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成瘾患者安全感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8-05-22吴绍兰杨永信范玉兰王春梅武玉芳

西南军医 2018年3期
关键词:意念人际信度

吴绍兰,杨永信,范玉兰,王春梅,武玉芳,秦 菲,卢 艳

伴随网络的广泛普及和网络游戏爆炸式的开发上线,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IA)正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它是一种与上网有关的包括病态行为和认知不良的心理障碍,用户因反复使用互联网,其认知功能、情绪情感功能以及行为活动甚至生理活动偏离现实生活,并受到严重伤害(如生理损害、性格改变、情绪失调、心理扭曲、行为冲动、乃至焦虑、抑郁、幻觉、妄想等),但仍然不能停止使用互联网[1]。围绕网络成瘾而开展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康复等方面的研究日益广泛而深入。已有研究表明[2],网络成瘾的主要心理因素包括人格特征、抑郁、焦虑、社会疏离、感觉寻求、应对方式等。安全感、自我接纳、自我概念均属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而安全感又是人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安全感是对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对危机的确定感和可控制感[3]。1945年马斯洛就在其需求层次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安全感进行了研究,并与Mittelenmn一起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其第一条就是要有“充分的安全感”[4-6]。安全感在网络成瘾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影响安全感的因素有哪些,其预测模型如何,目前尚罕见报道,本文就此进行分析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样本为2015年1~2015年12月在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网络成瘾戒治中心住院患者230例,均符合在Young K S[7]的基础上加以修订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8]。症状标准至少符合以下10项中的5项:(1)至少过去1周内每天上网超过4h;(2)不上网时仍想念网络内容;(3)因不能上网而感到焦虑、抑郁、无聊;(4)期望上网时间比预期长;(5)上网时间经常超过预期时间;(6)无法控制上网冲动;(7)因上网不能完成课业及其他任务;(8)向亲友隐瞒上网事实;(9)因上网与亲友发生冲突;(10)通过上网以摆脱困境、抑郁、焦虑。在此基础上,规定其严重程度标准已经导致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如辍学等);病程标准符合症状和严重程度标准至少已持续3个月;同时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品行障碍、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神经症、人格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成瘾所伴有的网络成瘾现象。

入组总例数为230例,年龄13~26岁;男129例,女101例;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29例,高中或中专100例,初中99例,小学2例;职业,学生188例,工人7例,公务员4例,个体8例,待业18例,其他5例;民族,汉族219例,回族1例;上网史3~122个月。

1.2 方法

1.2.1 工具 (1)安全感量表[9]:由丛中和安莉娟于2003年编制,共包含16个项目,分为两个因子。人际安全感因子共8个项目,主要反映个体对于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安全体验。确定控制感因子共8个项目,主要反映个体对于生活的预测和确定感、控制感。本次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Cronbach’a)为0.7843。(2)自我接纳问卷[9]:由丛中和高文凤于1999年编制,共包含16个项目,分为自我评价和自我接纳两个因子,总量表得分越高,表明被试的自我接纳程度越高。本次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Cronbach’a)为0.8246。(3)wallace自我概念量表[9]:系由美国学者Gaylen R Wallace于1980年完成,我国学者[10](王才康,杨晓燕,2003)将其修订为中文版,其信度良好。本量表为单维量表,共有15个项目,总分越高表示个体对自己各方面的自我知觉越好。本次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Cronbach’a)为0.8754。(4)焦虑自评量表[9]:由Zung于1971年编制,共20个项目,能较准确地反映有焦虑倾向患者的主观感受。本次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Cronbach’a)为0.8232。(5)抑郁自评量表[9]:由Zung于1965年编制,共20个项目,把20个项目的分数相加,然后通过公式(Y=in+1.25X)转换成标准部分。本次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Cronbach’a)为0.8345。(6)网络成瘾测评量表[11]:本量表为台湾学者陈淑惠于1999年编制而成,是一个具有合理的可靠性与稳定度的筛选、研究工具。该量表共有26个条目,为0、1、2、3四级评分,总分代表患者网络成瘾的程度,分值越高,成瘾程度越重。本次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Cronbach’a)为0.8472。(7)自杀意念自评量表:本量表由我国学者夏朝云等[12]编制,共4个因子26个条目,条目均以“是”或“否”回答计分,得分越高,自杀意念越强。本次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Cronbach’a)为0.7956。(8)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拟):本问卷由姓名、性别(1-男,0-女)、年龄(X岁)、职业(1-学生,0-否)、受教育年限(X年)、民族、上网史(X月)等内容组成。

