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须摈弃“油腻”心态

2018-05-24李汝霞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8年4期
关键词:油腻心态时代

李汝霞

最近,“油腻”一词火爆了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引发网友热议。“油腻”特指一种精神状态,突出表现为无活力、无朝气、无生气。如何避免“油膩”心态,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

对教师这个群体来说,“油腻”是应当值得警惕的现象。一旦“油腻”加身,就会表现为一种“油腻”心态,失去责任心、进取心,对教育失去向心力和亲和力,对教学无所用心,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甚至会在教师队伍中蔓延一种消极情绪,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损害教师形象。教师作为教育人的人、培养人的人、影响人的人,当不忘初心、永葆活力,为人师表、行为世范,决不可有“油腻”心态。

不可否认,当前一些教师确实存在“油腻”心态。有些教师松松垮垮,浑浑噩噩,在教学岗位上混日子、装样子,教学中不求上进,自我要求放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彩,多少年没上过一堂公开课,没发表过一篇论文,没参与过一项教科研活动,活脱脱一种“空挡怠速”状态。有的教师喜欢投机取巧,圆滑世故,心气浮躁,整天打小算盘,耍小聪明,专挑那些难度小、强度低的科目上,遇到困难绕着走,看到成绩抢着上,工作追求轰动效应,而对于润物无声、打基础、谋长远的事情则不管不顾,一年到头不家访,学生思想工作也懒得做,在同事们的评价中属典型的“老油条”。还有部分教师居功自傲,自矜自夸,抱着“优秀教师”“教学能手”这些过往成绩不放,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与人交流,喜欢用昨天的成绩当名片,常把过去的辉煌当资本,却不学习教育新理念,不研究教育新方法,不探究教学新课题,不去推动今天的工作;更有甚者,耐不住清贫,守不住寂寞,工作作风问题突出,成为教师群体中的“害群之马”。

心态影响行为,行为产生结果。倘若教师的“油腻”心态不除,“病根”不治,则“病患”徒增。那么,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如何落实?“为人师表”的师道尊严何以践行?教育强国的使命责任又怎堪担当?所以,对有“油腻”心态的教师,当采取有效方法予以矫治。

要想摒弃“油腻”心态,需要教师自我把脉、自我救治,自觉对照新时代、新征程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修身养德,筑牢思想防线,日日扫除心灵杂草,时时修炼道德境界,真正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克服不良心态,约束个人行为。要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争做群众满意的教师为目标,保持锐意进取的心态,自省自警,兢兢业业,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做到“内无杂念,外无妄举”,把全部精力用在教学上,用实际行动践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春蚕精神、蜡烛精神,树立新时期教育新风尚。

当然,摒弃“油腻”心态也需坚强的意志品质。“止腻刮油”并非一日之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唯有教师靠毅力管控好自己,慎微慎独,方能“刮骨疗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已经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时代,是一个严格自律、清正廉洁、抵达崇高的时代。“油腻”心态与新时代格格不入,也与教师身份严重不符,只有坚决摒弃“油腻”心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用心用力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教育好、培养好每一名学生,才能不负新时代、干出新业绩,对得起“人民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称号。

猜你喜欢

油腻心态时代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拒做中年油腻男
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大妈?
油腻也不错
油腻
还是“看掐架”心态
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