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效果评析

2018-05-24王爱月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5期
关键词:系统化乙组甲组

王爱月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108病区,江苏 扬州 225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有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COPD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为8.2%,而2016年,该病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则上升至12%。临床研究表明,该病患者的病情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其肺功能就会逐渐减退,从而易发生呼吸衰竭[1]。COPD患者一旦发生呼吸衰竭,就会大大增加其死亡的风险。系统化整体护理是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护理模式。在文本中,笔者主要研究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55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纳入本研究。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且其均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中,排除存在沟通障碍及病历资料不完整的患者。将这155例患者随机分为乙组(n=70)和甲组(n=85)。在甲组患者中,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分别有32例(占37.65%)和53例(占62.35%);其年龄在60~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5±3.9)岁;其COPD的病程在1~13年之间,平均病程为(7.0±2.9)年;其中,有Ⅱ级COPD患者25例(占29.41%),有Ⅲ级COPD患者46例(占54.12%),有Ⅳ级COPD患者14例(占16.47%)。在乙组患者中,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分别有25例(占35.71%)和45例(占64.29%);其年龄在61~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3±4.1)岁;其COPD的病程在1~1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7.4±3.1)年;其中,有Ⅱ级COPD患者18例(占25.71%),有Ⅲ级COPD患者42例(占60%),有Ⅳ级COPD患者10例(占14.29%)。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方法是:用解痉平喘药、止咳祛痰药、抗菌药及支气管扩张剂等对其进行治疗,同时对其进行吸氧及纠正呼吸性酸中毒等治疗。在此期间,对甲组患者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方法是:1)进行心理护理。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加之其长期遭受疾病的折磨,因此其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时甚至可导致其抗拒治疗。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性格及文化程度等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给予其鼓励、安慰等情感支持,并为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以缓解其负面情绪,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其对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2)进行吸氧护理。遵医嘱协助患者吸氧。在患者吸氧的过程中,应将其床头抬高30°左右。将呼吸机的通气模式设为S/T模式,将初始时的吸气压设为8 cmH2O,然后慢慢调至12~16 cmH2O。将初始时的呼气压设为4 cmH2O,然后慢慢调至5~8 cmH2O。3)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在患者入院后,为其连接心电监护仪,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每隔15 min观察1次其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每隔1 h为其测量1次体温,若发现其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4)进行吸痰护理。定时用吸痰器为患者吸痰,在每次吸痰前,要用生理盐水湿润其气道。每次在为患者吸痰时,应将吸痰的时间控制在60 s内。5)进行营养支持。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机体处于高代谢的状态,从而可加快其体内热量和蛋白质的流失。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根据其身体状况及罹患基础性疾病的情况为其补充充足的营养。对乙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法是: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遵医嘱协助其吸氧,同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和用药指导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护后其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 )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治护后两组患者PaO2、PaCO2及SpO2水平的比较

接受治护后,乙组患者PaO2、PaCO2及SpO2的平均水 平 分 别 为(64.0±5.9)mmHg、(69.5±6.8)mmHg和(83.0±2.1)%,甲组 患者 PaO2、PaCO2及 SpO2的平 均水 平 分 别 为(73.4±7.8)mmHg、(60.2±5.3)mmHg和(90.5±4.6)%。接受治护后,甲组患者PaO2和SpO2的水平均高于乙组患者(P<0.05),其PaCO2的水平低于乙组患者(P<0.05)。

2.2 两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甲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乙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d,x±s )

3 讨论

COPD患者普遍存在膈肌萎缩的情况,从而可使其膈肌的肌力减弱,导致其肺功能下降,进而易使其发生呼吸衰竭[2-3]。有学者指出,COPD患者在发生呼吸衰竭后,其死亡率可增加3~5倍[4-5]。因此,临床上应对此类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临床研究表明,在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其疗效,改善其预后。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在本文中,笔者及其团队对85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能显著改善其PaO2、PaCO2及SpO2的水平,缩短其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梁金仙,崔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护理体会[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z1):260-261.

[2] 毛欣荣.优质护理服务在无创机械通气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6):786-787.

[3] 黄英华,邝凯仪,陆秀云.综合护理干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6):937-939.

[4] 黄艳,吕菊梅,李春香.右美托咪定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5,34(1):117,120.

[5] 张海艳,周淑芳,包逸黛.贯序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贵州医药,2017,41(2):219-220.

猜你喜欢

系统化乙组甲组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电视栏目系统化包装与宣传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系统化工艺在商用车制造中的应用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