺术科技,2017,30(06):348.
[2]毛文實.信息时代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改革探究[J].美与时代(上),2017(10):117-119.
[3]林继卿.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6):220-222.
[4]任卿.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2(08):149-150.
[5]李娅.茶树景观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福建茶叶,2017,39(07):128-129.
[6]史梅容.参与式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实证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广西教育,2017(27):179-181.
[7]刘梦瑶.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循环再生性理念探索——以四川齿轮厂旧址改造为例[J].中国建筑教育,2017(01):102-105.
作者简介
刘欣让(1986-),汉,男,助教,本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