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的管理模式阻碍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发展

2018-05-26张亚冬

卷宗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新模式

摘 要:在信息化的视角下,各行各业的管理模式都收到了相应的冲击,同样,高等院校学校图书馆依然不例外。信息技术突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使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手段日益丰富,同样,传统的管理模式阻碍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高校发展,为了打造管理的新业态,必须冲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层层阻碍,开拓新模式,在发展中做到稳中求进。

关键词:传统管理模式;高等学校图书馆;新模式

1 传统管理模式的特点

传统的管理模式是指在人性假设的基础上,整合出来的一套管理概念,对于高等院校图书馆的管理而言,由一套固定的管理方法组成,与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存在不适应的状况。传统化管理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缺少对社会效益的统一兼顾。因此会不全面,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传统管理呈现出较弱的信息掌握能力,智能化程度低。传统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价值,以经验为主导,具有局限性,传统管理以模式化为重,目光较为短浅,缺少对现有人力,物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2 传统管理模式阻碍高等学校图书馆发展的表现

2.1 高等学校图书馆管理资金匮乏

当前,很多高校的资金主要运用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之中,而忽略了图书馆的关注,在图书馆的投入上较少,一方面,在图书资源方面匮乏,各类图书书籍少,随着信息量的增大,高校图书馆的借阅率较低,图书馆书籍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藏书质量低,书籍管理不严格,人为破坏性严重。另一方面,图书资源更新速度慢,新增书籍少,不利于学生多样化文化知识的培养。学校重视校园建设而忽视对图书馆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从意识上会给学生带來相应的心理压力。

2.2 图书馆的管理设施不完善

图书馆的管理设施基础设施缺乏建设,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不强,对于图书的管理事不关己,导致学生养成不好的浏览图书的习惯,高校图书馆的设施陈旧,存在不易管理的现象,图书馆的工作量大,内容较为繁琐,为管理增添了难度和挑战,也致使高校的图书馆管理工作难度与日俱增。大大降低了管理水平。

2.3 图书管理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不够全面

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实行了互联网管理,也有一些高校没有将网络技术真正应用起来,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不够充分,停留在表层面,技能不够全面,也未得到深化,另外,监控措施做的也不够,导致一些突发问题无法进行判断和解决,图书管理工程仍处于进一步规划和探索之中。

2.4 图书馆管理分类不够明确

在很多高校图书馆的调查考证之下,呈现出一个普遍的现象,图书分类杂乱无章,学生很难去搜索到自己想要找的图书位置,会造成图书馆出现混乱的局面。由于图书摆放无章可循,因此学生在阅览完图书时也会随意放置,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对图书的数量,图书的类别都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概念。即使图书丢失,也无处可寻。

2.5 图书管理缺乏系统化

高校图书馆对于学生的借书,还书都缺乏一个系统化,自动化的管理模式。学生的等待时间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借阅图书和学习的积极性,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学生的热忱降低,减少图书馆的人流量,会使管理形成散漫,怠惰的状态。

2.5 图书资源缺少网站的整合,高校专门的图书网站有待确立

学生不明确各类藏书的具体位置,在网上也没有显示,这就延续了传统式的管理,并没有利用起网络技术,对图书资源进行定位,以便于学生查找,缺少适用于学生登陆的专属网站。

3 发展新型管理模式,适用于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发展

3.1 加大高等院校图书馆管理资金投入力度

拓展图书馆管理资金渠道,利用周边资源,展开校企合作的策略,引流资金,向社会发起对外募捐筹资活动,收集各类图书,丰富图书资源,在学生群体中展开问卷调查,寻找到大众学生都钟爱的图书类型,定期弥补图书馆空缺。采用多元化的图书收集方式,引进多种类型的书籍。提高藏书质量,制定严苛的书籍管理规划,减少人为破坏现象,在图书馆建设上投入大量的资金,保证高校图书馆有条不紊地运行管理。

3.2 完善图书馆基础设施管理建设

完善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更新硬件软件设备。打造图书馆公共化的图书管理服务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增加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分区域对图书进行管理,此外做好图书馆的维秩工作。

3.3 将图书管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

将互联网覆盖到图书馆的管理中,创设手机,微信阅读平台。建立网络数据库,并开启试运行模式,加强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定期外出学习考察,通过网络渠道,加大图书馆管理的宣传和推介,做好网络监控的线上监督工作,适应市场环境发展,增强图书管理的期望值,将管理与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借助网络优势,制定长远目标吸引学生参与到图书阅读中。

3.4 对图书馆的管理进行有序的分类

合理布局高校图书馆,增加书架的摆放数量,对各类书籍按类别划分。在每几个区域内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监督,例如A人员负责 历史类,文学类,科学类书籍,需要记录哪位同学借阅了此书架内的书籍,登记好记录和归还的时间,采用书夹,书签,对每本书进行编号,每天在闭馆之前,服务人员都要统计各个区域缺少了哪些书籍,并进行对号入座。

3.5 对图书馆管理进行系统优化

开通网络借阅书籍报名系统,按先后报名次序进行网络消息发布同时,登记好学生的联系方式,减少不必要的排队时间,在借阅图书前后都做好综合性的统计,制定图书馆的规定,借阅图书期限,次数,包括在图书馆内不得出现大声喧哗,随意播手机,不得带任何零食进入图书馆。需要用学生身份证和学生证注册图书馆出入证,对损坏的书籍采取罚款政策。

3.6 加强图书资源网站整合,建立高校图书馆专属网站

设置学生网站登录入口,线上更新网络资源,建立高校专属图书网站,供校内学生进入系统,建立完备的校园网络系统,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线下图书资源与线上消息渠道互补融合,将互联网技术与图书管理优势相结合,开通网络链接,扩大校园图书网站的辐射范围,拓展图书管理者的服务范围,建立专门的校园网络入口,学生登陆系统以及随时查阅到自己想要找的资料。

4 结 论

信息化的浪潮风起云涌,带动了经济科技以及管理的进步。在诸多领域做出着诸多的贡献,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所需,对于高校图书管理来说,利用起网络更新资源,迫在眉睫。网络化管理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便于管理和分类,简化繁琐的程序,避免浪费过多的人财物力,针对图书管理,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严格执行图书馆、阅览室的规章制度,保持馆内的清洁卫生和良好秩序。掌握新书出版信息,添购书籍,充实书库。新书买到后,及时进行分类编目,尽快介绍出借。做好师生借书工作,管好学生阅览室和教师资料室。及时做好书报刊订阅工作,月底、年底做好收、装、订保管工作。经常做好书籍、资料,及时送各相关教研组。进行爱护书籍的宣传教育,做好图书的防潮、防蛀的工作和图书修补工作。认真落实防火、防盗措施。加大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力度,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参考文献

[1]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和策略[J]龙源期刊网 赵强 2017.6.14

[2]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思考[J] 维普网 孙静 2015.7.28

[3]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探究[J]张强 2017.7

作者简介

张亚冬,(1962-)男,汉族,北京昌平人,研究方向:图书馆

猜你喜欢

新模式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与新模式研究
“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