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探究

2018-05-25林贞梅

教师·中 2018年3期
关键词:方法探究有效提问课堂教学

林贞梅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问是重要的环节之一,提出有数学味的问题,要求教师本着提问有效性的目标,实现问题层次、问题属性、问题切入点的全面调整和改善,由此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上述效能的发挥需要是在提问有效性的前提下,才能够保证课堂节奏的顺畅,尤其对于逻辑性比较强的小学数学课堂而言,提问行为更应该被强化管理和控制。文章作者对有效提问的内涵进行了诠释,希望可以加深对有效提问的理解,并且站在价值论的角度对有效提问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呈现对应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从而突出了提问教学法的优势。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方法探究

一、有效提问的内涵

课堂教育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念,即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锻炼,给予其充分的思考空间,使其在这样的课堂时刻获取更加多的知识,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这是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完成的使命。为此,教师需要在备课环节就针对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问题,这些问题之间存在关联,并引导学生去记忆以前的知识,继而过渡到新知识上去,以使教育教学的知识体系得以构建。当然,问题的设置是以最终的答案为目标的,对于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可能会给出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此时教师不能过于追求结果,要懂得尊重学生的思路,不要过度强调标准答案。尽可能地激发学生思考,营造良好的解决问题情境,也是很重要的。

二、有效提问的作用

其一,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数学教学的思路,可以帮助其达成对应的教学目标,使得教师的自我教育教学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其二,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可以实现数学课堂节奏的控制和管理,使得整个数学课堂洋溢着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关注问题,继而更好地参与到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其三,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是驱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手段,教师关注数学课堂提问方案的制订,不断优化问题逻辑,不断改变提问方法,的确可以引导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其四,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使学生能更积极地融入学习,使他们乐于探究、主动思考,从而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三、有效提问的策略

1.教学开始,问猜想

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很多时候是从猜想开始的,但这个猜想并不是天马行空,无端地问“你是怎么想的?”。在林老师执教的《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一课,师生问好后,林老师直接抛出课题,并提问:“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乘法计算,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下自己在以前的数学课堂里是否学习过与乘法计算相关的知识呢?”一个开门见山的问题,直接唤起学生的旧知,学生相互交流:

生1:“我们学过了乘法口诀。”

生2:“加数如果是一样的,可以用乘法来进行运算。”

生3:“我们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师问:“能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吗?”

生3:“位数对齐,是乘法计算的基本计算规则。”

师:“今天我们需要去探索的知识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看到这个课题,联系以前学过的有关乘法的计算,你能猜猜今天怎么的新的计算题该怎么计算?”

生:“也和学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相同。”

师:“任何的探究,都是从最初的猜想开始的。林老师为你的想法点赞!同学们,她猜得对不对呢?一起带着问题,进入今天的新课!”简简单单的三个问题,一点也不啰嗦,有效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新知。

2.教学重点,问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依照设定的教学重点,找到教学突破口,是数学教育工作者不断求索的问题。在《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新课教学中,根据情境图,列出解题算式后,教师提问“这道题是三位数乘一位数,同学们能不能想想办法,用以前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题?”这个问题的设置同样是为了增强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运用原来的知识去解答对应的问题。

生:“记得我们以前学习过没有百位数的乘法运算,现在遇到的就是加了百位数的乘法运算,在运算规则上应该可以依照以前的方式来进行!”

教师在这一问上,也是恰到好处,既让学生迁感知了数学每个知识间的互通性,解决了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又教给了学生迁移学习的方法,可谓一问击千思,一思解万难!

3.教学难点,问思路

什么是思路,就是在提问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去思考。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能不能沿着知识脉络去实现知识的掌握,能不能在此过程中全面地激发思考的积极性,是判定教育教学活动有效性高低的关键性指标。如果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学生参与到整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去,即便中途存在错误的做法,但是在经过多次验证和思考之后,找到了最终解答方法,这就是成功的数学教学,这就是思路的重要性。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课程结束后,学生已经对此类型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此时可以进一步开展拓展学习,实现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导入,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知识,知道知识背后蕴藏的道理。因此,教师适时追问:“123×3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每一步表示什么?”这一问问在了点上,学生们随着老师的问题认真思考解题的思路。

生:“计算的环节,先要从个位开始进行计算,再从十位开始算,最后再从百位开始算,由此去获取实际的答案。”通过师问一生思一生答,学生明白了解题的思路,从而巩固了算的方法。

4.新課完毕,问质疑

不会思考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在完成新课教学之后,要开展拓展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去质疑。新课教学结束了,教师提问:

“关于三位数乘—位数,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一个简单的质疑,引发学生再次思考本节内容,学生于无形中进行了知识的自我反思,此时多数学生已经学会了新知,掌握了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生问生答,从而进一步巩固知识。

5.教学结束,问收获

每一节的数学课结束之前,教师一般都会问问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看似一个老生常谈、平淡无奇的问题,恰恰会很好地引发学生回忆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从教师的板书中回忆巩固,可以从同学的交流中思考,起到以思促固的效果。

四、结语

布鲁纳认为,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以问题为核心开展的各项活动的综合,高度概括了问题教学的重要性。对此国内很多教育学者和专家也提出过同样的见解,因此设问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是被公认的。教育工作者要秉持这样的价值观,不断去探求提问行为的有效配置之道,由此才能够更好地做好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方法探究有效提问课堂教学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