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8-05-25徐小蓉吴洁刘杰

教师·中 2018年3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初中

徐小蓉 吴洁 刘杰

摘要:为了解贵州省天柱县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文章以该县为例,对全部数据进行筛选,主要以具有代表性的贵州省天柱县第三中学和贵州省天柱县远口中学为例,分析目前天柱县初中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归结为学习、青春期心理、人际关系、挫折适应四方面。因此,教师应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心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文章为今后生物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以及生物教师培训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指人的一种较稳定的、持久的心理机能状态。李君凤(2013)发现生物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增强心理素质,这样的教育有值得进一步推广的价值;同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无论实验班还是对照班,学生期望借生物课堂教学渗透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本文旨在调查初中生物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近况,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学生们对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和其他代表性的问题,为今后生物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以及进行生物教师培训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查阅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为了解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后,编制了有关“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的问卷。

2.文献查阅法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相关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国内对“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分析与比较。

3.访谈法

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访谈,了解他们各自对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想法与建议。

二、增强初中生物教学过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增强初中生物教学过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

随着生物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发现人类的身体健康与摄入的食物的营养有着巨大的联系。长期吸烟可能诱发癌症,喜好抽烟则是由于不规律饮食或饮食习惯不合理导致的,全球三分之一癌症的患病是由于不合理饮食和吸烟造成的。中学阶段正是学生身体发育的时期,由于生物学和营养学有着一定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向学生们宣传营养学对身体发育的重要意义,全面提升初中学生增强身体素质的意识。

从科学角度出发,讲解食物中毒发生和预防生物学原理对加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具有明显效果。比如,在烧烤食品中,有机物燃烧会产生苯并芘,苯并芘是一种强致癌物。让学生在平时的饮食中注意食品安全,养成优良的饮食习惯。教师通过相关知识的渗透可为学生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2.健康度过青春期

青春期,是指人从童年到成年过渡的人生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期间学生有很多困惑渴望获得解答、引导与帮助。随着教育的发展,性教育也开始受到重视,青少年可以从正规渠道获得的性知识相对多,而“人的生殖与青春期”在七年级下册教材中出现,正好符合学生发育的要求。教师结合内容进行教学,给学生介绍生殖系统示意图时,让学生通过观看插图、有关人的受精和胚胎发育的视频,联想各个生理结构在自己身体上的位置和功能等方式,对自己的生理变化和身体的发育有一定的了解。教师传授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身体的各种变化,并让其意识到这些变化都属于正常现象。

3.生物学史的内容

通过生物学史内容,可以塑造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态度。让学生通过对生物学史内容的了解,懂得受挫、失败与成功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导他们学会合理了解挫折,正确看待挫折,激励学生学习锲而不舍、始终如一、奋发进取的科学态度,从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质;同时可以向学生灌输节约粮食的意识,粮食得之不易,需要好好珍惜。

4.生物与环境

生物其实就是讲解生命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方面,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时讲解现实的问题,更会引起学生的关注。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比如,教师讲解白化病、苯丙酮尿症等一系列遗传病时,让学生明白近亲结婚的风险,更能让学生明白“优生优育”是一项基本国策。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被调查的七、八年级学生共有256名,其中女生149名,男生107名。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提取有效试卷245份,其中女生143名,男生102名。问卷内容主要测试七、八年级生物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情况。研究结果如下:根据学生在学校一栏的填写情况,参与调查学生多集中于贵州省天柱县第三中学和贵州省天柱县远口中学两所学校,因此,笔者对调查结果进行筛选,对两所学校情况进行了分析。

从表1中可看出,学生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为学习、青春期心理、人际关系和挫折适应四个方面,其中青春期心理是最大的心理健康問题,所占比例为75.51%。

从表2中可看出,学生期望教师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提高生物教学效果,应主要从引入新课要新颖、多种教学方式、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注重教学信息的反馈、加强学法的指导五个方面着手。

从表3中可看出,有45名学生对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给出了建议,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①多种教学方式;②结合生活实例举例;③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量增多;④在合适的时机适当渗透相关内容。

从学生的建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希望教师能适度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学生建议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问卷的填写过程中发现男生人数明显比女生人数少,较女生而言不积极主动。结果显示学生多数能正确看待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希望教师能够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并强烈要求教师增加课堂的互动量,所以教师要探索出更好的教学方式,在合适的章节用更好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们积极对待心理健康教育,学会保护自己,从而健康成长。

四、分析与讨论

经过分析调查结果,调查天柱县七、八年级的学生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青春期心理、人际关系、挫折适应四个方面,但是他们中的多数学生已经能够基本掌握心理问题的处理方法,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心理健康教育。因此,生物教师应该在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的时候掌握好时机,及时对他们传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从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学生面对问题的处理能力,用良好积极的心理健康知识填充学生的头脑,从而让学生们拥有健康的心理,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通过调查结果,给出以下建议:①依据课程标准,深度挖掘课程标准中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点,同时收集课外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整合②重视生物探究活动;③开展生物课堂下的实践活动,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直接体会各种真实的情感;④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去,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并吸收自身需要的心理健康知识。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初中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