1.2.2 质量控制 本调查研究全部得到被调查者的知情同意,被调查者意识清醒,能独立答卷,并事先向被试说明测试的目的、意义和施测方式。调查答卷过程中如有疑问,由调查员统一解答,问卷当场回收并检查。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一致,量表测评人员均为从业20年以上的副高或以上职称的心理精神科医护人员担任,评定前进行统一的调查同质化培训,并使用统一的指导语。

1.2.3 统计分析方法 对收回的所有问卷进行认真核对,剔除逻辑错误的问卷,根据研究目的与观察值数据的特点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描述统计、T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网络成瘾患者安全感与各易感因素的评分分值 分析显示,各分析因素的评分分值分别为:年龄(17.65±3.14)岁;职业(1.93±2.08);受教育年限(10.33±2.42)年;上网史(46.75±27.69)月;性别(1.44±0.50);网瘾评估(73.36±15.77);抑郁自评(56.57±13.78);焦虑自评(49.25±17.01);自我概念(56.70±17.92);自我接纳(38.17±7.06);自杀意念(12.52±5.63);人际安全感(25.90±7.32);控制安全感(24.12±6.83);安全感总分(50.02±12.30)。

2.2 网络成瘾患者自杀意念与各易感因素的相关分析网络成瘾患者安全感与各易感因素的相关分析发现,人际安全感与自我概念、自我接纳呈显著正相关,与抑郁自评、焦虑自评、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P=0.000);控制安全感与自我概念、自我接纳呈显著正相关,与性别、网瘾评估、抑郁自评、焦虑自评、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P=0.027~0.000);安全感总分与自我概念、自我接纳呈显著正相关,与网瘾评估、抑郁自评、焦虑自评、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P=0.012~0.000)。人际安全感、控制安全感和安全感总分与年龄、职业、受教育年限、上网史均无相关性(P>0.05)。见表1。

表1 网络成瘾患者安全感与相关因素的相关分析

表2 网络成瘾患者安全感易感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3 网络成瘾患者安全感易感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在以人际安全感、控制安全感和安全感总分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年限、上网史和自我概念、自我接纳、焦虑自评、抑郁自评、自杀意念、网瘾评估量表分值为自变量的情况下,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α=0.05的水准下,按标化回归系数绝对值的大小,进入人际安全感回归模型的依次是自我接纳、自我概念、抑郁自评、年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268、0.227、-0.221、-0.175,决定系数0.326,允差0.839,VIF1.191,T值-2.957,P值等于0.003;进入控制安全感回归模型的依次是抑郁自评、焦虑自评、自我接纳,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95、-0.193、0.169,决定系数0.313,允差0.802,VIF1.247,T值2.856,P值等于0.005;进入安全感总分回归模型的依次是抑郁自评、自我接纳、自我概念、焦虑自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08、0.252、0.171、-0.163,决定系数0.319,允差0.738,VIF1.356,T值-2.808,P值等于0.005,以上三组模型的拟合度均良好。见表2。

3 讨 论

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感到不被接受,受到冷落,有强烈的自卑和敌对情绪,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孟海英等[13]认为,安全感也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影响安全感的因素很多,如自我接纳、个人评价、个人领悟社会支持的程度和应对方式等。而弗洛伊德认为,不良的经历尤其受虐待建造了某种人格结构,不安全感是成年以后发生各种精神病性障碍和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基础[14]。朱相华等[15]研究发现,神经症患者的不安全心理与其虐待显著相关。

本研究相关分析发现,网络成瘾患者自我概念和自我接纳分值越高,其人际安全感、控制安全感及总安全感越好,焦虑、抑郁、自杀意念越明显,则其安全感越差,而安全感越差,网络成瘾的分值越高。

