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电针方法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应的临床研究

2018-05-26金婷婷周海谢文霞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人流电针经皮

金婷婷,周海,谢文霞

人工流产过程中的疼痛属于一种急性疼痛,如何在术中采用有效的措施,从而减轻孕妇的不适感是大家关注的问题。笔者对人流术中应用针刺麻醉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发现针刺镇痛不仅具有立竿见影的即时效应,同时在针刺结束后至少30 min内仍具有一定的针刺后续效应[1];并证实三阴交、地机的穴位组合优于三阴交与足三里、太冲等的组合[2]。本研究在人工流产术中分别采用电针与经皮穴位电刺激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其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0例自愿要求施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均为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0例。4组患者年龄、孕次、产次及停经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x±s)

1.2 纳入标准

①停经时间为40~70 d,经B超诊断及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确定为宫内妊娠;②年龄为18~40岁;③无手术禁忌证;④避孕失败或非意愿妊娠而自愿要求终止妊娠;⑤孕妇因某种疾病或发现胎儿有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而不宜继续妊娠。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生殖系统肿瘤或精神病者;②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③长期使用镇静安眠或镇痛药物者;④术前因服用药物或先兆流产等原因导致宫口已经扩大者;⑤术前有高血压或心律紊乱等基础疾病者;⑥生殖道有感染者;⑦粘贴试验用电极片的皮肤有破损而不能实施有效固定者。

1.4 剔除或脱落标准

①研究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②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合并症(如子宫穿孔);③患者依从性差或自行退出试验。

2 治疗方法

2.1 A组

术前30 min采用电针治疗。取双侧三阴交、地机穴。常规消毒后,采用0.25 mm×40 mm毫针进行针刺,行平补平泻法,然后同侧穴位分别接电针治疗仪,选择2/100 Hz疏密波,刺激强度以孕妇能耐受为度,留针30 min后即行手术。手术过程中继续对上述穴位进行电刺激,直至手术结束。

2.2 B组

术前30 min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取穴同A组。常规消毒后,采用HANS-100A型韩氏疼痛治疗仪行经皮穴位电刺激,选择2/100 Hz疏密波,刺激强度以孕妇能耐受为度,刺激30 min后即行手术。手术过程中继续对上述穴位进行电刺激,直至手术结束。

2.3 C组

术前30 min采用非经非穴电针治疗。取双侧非三阴交穴(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髁下缘,三阴交旁1 cm)及非地机穴(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向内侧前缘1 cm,平地机穴)。针刺操作同A组。手术过程中继续对上述穴位进行电刺激,直至手术结束。

2.4 D组

按常规进行人工流产术,其间不采取任何止痛措施。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3.1.1 血流动力学指标

4组分别记录术前基础值(T0)、术中宫内吸引时(T1)、手术结束时(T2)3个时间点的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

3.1.2 疼痛视觉模拟 (VAS)评分

采用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监制的VAS卡,在卡中心刻有数字的10 cm长线上有可滑动的游标,两端分别表示“无痛”(0)和“最剧烈的疼痛”(10)。患者面对无刻度的一面,将游标放在当时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部位;研究人员面对有刻度的一面,并记录疼痛程度。4组患者术中及术后30 min分别进行评定。

3.1.3 宫颈松弛度

4组术后分别对宫颈松弛度进行评定。Ⅰ级为6.5号宫颈扩张器能够顺利通过宫颈内口;Ⅱ级为5.5号宫颈扩张器能够顺利通过宫颈内口;Ⅲ级为5号以上宫颈扩张器不能通过宫颈内口,需要扩宫棒扩张宫颈。

3.1.4 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

4组患者术后分别对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人工流产综合征分为4级,①无反应,无不适症状;②轻度,表现为轻微恶心、心慌、头晕;③中度,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④重度,除上述症状外出现脉搏细弱、减慢,HR降至60次/min以下或HR下降超过20次/min,BP降至80/6O mmHg以下或收缩压下降超过20 mmHg以上。

