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新,助力学校发展
2018-05-24刘士祥于红霞
刘士祥 于红霞
摘 要:山东省德州经济开发区抬头寺镇抬头寺完小2017年制订了“微创新实施计划”。全体教师认真梳理学校管理、教学工作等层面的具体而细微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一年来,我们针对学校工作中实践操作层面的具体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热点和难点,着力进行方法、手段、途径等方面的创新,利用微创新助力学校,取得了较快发展。
关键词:微创新;助力;学校发展
2017年2月,新学期伊始,山东省德州经济开发区抬头寺镇抬头寺完小(以下简称“我校”)制订了“微创新实施计划”,启动了微创新特色创建活动。该计划实施的途径是广泛发动全体教师,认真梳理学校管理、教学工作等层面的具体而细微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该计划,目的是以量变促进质变,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一、微创新方案提出的依据
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校的微创新活动,注重学校工作中具体而细微的问题,并进行研究和解决,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
原有的火车是“想要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而今的动车组火车,每节车都有动力,每节车都是动车飞驰的支持者和带动者。作为学校来讲,发展不能再单纯地依靠榜样的带动力量,而需要激发教师全员参与的热情,学校发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教师年龄普遍偏大,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教育新理念和新形式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学校若强制性全面改革,势必引起部分教师强烈的不解甚至抵触情绪,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制订“微创新实施计划”,就是期望逐步培养教师用“蜻蜓的眼睛”全方位审视和思考学校工作及自己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而后知困”“知困,而后能自强也”,让教师渐进式接触和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形式。教师在发现—思考—实践—发现的循环中实现专业发展,同时,在对学校各项工作广泛而有深度的参与中,提高“我是学校不可缺少的一员”的意识,从而带动学校发展。
二、微创新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实践
1.教育教学微创新,生乐学,高效益
教育教学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我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微创新活动中:每个教研组针对本组实际和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分析微变革的方向,每名教师在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认真反思的基础上,找到教学创新的点……;学校教师发展处制作相应的表格,收集整理微创新材料,进行跟进式管理。仅仅实施的一年时间,学校教育教学初步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由空想到体验,由被动变主动,由统一变个性,由死记到游戏,形成了教学更精彩、课堂更高效的良好局面。如科学教师因地制宜,开辟第二课堂,走进学校东面的果园,将科学课上所学知识更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花柱是什么样的,在哪呀?花的子房里有什么呀? 胚珠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一一得到了解决。又如作业设计,微创新活动前,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统一的内容,期望达到统一的目标,从而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现在,教师认识到“差异是一种资源”,而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更是从事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于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了菜单式作业,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自由取舍,教学内容也不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还蕴含了丰富的教育因素。
2.安全教育微创新,效果佳,得民意
安全教育是学校的重中之重。学校安全处积极行动起来,探索新的有实效的教育和管理形式。安全教育也从以往课堂上的教师讲解或者看视频的简单形式,增加了更鲜活的场景:教师利用学校和周边资源,画出标识线,模拟各种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防震防火安全演练从预设时间改为随机时间,不重形式重实战,全体师生从最初的无所适从到现在的有条不紊,真正提高了师生的紧急避险能力。我校位于村内,由于负责接送学生的以老人居多且换人频繁,校门口家长接送秩序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微创新活动中,我校安全负责人在学校门口两边以及学校东面的公路上分别画出了停车区、接送车辆止入线和家长等待区,并绘出草图,通知到家长。现在学校接送秩序井然有序,也得到家长的认同和赞扬。
3.学校特色微创新,气氛浓,更实际
学校特色发展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校校园开阔,一直保留了学生小菜园实践基地,学校启动了以“农耕文化”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我们避免“空洞文化”,让学生在现实和实践中感受农耕文化的内涵。一年来,我校因地制宜,种植桃树、柿子树、核桃树等共计32棵,学生在种植与管理中,感受劳动的艰辛,回归田园,同时有感受植物生长规律的亲身体验,引申到自己成长的历程,从而产生“敬畏生命,感恩生命”的情感;设计农耕文化长廊,学生徜徉其中,感受农耕文化氛围;我们又致力于农耕文化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开发“认识种子”“我爱猜灯谜”“走进对联”等课程,提高农耕文化的内涵,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深。
4.学校活动微创新,接地气,有活力
以往的学校活动都是由学生活动处制订方案,各班级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在微创新活动中,有教师提出,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活动方案的设计不能没有学生的参与。于是,活动处每次制订活动方案的时候,学生代表都会一起参与,有时他们的有些建议虽然稚嫩,但能使方案更接地气,活动效果更显著。例如,庆“六一”文艺汇演方案制订时,学生代表建议汇演中穿插“萝卜蹲”“抢凳子”等游戏。游戏的开展使整个活动高潮迭起,学生们踊跃参与的热情和脸上的笑容已经说明了一切。
三、实施微创新的思考
我校在微创新方案设计之初,广泛争取教师的意见,方案的出台就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教师的支持和拥护,使微创新活动开展得顺利;同时,学校将微创新的实施过程与效果纳入到各部门和教师的考核之中,也激发了全校教师参与微创新的热情,在实施过程中集思广益,精彩不断。事实证明,不是教师缺乏创意,而是需要创新的環境和展现的舞台。我校成立了微创新领导办公室,加强过程管理,同时每学期选取精彩实例,举行微创新经验交流会,这对微创新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微创新活动是推动学校精致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选择。目前,我校的微创新活动正朝着深入化和系统化方向推进。深入化是指活动扎实,高效益,全面向优质化的目标发展;系统化指微创新活动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如校本课程开发、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统筹规划,优化学校内部环境,整体推进,创设有学校个性特征的教育文化环境和氛围,形成微创新特色,最终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花兰.如何让每位教师都成为课改的“动力源”[J].人民教育,2016(7):63-64.
[2]曹红锋.关注学生差异资源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42-43.
[3]焦佩婵.山区寄宿制小学发展的现状和方向——方山县寄宿制小学发展状况调研[J].山西教育(管理版),2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