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考全国卷的高中地理“地球运动”教学建议

2018-05-23陈云超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考点运动教材

陈云超

[摘要]“地球运动”内容因其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高而被公认为高考的难点。近年来,随着全国卷的考向转变,地球运动考点在高考中偏向于基本规律的应用和对实际生活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将高考常考知识点与生活实例相联系使学生学会必备知识,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以使学生在高考中遇到陌生情境时能够轻松应对。

[关键词]地球运动;高考;全国卷;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7009402

“地球运动”在高中地理必修Ⅰ教材里的篇幅仅占8页,却因其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高而被公认为高考的难点。过去,“地球运动”常成为每年的必考题出现在各地地理高考选择题里,而且其抽象化和空洞化的特点往往让考生“望而生畏”。近年来,随着全国卷的考向转变,“地球运动”考点在高考中偏向于基本规律的应用和对实际生活的影响。广大高中一线地理教师应加强对全国卷的研究,理性调整我们的教学。

一、高中地理“地球运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光照图从经纬线圈发展到一条线段和一个圆点,让考生很难入题,时间从小时发展到分秒,让人感觉在考数学:这是过去“地球运动”高考题偏、难、怪的写照。其难度超乎想象,一度让不少学生在高考中面对此类试题深感棘手。由于高考必考,难度又远超出教科书,于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深远,至今尚存。这些问题主要有:教材校本化,加大深度,提高难度;教学时长设计过长;命题脱离生活,空洞化严重;对考纲误解,偏、怪、难等现象依然存在。

这些现象的存在,与国家推行的“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相悖。近年来,尽管全国卷中“地球运动”考题的难度和频率在明显下降,但为数不少的教师还是对此“牵肠挂肚”和“提心吊胆”,于是教师开始迷茫,走到了进退两难的十字路口。

二、近5年全国卷“地球运动”的考查分析

1.全国卷中的“地球运动”考点及分值分布

表1近5年全国卷Ⅰ、Ⅱ、Ⅲ“地球运动”考点分布

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

全国卷Ⅰ无正午影长飞行距离计算无太阳辐射

全国卷Ⅱ无太阳高度、影长、昼夜长短、日出方位、最短航线工作时间计算无日出方位、极昼极夜、昼夜长短

全国卷Ⅲ///无季节变化判断纬度和日期

2.全国卷“地球运动”考点的试题特点

①不是必考点,具有年份相间一年或两年的分布特点;②出现在选择题部分,分值不高于8分,一般是4分;③考点源于教材,难度较低,且远低于地方卷;④从过去抽象的空间思维和空洞的理论知识转向生产生活实践应用;⑤高频考点集中在时间计算、昼夜长短、日出方位、太阳高度及影长变化、飞行距离的计算等问题。

3.对比课标看全国卷命题趋势

现行新课程标准的相关主要内容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活动建议: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即将颁布的新课程标准的相关主要内容(征求意见稿)是:“必修Ⅰ: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选修Ⅰ: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对比课标,不难看出有两个明显变化:一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从必修内容变为选修内容,二是能力要求从“分析”变为“运用实例”。这意味着新高考对地球运动的纯理论知识考查要求下降,对地理实践能力要求提升。

三、基于全国卷的教学建议

1. 研究高考,导向教学

高考核心立场之一就是“导向教学”,一线教师要认真研究近5年全国卷高考试题,熟知高考“地球运动”相关考题在考查必备知识、突出关键能力、培养学科素养以及凸显核心价值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点,用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自主等学习方式在各种情境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2. 依据教材,理性扩展

高中地理课程及其教材是通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基于全国卷的“地球运动”教学,应紧扣考试说明所凸显的考点进行。教师要转变观念,降低教学难度,从过去那种“难度过大、教程偏长”的教学中走出来。教材编写的内容和案例可能不能满足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需求,教师可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围绕考点适度扩展,但一定要理性,课程内容力求实践性、科学性和时代性的统一,要大胆抛弃过去脱离教材,特别是超纲、超课程标准要求编写校本教材的做法。

3. 巧用图形,导图思维

“地球运动”的考点并不多,但其需要抽象思维和空

间想象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光照图(图2)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图3),通过两个图形的演变,罗列所有考点,判读和推导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利于理解和记忆,又利于学生从看似杂乱无章的知识点中梳理出内在逻辑,从而更好、更清晰地掌握必备知识。

4. 立足运用,适度练习

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在真實的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高考考查“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着重考查知识的实际应用。近几年的高考“地球运动”试题,都是通过优选考试内容,精心创设情境,突出地理思维品质,实现高考地理试题的育人价值、选拔功能和引导教学的作用。例如,2017年全国卷中,I卷第11题,以双层覆膜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情境判断地理位置;Ⅱ卷第5题,以汽车轮胎性能测试为情境来考查日出方位和昼夜长短;Ⅲ卷第10、11题,以互联网谈话内容为情境来判断纬度位置和日期。三套试卷4道小题,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重视体验感悟,情境真实,难度较小。

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立足运用,在真实情境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度选取练习题,抛弃那些脱离生活实际、空洞、只注重纯理论的试题,多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现实意义。

与地球运动相关的人类活动无处不在,只有多观察和留意自己身边的生活实例,点滴积累,高考才能得心应手。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将高考常考知识点与生活实例相联系,使学生学会必备知识,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以使学生在高考中遇到陌生情境时能够轻松应对。相关生活实例主要有:时间计算、飞行或航行方向距离、四季、五带、二十四节气、房屋密度与朝向、热水器安装、太阳能开发、地转偏向力引起的地理现象、航天器的发射与回收等等。

(责任编辑周侯辰)

猜你喜欢

考点运动教材
教材精读
不正经运动范
统计知识考点解析
解读分子结构考点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集合考点例祈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