3.2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3.3.1 4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比较

4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MAP、HR及SPO2)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4组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比较(x±s)

3.3.2 4组术后人流综合征分级比较

表3 4组术后人流综合征分级比较 [例(%)]

经秩和检验,A组患者术后人流综合征分级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人流综合征分级与C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人流综合征分级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人流综合征分级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3.3.3 4组术中及术后30 min VAS评分比较

表4 4组术中及术后30 min VAS评分比较 (±s,分)

表4 4组术中及术后30 min VAS评分比较 (±s,分)

注:与C组比较1)P<0.05;与D组比较2)P<0.05

组别 例数 术中 术后30 min A组 30 4.00±0.661)2) 0.89±0.741)2)B组 30 4.40±0.711)2) 0.93±0.741)2)C组 30 5.37±0.79 1.49±0.83 D组 30 5.68±0.64 1.59±0.88

A组和B组术中及术后30 min VAS评分与C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及术后30 min VA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中及术后30 min VAS评分与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3.3.4 4组术后宫颈松弛度分级比较

经秩和检验,A组和B组术后宫颈松弛度分级与C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宫颈松弛度分级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宫颈松弛度分级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4组术后宫颈松弛度分级比较 [例(%)]

4 讨论

人工流产术是最常用的终止妊娠方法之一,常规流产操作中,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患者宫颈口紧,扩宫操作存在难度,尤其是初次妊娠患者更为明显,需要使用大号吸管时风险更大;②吸宫操作时疼痛,患者在恐慌、躁动等情绪的影响下降低了依从性,从而增加了手术时间;③患者在术中容易发生人流综合征,术后存在发生并发症风险,不利于恢复和预后。因此如何缓解人工流产施术时的疼痛、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扩宫、如何减少人流综合征,一直是妇产科医生关注的问题。手术所致子宫内膜损伤、宫颈管扩张及子宫肌肉收缩使疼痛信号传递增多;损伤组织中组织胺、5-羟色胺(5-HT)、缓激肽、P物质和前列腺素等致痛物质释放增多。针刺及其相关技术作为镇痛的一种手段,已在临床广泛应用,针麻镇痛的有效性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也已有多年的历史。针灸穴位刺激可以降低血清P物质和前列腺素[3-4];杨星月等[5]发现隔药灸脐法可升高痛经患者血浆中20α-二氢黄体酮、孕烯醇酮、前列腺素E2、γ-氨基丁酸的含量,降低雌酮、前列腺H2的含量;邓雪等[6]发现电针大鼠肝俞穴可通过对中枢内SP、5-HT表达量的影响而改善抑郁状态等。目前临床上有电针仪和经皮穴位电刺激仪两种针麻设备,前者经过插入皮肤的针灸针施加电刺激,后者将电极置于穴位皮肤表面施加电刺激,笔者前期的研究基本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仪进行针麻。有研究表明,手术前应用针刺或电刺激穴位,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用量,既可以节约医疗费用,又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7-10]。针刺不仅在手术当时发挥镇痛作用,还可以持续到手术后,减少手术后创口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呼吸道并发症等[11-14],并保护心脑等重要器官功能,加快术后恢复[15-18],这与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即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明显降低常规人工流产术中及术后30 min的疼痛评分,不仅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同时又有较好的镇静及预防人流综合征的作用,并能有效预防无痛人流术后的不良反应。在运用刺激时间、腧穴配伍、孕产次数的4因素3水平的正交分析中发现,经皮穴位预刺激时间因素对术中术后疼痛无影响;孕妇主观因素可直接影响人流术中产生产疼痛的程度;初孕无流产史的孕妇疼痛会比有流产史与生育史的孕妇强烈;腧穴配伍和年龄对术后疼痛有影响,三阴交+地机穴位配伍效果最佳。

