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8-05-23汪军梅裴晋红栗学清张毅强李钰娜卫路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级联教学效果桥梁

汪军梅,裴晋红,栗学清,张毅强,黄 燕,苏 娇,李钰娜,卫路奎

(长治医学院,山西 长治 046000)

生物化学作为高等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医学生理解生理、病理等机制及相关临床知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生物化学因其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各种代谢过程复杂,堪称生物学科中最抽象、最难懂的学科之一[1]。另外,高校大班授课人数偏多,直接造成教学效果欠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长期以来成为教学工作者不断研究和探讨的教学难题。鉴于以上现状,该课题组成员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建立了“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法,初步尝试对生物化学进行教学改革。

“互动式”教学是把教学过程视为师生互动的过程,从师生对话逐步过渡为生生对话的一种教育模式[2]。“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法是教师在“互动式”教学基础上,小范围内与小组负责人(以下简称“桥梁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条件成熟时可由“桥梁学生”扮演教师角色进行部分内容的课堂讲解,并与组员进行平等交流探讨,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该教学法在长治医学院护理专业经过初步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长治医学院2015级护理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共8个班,每班约40人。将1-4班设为对照组,采用“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5-8班设为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教学学时相一致,分别在两个大教由相同教师进行授课。

(二)研究方法。

1.教材及学时数。教材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查锡良、药立波主编的第8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涵盖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基因信息传递等,理论授课总学时数为45学时。

2.教学过程。(1)教学前的准备。①教师根据教材设计授课内容,课堂上教师主要讲解重点和难点,经授课教师共同探讨,确定教学方法;②对学生通过自愿报名与考察相结合的形式选拔出若干名“桥梁学生”,作为小组负责人; ③建立学生合作小组,约15人1组,分组时考虑学生的个人意愿,前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等问题,尽量使小组人员构成合理;④教师与桥梁学生,桥梁学生与小组同学,桥梁学生之间分别建立“我爱生化”微信讨论群便于及时管理交流。(2)课堂教学的进行。①首次上课采用传统教学完成教学大纲第一篇理论内容的课堂讲授;②与“桥梁学生”交流授课效果,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指导“桥梁学生”针对上次课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或下次理论课部分内容进行备课。同时,通过与“桥梁学生”的交流反思授课效果,找出不足之处及时调整;③“桥梁学生”进行部分内容的讲解,讲解时间约20分钟。讲解完毕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价“桥梁学生”的授课效果;④“桥梁学生”带领本小组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进行学习、讨论并解决疑难问;⑤授课教师与“桥梁学生”进行讨论,收集学生反馈意见,教师解决共性问题并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分析。以上指导、讨论可在微信群进行,有必要时,组织学生当面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本教材共分四篇内容,第一篇教学内容完成后,教师进行分析总结,找出不足之处进行调整,第二、三、四篇内容的教学过程重复以上步骤。

3.教学效果评价。(1)问卷调查。学期末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评价“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法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接受情况。(2)理论考核。课程结束组织期末考试,试卷满分100。实验组、对照组试卷由教研室统一命题、考试、阅卷。

二、考核结果

(一)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发放问卷146份,收回146份,其中143份有效,有效率97.95%。

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超过半数对“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法满意,学习兴趣提高,尤其认为生化微信群的建立,对学习帮助很大(见表1)。

表1 实验组对“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

(二)理论考试成绩。

两组的平均成绩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P<0.01),表明实验组均分高于对照组;将两组“70-79分”分数段人数构成作比较(见表3),经检验P<0.01,表明实验组成绩在“70-79分”分数段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期末考试成绩各分数段构成比较[n(%)]

三、讨 论

目前很多院校开展的“互动式”教学法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因授课对象,授课内容的不同并未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3],比如它无法克服某些院校现有条件下大班上课学生数量偏多的缺陷,教师与学生互动时难以顾及大多数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主动性较差且不善于表达的部分学生,故使“互动”的范围受到局限,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该课题组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研究构建了“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模式,设计实施了整个方案。研究表明,理论考试成绩,实验组学生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也显示多数学生满意该教学方法。结果表明“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动机增强,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得以提高,该教学法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受学生欢迎。

“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法通过桥梁学生的介入,一定程度克服了长治医学院现有条件下学生数量多的缺陷,使大多数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桥梁作用”,力求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引导与帮助,为他们营造互帮互学的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该课题组通过对“级联式组内互动”教学法的初步探索与实践,认为在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以后实践过程中,尤其需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由于部分课堂时间被学生讲课、讨论等占用,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宏观指导能力,针对专业特点明确教学目的,精减教学内容,做好教学安排,这是决定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4]。(2)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必须与“桥梁学生”及时讨论,收集反馈意见,解决共性问题并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弥补不足,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教学方法。(3)注重建立有效合作小组,包括小组的组建、桥梁学生的选择等。在教学中不断对桥梁学生进行引导,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间沟通能力。桥梁学生的选择与培养至关重要,如选择不当,能力不足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使研究达不到预期目的。(4)讨论过程中尽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如适当引入相关疾病,用生化知识去解释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也可在小组间进行辩论,以少数带动多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自觉自愿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最终达到共同学习目的[5]。总之,希望随着今后的进一步实践,该种教学模式能日臻完善,受惠于更多的教师与学生。

[参考文献]

[1]王艳君,陈 盛.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生物学杂志,2012,29(5):100-104.

[2]刘贤赵,李朝奎,陈新保,等.论互动式教学应始于互动式教学大纲[J].大学教育,2014(11):133-135.

[3]周毕文,李金林,田作堂.互动式教学法研究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S1):104-107.

[4]王立菲,冯正直.八年制医学生医学心理学研讨式教学改革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6):51-52.

[5]樊宏孝,王毅超,黄继东.军医大学员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2):32-33.

猜你喜欢

级联教学效果桥梁
铀浓缩厂级联系统核安全分析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句子也需要桥梁
富集中间组分同位素的级联
—— “T”级联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整体级联式增压空气冷却器的进气模块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