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项目管理的策略探析
2018-05-26张成琪
摘 要:土建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土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企业围绕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效率、保证进度、提高经济效益。建筑企业要针对自身情况,努力创新和采取有效的方法,提升项目管理水平,进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地推动着中国的建筑行业向前发展。
关键词:策略;项目管理;土建工程
土建工程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和来源,直接维系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如果不克服和解决土建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势必在竞争中被淘汰。本文对我国当前土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存在的若干问题作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土建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与不足
1.工期及进度方面的不足
土建施工过程是很复杂的,所以在施工之前的施工管理任务是将施工机械准备工作、施工技术工艺以及施工组织计划做好,土建施工的进度控制决定了土建是否能够顺利竣工,在规划每阶段施工计划时还需要考虑到天气、材料设备以及人文因素对工程的影响。(1)土建施工管理需要对工程的每阶段以及整体施工计划进行规划制定,确保施工计划考虑到每个层面,同时对施工机械以及材料做好把关工作,严禁出现偷工减料以及不合格产品。(2)施工管理需要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施工状况做出适当变化,使土建施工进度保持和预期进度一致,同时要确保土建施工质量。如果出现不一致现象需要对工程实行弥补措施,协调安排施工管理,确保土建可以按计划竣工。
2施工质量及管理的不足
土建工程项目质量是要在满足国家有关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设计和施工等一系列活动,实现安全使用,且符合美观,经济的综合要求。土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工作人员问题。工程项目的决策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直接影响土建工程项目质量。对于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在土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当中容易被忽视,没有引起重视。②材料的选择购买和使用问题。③技术标准以及专业规范化问题。④不同专业对应不同工作内容的相互协调问题。
3安全管理的意识薄弱
目前,虽然绝大部分的施工企业已经注意到了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实际上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相关研究发现,近几年中,土建工程施工中所发生的安全事故在全部行业中排列第二。在土建工程的施工中通常会涉及到很多机械化的工作,由于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意识淡薄,再加之严重缺失现场安全管理,无法规范操作机械,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这些都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二、土建工程项目管理的策略探究
1.进度与工期的项目管理策略
在施工合同中約定的工程项目开工和竣工日期是进行施工进度管理的主要标准,而整个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又是通过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进度来制定和控制的,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会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便是整个施工进度管理的大致过程。进行进度管理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对工程费用、原材料和施工人员等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保证整个项目整个处于高效率的工作状态下。除此之外,在整个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每个工序和施工过程的进度进行记录和统计,每一阶段都与先前制定的进度进行比较,然后通过分析来实现工程项目的进度调整,最终能够保证在整个工程约定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土建工程项目的建设。
2.施工质量与管理的策略
一是,人员管理。土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环境管理是基础,人员管理是保障,首要的人员管理方式便是工程项目经理责任制,在选择工程项目经理的时候要选择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担任,从而根据工程项目具体的特点成立本工程的项目分部,从而实现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除此之外,还要建立人员规范管理体制,对施工项目的各个分析和相关人员的操作进行约束和规范,降低安全隐患,保证施工质量。
二是,材料管理。工程材料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和使用性的基础性保障,施工材料的选择必须要与施工合同和施工图纸的要求保持一致,并且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做好预算工作,尽量与信誉好的企业合作。材料采购完成之后要对提供的材料进行验收,对于不符合规格和标准的材料进行剔除。最后,对于重要的施工材料要建立相应的跟踪调查制度,从而有效保证施工质量。
3.加强安全管理的策略
对于安全管理的机构、制度、体系以及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安全管理体系一定要重点加强。保证安全生产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以及安全管理机构。保证土建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就是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它和安全管理的高效性、成效性以及是否能够实现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有很重要的关系。而且,只有尽职尽责遵循各个部门以及各人员的安全责任制,才能保证生产的安全,只有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才能进一步保证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实行,这样才能彻底提高生产的安全性,保证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4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
做好项目工作的基础就是切实做好协调工作。工程项目协调工作的范围包括协调内部的关系、协调近外层的关系、协调远外层的关系。其中,近外层关系是指和项目部有间接或者直接合同关系的,包括与银行、保险公司、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物资供应单位等有合同关系的。外层关系是指与项目部没有间接或者直接合同关系的,但是却有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约束的,项目部与卫生、环保、绿化、交通以及政府的关系。大多情况下,项目协调的重点是近外层关系的协调。
一是,有效地控制和处理争执。做协调工作要讲究技巧性,尤其是对于处理争执的事更要讲究艺术性,一定要使争执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处理。面对一些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要以共同协商代替争执。通过详细的协商,协调争执,满足各方面的最大利益,从而达到项目的最优化解决;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不影响项目进程和大局的争执,应该采用适当的策略疏导争执者或说服双方作出恰当的让步,只要不违背原则性,避免争执的严重性;对于那些关于双方利益的争执可以采用互迁互让,把合作面的利益最大化形成利益互补或者利益共同体,从而使争执得到化解;对于那些利益冲突性大的争执,在协调无效的情况下,应该及时交给上级领导裁决,或者用行政的方式解决,或者经过法律的途径进行解决。
二是,注重动态管理。工程项目的协调工作连贯于项目管理的全部过程,但是因为工程项目是分阶段实施的。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存在的问题都有不同,所以在项目管理协调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各个阶段的实际状况抓好协调的重点。比如在项目管理初期主要是协调供求的关系。项目后期的重点就是协调法律法规与合同约束关系,这样协调工作就要根据项目的进行阶段,准确适时的把握关系的发展,及时的进行沟通,解决各个矛盾和争执,从而使项目的运行效率进行提高。
三、结论
综上所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行业在此环境下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作为土建行业的关键,土建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和正常的生活秩序,因而提高土建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完善土建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从而更好的保证土建工程项目的质量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土建的需要,而且能同时有效地保证整个土建工程的质量,进而使工程成本得到降低,最终增加经济效益。因此,各土建企业都需要不断地加强和改进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用科学、经济的管理手段达到预期的目标,以项目管理为指导,实现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岩.土建工程预算控制项目管理的有效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8(02).
[4]万振杰.土建工程项目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48).
作者简介
张成琪(1990-),男,汉族,江苏,毕业于大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现从事土建项目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