非经非穴作为研究经穴特异性的对照至今没有明确的定位标准,目前研究中常用非经非穴的选择存在不同意见,一是在经穴同水平位置旁开0.5~1 cm处[19];二是在两条相邻经脉的中点处常用的穴位对照组,是在目标穴位旁开1~2 cm处取1个点进针,认为该点已偏离经络线,可以作为标准穴位的“无效对照点”[20]。因三阴交是三条阴经交汇处,故本研究所取的非三阴交穴位于内踝上3寸,胫骨下缘,三阴交旁1 cm,避开了3条阴经与就近的穴位;非地机穴取在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并向内侧前缘1 cm,平地机穴,也避开了3条阴经与就近的穴位。由于经皮穴位电刺激仪需要电极片贴于穴位,有一定的直径,一片电极片的范围可能会包含2 cm范围之内的多个穴位,故未做经皮穴位电刺激的非经非穴组对照,只研究电针的非经非穴组,这样可以正确地取在“无效对照点”。

综上所述,选用三阴交+地机穴位进行电针与经皮穴位电刺激、电针非经非穴之间的对照研究,是在以前的研究基础上,使用最佳穴位配伍进行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电针与经皮穴位电刺激均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并有助于宫颈的扩张,且术后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电针非经非穴与空白对照,证实了穴位的治疗作用,而电针非经非穴并无穴位的镇痛效应。

[1] Feng XZ,Ye TS,Wang ZD,et al.Transcutaneous acupoint electrical stimulation pain management after surgical abortion:A cohort study[J].Intern J Surg,2016,30(29):104-108.

[2] 陈冲,谢文霞,汪泽栋,等.经皮穴位电刺激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穴位优化组合研究[J].中国针灸,2017,37(2):175-179.

[3] 田浩,田永静,王兵,等.刺血拔罐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血清P物质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3,33(8):678-681.

[4] 孙立明,李新华,梁玉磊,等.针刺配合耳穴贴压对经行头痛患者血清PGF2α含量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6):503-505.

[5] 杨星月,马玉侠,杜冬青,等.基于代谢组学的隔药灸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理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8):707-710.

[6] 邓雪,任路,李静,等.电针“肝俞”穴对抑郁型胃溃疡大鼠胃窦黏膜、下丘脑组织P物质和海马5-羟色胺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4,39(2):124-129.

[7] 韩济生.针麻镇痛研究[J].针刺研究,2016,41(5):377-387.

[8] 杨能力,杨沛,王均炉.针刺麻醉复合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靶控输注法对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镇痛的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4,46(12):175-176.

[9] 汪维,李超,马伟巍,等.针刺麻醉在骨伤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8,24(1):115-117.

[10] 赵艳,蔡云,朱翠萍.针刺与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疗效与安全性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6,23(2):160-163.

[11] 杨沛,杨能力,均炉.合谷、内关针刺麻醉对降低甲状腺手术术后疼痛的效果[J].新中医,2015,47(1):200-201.

[12] 郑小兰,陈陵,王洪涛,等.不同时机针刺治疗对脊柱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36(20):3231-3234.

[13] 陈梦,雷华娟,郑松,等.针刺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镇痛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8,40(1):22-25.

[14] 郑洁,徐世芬,吴君怡.围手术期针刺镇痛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5,21(15):97-101.

[15] 邢栋.针刺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开腹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7,36(4):404-408.

[16] 刘智,滕永杰.不同针刺干预时机对女性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7,39(11):993-998.

[17] 李蔚,赵华,陈泽钦.混合痔围手术期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6,34(1):122-124.

[18] 郑小兰,杨欢,蔡俊赢,等.术前针刺内关穴治疗老年脊柱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5):3827-3828.

[19] 吴巧凤,杨阳,赵纪岚,等.基于1HNMR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针刺经穴与非经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脑代谢物质基础[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8):572-576.

[20] 白增华,吴兆利,苏妆,等.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氯离子通道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5,40(6):439-443.

猜你喜欢

人流电针经皮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无痛人流危害多,是保是流不要拖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在无痛人流护理中的作用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浅谈PAC对人工流产术患者的影响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