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研究

2018-05-23王烨文安景璐

新媒体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融媒体

王烨文 安景璐

摘 要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党报,内蒙古日报的内容多以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促进民族团结为主题。《内蒙古日报》自2016年升级改版以来,正式全面进入了融媒体时代,站在了转型发展的新起点上。融媒体时代,内蒙古日报充分利用技术优势,民族新闻也实现内容和发布渠道等多方面的创新,这对地区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内蒙古日报;融媒体;民族新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5-0088-03

作为大众信息传播工具,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媒介既要实现自身作为大众信息传播工具的传统社会功能,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宣传国家民族政策和协调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以及保持社会稳定、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内蒙古自治区自1947年建立以来已有71年的历史。《内蒙古日报》是党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创办最早的省级党报,其蒙文版是我国最早用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省级党报,也是蒙古族历史上用本民族文字出版的第一张日报。《内蒙古日报》自1948年1月1日创刊以来,就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2007年到2017年10年之间,内蒙古自治区经历了飞速的发展,这与党的领导和各族人民的努力密切相关,与《内蒙古日报》的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也分不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各类型媒体正在步入融媒体时代。“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廣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2014年,媒体融合成为国家战略之一。经过长期的准备工作和大量的问卷调研工作,《内蒙古日报》于2016年5月30日改版,6月24日,内蒙古媒体融合发展现场推进会的召开标志着内蒙古日报社全面进入融媒体时代。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发展,内蒙古日报社已经从传统单一的纸质媒介,逐步发展为具有报纸、刊物、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电子阅报栏、手机报、网络电视、微播音、微视频、户外大屏幕等多种传播形态的现代化融媒体矩阵,初步形成了由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户外媒体4种业态,蒙古语、汉语、俄语、斯拉夫蒙古语4种语言文字,5条业务线,6个融媒体编辑部构成的媒体融合发展体系,形成了13种媒介、34个媒体(机构)以及 30多个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的融媒体矩阵[1]。现如今,内蒙古日报社致力于“报网融合”以及“两微一端”的融合发展,升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民族新闻的报道逐步向专题报道全媒化、技术推进全景化、融合报道直播化发展[1]。

1 融媒体发展对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意义

1.1 增强可看性,吸引受众

不同于从前的单一文字稿件,图片、视频、超链接等元素的加入,丰富了新闻的表现形式,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吸引受众。2018年是奋斗之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召开,内蒙古日报社特别推出《奋斗2018》系列融媒体产品,聚焦2018年全国两会上内蒙古人热切关注的重磅话题。例如《内蒙古日报》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3月7日的推送《H5 牛!内蒙古人你值得骄傲》,通过扫描文末的二维码,进入《奋斗2018》的界面,只需轻触屏幕,便可浏览《新开局》《新声音》《新起点》《新期待》《新征程》等内容,而且有相应的视频。并且通过分享功能,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

1.2 保证时效性,重在速度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受众对新闻时效性的需求愈加凸显,新闻的定义正在从“新近发生的事实”发展到“正在发生的事实”。融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新闻时效性提供了重要保障与支持,例如:现场直播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保障了新闻的时效性。例如《内蒙古日报》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3月8日早上6:55推送的新闻《亲,三八节怎么过?》《新闻早点到》《包头南海湿地来了上千只白天鹅,场面太壮观啦!》等,在三八妇女节当日早早进行推送,向广大妇女送上祝福;在《新闻早点到》中分为时政要览、新闻速读、社会微距、友情提示几个模块,对近日的新闻进行报道;《包头南海湿地来了上千只白天鹅,场面太壮观啦!》中的视频,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保障了新闻的时效性。

1.3 传播广泛性,借助媒介

传播媒介的更新带来了传播领域的变革,随着博客、微博、微信等广泛应用,各大媒体借助自己的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全方位、立方式地发布消息,信息的传播更加广泛。《内蒙古日报》也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每日推送新闻,而且设置微集群、直播、70专题等选项,其中微集群包括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民微博选项,点击即可跳转到相应的界面,并巧妙地将微信与微博关联起来。直播包括“客户端”“新闻网”“数字报”“幸福账单大家晒”“中蒙网络春晚”等选项,方便用户下载客户端,并且可以跳转到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数字报刊的界面,提供更多的信息,用户还可以观看一些直播节目。

1.4 极具灵活性,形式多样

全媒体时代新闻形式更加多样,文字新闻、图片新闻、电视新闻等,在编辑过程中极具灵活性,不拘泥于单一形式,为受众提供更好的新闻体验,新闻呈现更加丰富灵活。例如,《内蒙古日报》微信公众号下设置的70专题选项,包括“宣传片”“穿越70年”“N个理由”“直击大会”“十九大”等选项,文字、图片、视频、H5等元素的结合,多样的表达形式极具灵活性,为用户带来极佳的视觉体验,使其更好地获取信息,加深对内蒙古自治区的了解。

1.5 全面性

融媒体时代大众关注的信息很快就成为热点,媒体聚焦热点信息,以往记者是新闻信息的采集者,如今受众成为主动的信息提供者,新闻素材的来源更加广泛,受众及时、准确的信息提供使得新闻事件更加全面。同时,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报道能够多角度挖掘、全方位展现事件。

1.6 互动性强

各大媒体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信息,受众获取信息并通过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受众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还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转发或自己编辑发布信息。这些都增强了受众的参与度、受众与媒体间的互动性。《内蒙古日报》微信公众号每日推送的内容,受众在文末都可以点赞、留言发表自己的感想;《内蒙古日报》的官方微博,目前拥有162万粉丝,发布微博数量47 728条(截至2018年3月8日上午10点45分),但是用户对其微博的点赞、评论、转发数量较少,在日后有待改善。

