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传染病患儿家属对隔离防护知识知晓率的作用

2018-05-23龙莉琳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6期
关键词:用物知晓率品管圈

龙莉琳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感染科,四川 成都 610041)

儿童感染科主要收治各种传染病患儿。这类患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在住院期间往往需要1~2名家属进行陪护。然而,有调查资料显示,传染病患儿家属对隔离防护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低。这不仅可增加患儿发生医院感染或交叉感染的风险,还会增加传染病传播的风险[1]。因此,寻找一种提高传染病患儿家属对隔离防护知识知晓率的有效方法十分重要。品管圈活动是指在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员为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取得工作绩效,自发组织的一种能提高某项工作能力及业务水平的活动[2]。在2016年11月至1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在儿童感染科开展了以“提高传染病患儿家属对隔离防护知识知晓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7月至8月,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感染科陪护传染病患儿的家属中选取82名患儿家属,将其作为对照组。该组患儿家属的年龄为22~65岁,平均年龄为(33.5±1.2)岁;其中,有33名少数民族患儿家属。2016年11月至12月,从该医院儿童感染科陪护传染病患儿的家属中选取76名患儿家属,将其作为研究组。该组患儿家属的年龄为24~60岁,平均年龄为(36.5±1.5)岁;其中,有36名少数民族患儿家属。两组患儿家属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 在2016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在儿童感染科成立以“仁心”为圈名的品管圈活动小组。该小组共包括6名成员,由1名骨干护士担任圈长,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其余的4名护士均为圈员。该小组成员均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护师及护师以上职称。

1.2.2 选定活动主题 由圈长组织圈员召开会议,采用头脑风暴法讨论在降低传染病患儿医院感染及交叉感染发生率中遇到的问题,然后选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提高传染病患儿家属对隔离防护知识的知晓率。

1.2.3 进行现状调查 1)调查对象:2016年7至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感染科陪护传染病患儿的82名患儿家属(即对照组患儿家属)。2)调查方法:为对照组患儿家属发放家属隔离防护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表。该调查表的内容包括防护用物的选择、手卫生的方法、患儿及其家属的活动范围等7个项目,每个项目设有“全部知晓、部分知晓、完全不知晓”三种答案,分别对应2分、1分、0分。该调查表的最高分为14分。在患儿住院后的第2 d、第4 d和出院的当日分别对其家属进行调查。该调查表的回收率为100%。其中,隔离防护知识知晓率=患儿家属的得分/14分×100%。3)调查结果:这82名患儿家属对隔离防护知识的知晓情况见表1。4)改善重点:运用“柏拉图”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得知,本次品管圈活动的改善重点为:防护用物的选择、手卫生方法及日常用物的正确处理方法。

表1 对照组82名患儿家属对隔离防护知识的知晓率 (%)

1.2.4 确定真因 应用“鱼骨图”法分析患儿家属对隔离防护知识知晓率较低的原因,主要为隔离防护用物购置不便、缺乏相关的宣教流程及制度、宣教的方式及方法不当。

1.2.5 设定活动目标 根据活动小组中圈员的能力及医院对儿童感染科隔离防护的要求,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值设定为:将患儿家属对各项隔离防护知识的知晓率提高15%,将其对隔离防护知识的平均知晓率提高至90%。

1.3 拟定、实施对策

1.3.1 配备充足的隔离防护用物 辅导员先进行成本核算,然后向医院申请隔离防护用物,在院方审核通过后,由感染科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洗手液、消毒液、口罩及一次性手套等防护用物。由责任护士每日检查消毒液及洗手液是否在有效期内,并及时进行更换。向需要进行空气或飞沫隔离的患儿及其家属定时发放口罩,并指导他们正确地佩戴口罩。

1.3.2 制定宣教流程图,明确检查制度 从患儿入院的第一天起,由责任护士对其家属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宣教路径表。从患儿入院的第二天起,由责任护士根据个性化路径表的内容对其家属进行隔离防护知识宣教,由圈长每日检查路径表的完成情况,由质控护士根据路径表的内容评估患儿家属对隔离防护知识的知晓情况(每周评估1次)。

1.3.3 改进宣教的方式和方法 1)制作统一的隔离防护知识指南,并对圈员进行培训,以增强其宣教能力。2)根据传染病的特点制作通俗易懂的隔离防护知识宣传手册,将其发放给患儿家属。3)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画,将其张贴在各病室及走廊的醒目位置。4)采用不同的宣教方法传达不同的宣教内容。比如在宣教手卫生或口罩的佩戴方法时,可采用讲解+演示的方法。5)向语言不通的少数民族患儿家属发放经过翻译的图片及影像资料,使用肢体语言与其进行沟通,以确保其掌握宣教的内容。

2 结果

与对照组患儿家属相比,研究组患儿家属对隔离防护知识的知晓率更高,P<0.05。而且,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儿家属对各项隔离防护知识的知晓率均提高了15%以上,其对隔离防护知识平均的知晓率达到9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属对隔离防护知识知晓率的对比 (%)

3 讨论

传染病患儿多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家属是其主要的社会支持力量,也是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护理活动的重要参与者[3]。患儿家属做好隔离防护工作可有效地防止患儿发生医院感染及交叉感染,避免传染病的传播。护理人员作为隔离防护知识的宣教者,不仅要熟练掌握隔离防护的相关知识,做好职业防护,还要督促患儿家属做好隔离防护措施。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儿家属对隔离防护知识的平均知晓率提高了17.1%(达90.5%)。本次品管圈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值。通过进行本次研究可知,在儿童感染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地提高传染病患儿家属对隔离防护知识的知晓率。

参考文献

[1]王伟仙,张文斌.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患者及家属感染风险认知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2,27(9):63-64.

[2]林荣瑞.品质管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197.

[3]郭青,张英娟.传染病对儿童及其家长的心理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463.

猜你喜欢

用物知晓率品管圈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深静脉置管集束箱在休克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体位用物管理中的应用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
社区全科医师糖尿病三级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