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效果探析

2018-05-23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6期
关键词:痢疾杆菌细菌性痢疾氧氟沙星

张 琼

(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四川 成都 611500)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临床上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是由痢疾杆菌感染所致。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及发展迅速等特点。该病患者可出现发热、腹泻、腹痛及排脓血便等症状。临床研究表明,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的病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可能发展为中毒性痢疾,并引起全身性感染和休克,从而可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1]。近年来,由于临床上大量使用抗菌药物,致使痢疾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从而极大地增加了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难度。左氧氟沙星是临床上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常用药,具有较强的抑制痢疾杆菌的作用[2]。在文本中,笔者主要研究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其病情符合《传染病学》中关于急性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标准。2)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腹泻及腹痛等症状。3)知晓本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并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是:1)对左氧氟沙星、依替米星等本研究所用的药物过敏。2)病历资料缺失。3)在治疗期间转院。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其年龄为10~53岁,平均年龄为(23.26±3.54)岁;其中,存在轻度脱水症状的患者有20例,存在重度脱水症状的患者有6例;每天排便次数为5~10次的患者有31例,每天排便次数>10次的患者有29例。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其年龄为11~54岁,平均年龄为(23.89±3.97)岁;其中,存在轻度脱水症状的患者有21例,存在重度脱水症状的患者有5例;每天排便次数为5~10次的患者有33例,每天排便次数>10次的患者有2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补液、降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改善微循环、预防休克及禁食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用左氧氟沙星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左氧氟沙星的用法是:将0.4 g的此药溶入到500 ml的生理盐水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5 d。用依替米星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依替米星的用法是:将0.3 g的此药溶入到250 ml的生理盐水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5 d。在此期间,不使用其他的抗菌药物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3]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痊愈:经治疗,患者发热、腹泻及腹痛等症状全部消失,对其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和血常规检查的结果显示其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有效:经治疗,患者发热、腹泻及腹痛等症状明显减轻,对其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和血常规检查的结果显示其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无效:经治疗,患者发热、腹泻及腹痛等症状未减轻,对其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和血常规检查的结果显示其各项指标均未得到改善。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发热、腹泻及腹痛症状消失时间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发热、腹泻及腹痛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

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热、腹泻及腹痛症状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发热、腹泻及腹痛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d,±s)

表2 两组患者发热、腹泻及腹痛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d,±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发热症状消失的时间腹泻症状消失的时间2.36±0.34 1.42±0.25*腹痛症状消失的时间对照组观察组60 60 1.45±0.21 0.87±0.23*3.24±0.87 1.87±0.56*

2.3 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是由痢疾杆菌感染所致。临床研究表明,痢疾杆菌在侵入人体后,会在肠黏膜中大量的繁殖,致使肠黏膜发生渗出性炎症反应,并逐渐形成溃疡,进而引起急性细菌性痢疾[4]。现阶段,临床上多采用抗菌药物治疗该病。但近年来随着临床上大量使用抗菌药物,致使痢疾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从而极大地增加了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难度。临床实践证实,痢疾杆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及磺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较高。左氧氟沙星是第4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该药可抑制病原菌DNA回旋酶的活性,阻断DNA的复制,从而可起到杀菌的作用[5]。临床研究表明,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具有血药浓度高、药物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及抗菌效果好等优点。另外,该药可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不经过肝脏代谢,因而其导致的不良反应较少,治疗的安全性较高[6]。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临床上在对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用左氧氟沙星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提高其临床疗效,且其不良反应较少,用药较为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文东.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喜炎平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18):61-62.

[2]张巧云,拓占斌.左氧氟沙星联合复方黄连素片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0):48-49.

[3]陈新.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喜炎平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7,15(7):87-88.

[4]董建平.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4(2):13.

[5]余晓琼.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60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2):46.

[6]王伟,马春丽.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喜炎平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40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5):39-40.

猜你喜欢

痢疾杆菌细菌性痢疾氧氟沙星
白头翁汤对痢疾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某市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发病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头孢哌酮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分析
血清白细胞介素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细菌性痢疾患者中的变化研究
多吃抗菌菜夏日不腹泻
儿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痢疾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天津市红桥区2012 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引起神经毒性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