2 融媒体时代民族新闻发展存在的问题

融媒体时代,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海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并非全部真实,而是良莠不齐的,这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报道产生巨大的冲击。

1)传播的技术阻碍。目前在我国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相对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依旧比较落后,因此会导致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工作者在管理信息的过程中存在漏洞,传播信息时也会遇到技术上的障碍与设备短缺的问题,从而为不良信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提供了机会,如果错误信息没能得到及时纠正,会对少数民族地区内部的信息接受者造成误导,甚至会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传播的形式单一。技术的不成熟与设备的短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事业造成不利影响。技术的单一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形式过于单一。而受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需要进一步的加以满足,这势必导致新闻资源的提供以及接收两方的不平衡。民族新闻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发展,因此民族地区的党报仍需在民族新闻方面“下苦功”,争取以更加有趣且具有人情味来吸引受众。

3)受众的意识淡薄。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正在以不可逆之勢发展,受众的接收方式在原有的PC端基础上,增加了更为便利的移动端,这意味着受众对信息的获取更为便利,互联网上海量的新闻信息争相争夺受众的视野以获取流量。党报的民族新闻要在猎奇、标题党、娱乐化的新闻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加强受众的意识,摆正受众的新闻理念,在减少说教性的同时更加贴近受众和社会生活,从而吸引和稳定固定的受众群体。

3 改进建议

融媒体时代对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信息采集、新闻编辑与传播环节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3.1 在信息采集时要对新闻信息进行区分,注重新闻资源的整合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因此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首先要辨别信息的真假,提升媒体工作者的信息筛查能力,借助信息提取技术对信息进行整理,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以及舆论导向的正确,加强民族团结。注重新闻信息的整合,为受众提供内容真实、类型多样的新闻。

3.2 在新闻编辑时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运用视觉技术,加强新闻动态报道

通过线上与线下同时报道手段,拓宽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在《内蒙古日报》的官方微博中,其发送的微博点赞、评论、转发数量较少,在《内蒙古日报》的微信公总号中,推送内容的留言数量较少,这都说明《内蒙古日报》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受众的互动。通过互动,了解受众的需求,才能改进新闻报道的不足之处,进而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不断创新新闻的报道形式,在新闻报道中可以采用典型事例与新闻评论、专家点评、组合式等多种形式和手段,使新闻故事化、生活化、形象化,挖掘新闻的深层价值。新闻工作者要重视新闻报道内容,结合少数民族当地的情况,发挥主流舆论媒体的新闻导向作用,做到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彰显民族性融为一体。

政治素养、采编技能、策划能力等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专业能力,在融媒体时代下,视觉化思维是新闻工作者顺应受众需求的又一必备技能。新闻工作者要培养视觉化思维,并将其渗透在策划、采访、编辑等各个环节,达到文字、图片、音视频相互融合,全面传达新闻内容的目的。除了传统的纸媒图文结合编排方式,电视新闻制作技术以及网络视频直播技术,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声音、动态视频以及VR技术,优化新闻的视觉效果,增强新闻的动态性,提高新闻的传播效率。

3.3 在传播方式上,实现信息内容的多种媒体融通共享

融媒体时代,传媒集团要实现采集资源的最大效能,必须建立“中央厨房”式的全媒体指挥调度管理平台,实现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传播。对多种媒体进行深度融合,从单一的“内容供应商”转变为“综合信息服务商”[2]。新闻工作者要熟练掌握融媒体运用能力,这是融媒体时代下新闻工作者的必备技能。

3.4 结合党报的性质,发挥主流媒体传播正能量、引领新闻舆论的作用

结合《内蒙古日报》党报性质,重视报道内容,顺应融媒体时代潮流,创新传播形态,提升实力、扩大影响力。

第一,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塑造强大的公信力,党报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拒绝虚假报道。

第二,围绕新闻的本质,增强其新闻性。党报作为主流媒体,要为人民提供喜闻乐见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如此有助于提高党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第三,强化深度报道,打造新闻的穿透力。党报要将深度报道作为主打产品,充分发挥主动性,寻找真相,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立体报道,用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赢得受众的肯定。

第四,借助新传播技术,拓展传播渠道,实现融合发展。党报要搭上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快车,才能更好地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正确引导

舆论。

3.5 办报要结合区域、民族和时代,不断创新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其地理环境、经济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都与其他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要深入了解区域特点与民族特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积极地反映少数民族的需求和愿望,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区域特点和民族特点要与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地推陈出新。

4 结束语

《内蒙古日报》作为民族地区的党报,坚持着重视新闻报道,强调报刊的品质、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坚持党性原则的办报理念,有责任尽心尽力宣传民族地区宣传党和政府声音,将国家以及领导人的关切和希冀带到边疆的各个角落。融媒体极大地利用了当代技术的优势,让《内蒙古日报》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获得了明显且良好的传播效果。融媒体时代下的《内蒙古日报》覆盖更加广泛的受众群体合地区,其将进一步加强内蒙古民族间的团结、稳定及发展,将祖国边疆风景线打造得壮丽。

参考文献

[1]吴海龙,徐峰.省级党报深度融合转型的探索——以内蒙古日报社为例[J].新闻战线,2017(11):40-42.

[2]秦建莉.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转型策略[J].传媒观察,2016(4):25-26.

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日报》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研究”系列成果,项目编号:201704074。

作者简介:王烨文,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

安景璐,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

猜你喜欢

融媒体
融媒体时代县级台公众号的运作发展
融媒时代广播评论发展问题研究
重塑媒体融合时代广播传播新优势
融媒体时代传媒人才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融媒体时代传统报业的转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