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全学分制下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探索

2018-05-25林泽龙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

林泽龙

[摘要]本文基于对广外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现状和实施效果的调研分析和结论,结合广外英语教育学院的实践,探索高校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调研发现,在高校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势在必行,在学校教育中,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和志愿服务活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作用最大;针对调研结果,提出可以通过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教育等途径,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层次性,提高高校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8)01-0043-03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党的十八大报告也强调了,“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在这个大背景下,全国各高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引导高校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高校开展教育活动的实施效果也受到专家学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自2015年起实施完全学分制,这是一场根本性的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管理制度,它实施选课制和弹性学制,强调个性发展,赋予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权,对于学生人才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但与此同时,它打破了原有学年(学分)制形成的空间上的“班级”和时间上的“学年”,由此给传统的依托院、系、班的授课型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团教育的线性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

这些挑战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1)由于“班级”和“年级”概念的淡化,传统的党团组织模式受到冲击,依托班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被逐步打破;(2)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发生变化,体现在学习走向盲目功利性、集体意识淡化等,这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程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以下简称广外英教学院)学生党支部面向广外学生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与实施效果的调研,涵盖各学科专业、各年级和不同性别的学生。本文将基于调研结果,结合广外英教学院的实践,探索完全学分制下开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调研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研采取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50份,其中在性别分布上,男生(36.25%),女生(63.75%);在学科分布上,文科(53.75%),理科(17.5%),工科(25%);在年级分布上,大一(28.75%),大二(47.5%),大三(18.75%),大四(5%);在政治面貌分布上,中共党员(20%),共青团员(75%),无党派人士和群众(5%)。调研后期基于问卷调研成果,针对性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访谈。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在价值观的调研中发现,仅有60%的学生表示自己的价值观明确,大部分学生认为家庭教育(52.5%)对自己价值观的形成影響较大,这一比例高于学校教育(36.25%)。由此可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势在必行,同时应提高学校教育对于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力。

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中,调研发现有50%的学生主要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媒介途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通过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学生只占到27.5%。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途径中,大众媒介仍占主流。

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和作用的认识中,超过82.5%的学生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57.5%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精彩、非常重要,也有27.5%的学生认为只是一句口号,没有实际意义。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解,仍有由于缺乏深刻认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此缺乏强烈认同感。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效果

调研中发现,在学校教育中,校园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度最高,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大的比例分别占到68.75%和57.5%。与此同时,广外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度高,仅有3.7%的学生从未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而经常性参加的比例达到28.75%,有63.75%的学生认为志愿者精神和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作用很大。由此可见,通过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开展社会实践教育,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具备-定的基础和较强的可行性。

除此之外,大众媒介仍然是学生心目中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51.25%),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有必要借助大众传媒,并把握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在各类媒介上的主导地位,尤其在网络媒介上进行一定的引导,使更多学生通过大众传媒加深认识和认同感,价值观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

二、调研对策与研究

根据前期调研结果,我们发现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如果仅仅依靠一般性的传统宣传手段,则很难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深刻认识和形成强烈认同感,高校应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教育等途径,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层次性,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有效性。

(一)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许国彬等人的研究(2015)发现,社会实践教育是对党校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是大学生党员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以增强党员和人党积极分子的党员意识培养,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党理论和大政方针的认识和理解,在社会实践中强化他们的专业素养,加强社会服务意识的培养。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有52.5%的学生更加青睐于以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英教学院学生党支部积极利用学院志愿者协会等资源,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前往社区服务老党员,听老党员讲故事等活动,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嵌人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变一味灌输为积极引导,强化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自我教育功效。

(二)开展层次性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

田永静的研究(2010)指出,根据大学生的成长和认识规律,可以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分层次教育,对不同的年级进行分阶段教育,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

