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抽象思维悄然扎根于课堂

2018-05-24蒋月秀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8年4期
关键词:抽象思维数学课堂小学数学

蒋月秀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抽象思维是核心,深入认识和研究这一思维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本文通过读思结合、理解记忆题目、在生活的体验中重编题目和背景设置中搭建通往抽象思维阶梯几个方面研究了抽象思维在数学课堂扎根的问题。

[关键词] 抽象思维,小学数学,数学课堂

数学学习中,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抽象思维,我们接触的数学里面的概念、数、计算和公式等都属于抽象的产品。那么,学生的抽象思维怎样进行培养,在数学课堂中悄然扎根抽象思维,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边读边思,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记忆

解决问题之第一步是读题目。学生在读题目的时候,教师应要求他们用视觉对整个句子感知把握,后让他们眼睛闭上,凭记忆来对整句话进行回忆。

例如,沪宁高速全长294千米。从南京开出一辆卡车,通过沪宁高速公路赴上海。车行每小时100千米,行走2小时,问距上海还剩下多少千米?

这一题目在解答时,教师可以要学生分4次朗读该题目,初次读“沪宁高速全长294千米”,其次读“从南京开出一辆卡车,通过沪宁高速公路赴上海”,再次读“车行每小时100千米,行走2小时”,最后读“问距上海还剩下多少千米?”读完,教师让学生对题目内容进行复述。一位学生这样复述:“题目是说,有辆卡车从南京往上海开,我们对它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和车速已经知道,求当前卡车离上海还有多少路程。”在复述中,题目的数据可以不说,可以用手比划。最后,再让学生讲出解题的步骤。本题可以表述为“先用卡车小时走的路程和行驶时间相乘,卡车开出的路程就出来了,剩下的路程就可以用沪宁高速的全长减卡车已经走完的路程。”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记忆在头脑中的是应用题的组成部分。

在读题目中,理解了上一句才能再读下句,题目越长,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越要保存在记忆中。

二、结合生活,强化对题目的重新编写

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经常回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这样,就会找到“生活中的应用题”。如去图书馆看书,去文具店买文具,到水果店购水果;再如工人修公路,幼儿园教师分糖果,印刷厂的叔叔印刷书本等,这些现象可以让学生先编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然后再继续编写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了。

如有这样两道题:题1:小宇网购了故事书一本,计250页,5天看完,每天平均能看多少页?题2:小宇网购故事书一本,计250页,看4天后还剩下50页没看,他每天平均看多少页?在以上两个题目的比較中,其应用题的一步算法和两步算法的相同部分和不同部分被学生渐渐看出:题1中,列出算式250÷5就能计算出来小宇每天平均看的数量;题2中,需要先做减法,然后再做除法,列出算式(250-50)÷4,平均每天的看的页码数量就能很快算出来了。

编写应用题结合对生活现象的回顾,学生就会清楚我们每天接触的应用题不是来自杜撰,而是源于生活,提炼在生活之中,编写应用题的素材都可以是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不仅如此,应用题的编写,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发,生活和数学的交点容易让学生找到,完成了一个过渡,即由具体的表象思维到抽象思维。

三、设置背景,构建通向抽象思维阶梯

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这门学科教学极为重视的一项训练。然而小学生受到思维局限性和对事物理解限制的影响,有些内容的教学,学生就难以得到抽象思维的支持,这是因为在一定的环境中,学生理解概念会出现模糊,他们也缺少那些演绎和类比等的抽象思维方式来使自己深化对概念的理解。碰到这一情况,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助于进行抽象思维的背景,导引学生实行演绎和类比的抽象思维活动,在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深化方面提供帮助,给学生铺平通往抽象思维王国的道路。

如学生在做“1班有a人,2班比六(1)班多15人,2班有多少人”题目时,很多学生觉得条件缺乏,无法解答,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解答结果是(a+15)人,学生对教师这一解答提出质疑。教师在PPT在屏幕上打出“CCTV”,在学生回答为中央电视台后,再打出“KFC”,“是肯德基!”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它们由字母组成,属于英语中的缩写,但表达的意义是完整和实际的。实际上,我们说的(a+15)已经被赋予了实实在在的意义,即2班的全部人数。

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数学教学抓起。抓好小学数学中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认识、学习、掌握和运用数学,也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玉祯.抽象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魅力中国,2016(43).

[2]陈舟游.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场[J].贵州教育,2010(11).

猜你喜欢

抽象思维数学课堂小学数学
由“抽象”变“具体”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