在分层次教育上,英教学院学生党支部主要根据不同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程度不同,针对不同类型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和方法。针对人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通过党课讲授和理论学习,传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养他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带头者和宣传者,以点带面,带动各自班级认识和学习核心价值观。针对广大团员青年,坚持党建带团建,依托主题团日活动,集中民族精神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培养他们做好一名合格青年。

在分阶段教育上,英教学院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的心理特点和社会化程度,在教育过程中有所区别,并发挥辅导员的作用,由辅导员直接担任学院低年级(大一、大二)党支部书记,在服务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大一新生,主要以专题讲座和党建读书会的形式,鼓励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加强理论学习,科学认识社会上的价值思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对于大二学生,主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颂歌献给党”诗歌朗诵比赛和征文比赛等形式,弘扬主旋律,营造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对于大三学生,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相结合,积极走出去。如与广外外校初中党支部联合开展学习交流活动,由一线英语教师现身说法,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于专业实践指导中。对于大四的毕业生党员,开展“心怀母校,毕业起航”教育活动,包括“母校足迹”——毕业生党员参观校史馆、“心存榜样毕业生党员观看优秀党员事迹、“各抒己见毕业生党员发表视频观后感言、“聆听师长”一学院领导为毕业生党员寄语等形式,以感性的情感教育形式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鼓励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社会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依托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氛围

田永静(2010)认为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具体化,实际上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化”,而高校的校园文化便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英教学院学生党支部依托广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系扣”工程项目,举办“颂歌献给党”诗歌朗诵比赛、党建知识竞赛、党建读书交流会和征文比赛等多形式的活动,使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四)积极利用网络媒介,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引领性

卢向礼(2016)和杨帆(2016)等学者发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微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作为一个传播过程,自发形成了新媒體语境下大学生群体的“意见领袖”,而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与他们进行良好的互动,不仅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而且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既定目标的实现。

由于学生干部一般在学生群体中具备较高的威信和号召力,英教学院学生党支部以学生党员为主力,通过辅导员积极走访宿舍和参与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带动主要学生干部,培养网络意见领袖。一方面,通过网络意见领袖,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指导意见领袖在微信等网络平台的学生讨论中,对舆论适当进行引导。

(五)构建“互联网社区”,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阵地

在功能理论的框架下,借助卡茨类型学划分的4种动机功能,研究发现人们参与到“互联网社区”有4个主要的动机倾向:功利主义功能,即人们希望获得物质奖励的动机;知识功能,即人们获取知识的需要,通过加入“互联网”社区来了解特定的主题内容;价值表现功能,即人们在社区中展现自我观念或价值,从而提高其个人形象的动机功能;自我防御功能,即人们通过加入“互联网社区”降低自我怀疑,建立归宿感的动机。

根据“互联网社区”的特点,为了适应新形势更好地开展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构建“互联网社区”的方式来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阵地。英教学院的党建活动除了常规的交流分享会外,积极利用新媒体媒介,定期在微信群上组织进行讨论,促使党支部成员将党建知识的学习常态化,同时注意借助时事社会热点讨论的方式,引导党支部成员从党建知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寻找理论视角去分析和讨论社会问题,通过“学以致用”的方式,加深和再促进党建知识的学习,沉浸到价值观教育的氛围中。

三、结论

因此,在完全学分制的背景下,高校开展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必须基于现实情况,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不再单纯依靠传统的班级集中授课的形式,而可以一方面创新手段,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构建“互联网社区”,打造价值观教育的新阵地;另一方面创新形式,依靠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仪式性教育,这样更能适应新变化,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许国彬,高云坚.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田永静,陈树文.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5).[3]何玉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4(11).

[4]杨帆.高校网络舆情中“意见领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引导[J].河南农业,2016(12).

[5]卢向礼微时代”大学生“意见领袖”现象研究[J].视听,2016(4).

猜你喜欢

完全学分制
完全学分制为大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平台
完全学分制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完全学分制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探索
流程管理在完全学分制下学籍管理运行机制中的应用探讨
完全学分制下毕业生毕业资格审查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