为排除各因素间的相互干扰,进一步检验安全感与各因素间的线性关系,本研究以安全感总分、人际安全感、控制安全感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年限、上网史和自我概念、自我接纳、焦虑自评、抑郁自评、自杀意念、网瘾评估量表分值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析发现,进入人际安全感回归模型的依次是自我接纳、自我概念、抑郁自评、年龄,前两者呈正相关,后两者呈负相关;进入控制安全感回归模型的依次是抑郁自评、焦虑自评、自我接纳,前两者呈负相关,自我接纳呈正相关;进入安全感总分回归模型的依次是抑郁自评、自我接纳、自我概念、焦虑自评,其中抑郁和焦虑呈负相关,自我概念、自我接纳呈正相关。

对照他人研究,本研究结论与倪啸旻[16]安全感和自我概念呈正相关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与邹涛[17]安全感和抑郁呈负相关的研究结论相一致。Hirschfeld[18]认为抑郁的发病机制是人际交往障碍,缺乏外界支持,难以维系积极情感,安全感水平降低,易致抑郁,表明安全感和抑郁之间关系密切。李彦牛、王艳芝[19]分析研究发现,安全感与自杀态度密切相关,对生活的确定控制感是影响自杀态度的重要个体内部因素,本研究支持这一结论。本研究发现女性控制安全感显著高于男性,高年龄人际安全感显著高于低年龄,与孟海英等[13]的研究相一致。

既然网瘾安全感与自我接纳、自我概念等个性心理特征有相互依存关系,与焦虑、抑郁、自杀意念之间有相互影响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对网瘾患者进行心理支持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治疗和价值观引领等方式,增强自我效能感、自我评价、自我接纳的积极因素,缓解焦虑、抑郁等精神病状,有效提高应对应激的能力,促进心理安全感改善,进而增强战胜网瘾的信心,达到戒治网瘾的目的。从预防的层面来看,可以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实施早期干预,并通过对父母简单粗暴等不恰当养育方式的干预,避免导致安全感下降的各种不良因素,增加提升自我效能、自我评价的积极因素,培养其自信心,塑造其健全人格,有效预防网瘾发生。

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不安全感是网瘾的易发因素,还是网瘾发生后导致安全感水平下降,个性心理特征在网瘾和焦虑、抑郁、自杀意念等精神病状之间的中介效应如何,对此我们将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林伟,黄子杰.网络成瘾的鉴别及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J].中国校医2004.18(4)1381-383.

[2] 朱克京,吴汉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796—798.

[3] 丛中, 安莉娟.安全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97-99

[4]A.H.MASLOW,ELISAHIRSH,MARCELLASTEIN,etal.AClinicallyDerivedTestforMeasuringPsychologicalSecurity-Insecurity[J].JournalofGeneralPsychology, 1945, 33(1):21-41.

[5]DANIELSM.Thedevelopmentoftheconceptofself-actualizationinthewritingsofAbrahamMaslow.[J].CurrentPsychologicalReviews, 1982, 2(1):61-75.

[6]MASLOWAH.Thedynamicsofpsychologicalsecurity-insecurity[J].CharacterandPersonality1992,10:331

[7]YOUNGKS.Internetaddiction:Theemergenceofanewclinicaldisorder[J].Cyberpsychologyandbehavior,1998,3:237-244.

[8] 杨永信,吴少兰,任广来,等.不同干预、治疗方式对网络成瘾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3):242-245.DOI:10.3760/cma.j.issn.1674-6554.2009.03.022

[9]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CD].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第一版,199-200.

[10] 王才康,杨晓燕.Wallace自我概念量表的修订与效度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

[11] 陈淑惠.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J].中华心理学刊,2003,45:279-294

[12] 夏朝云,王东波.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的初步制定[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12(2):100-102

[13] 孟海英,王艳芝,冯超.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2(39):7880-7883.

[14] 侯艳飞,赵静波,杨雪岭.大学生被父母情感虐待与安全感、焦虑症状及生命意义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0):1262-1264

[15] 朱相华,沈学武,杨永杰,等.神经症患者不安全感心理及其与儿童期虐待的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2):1087-1089.

[16] 倪啸旻.医学生自我概念与安全感的关系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2):279-281.

[17] 邹涛,魏华,汤稳权,等.武警士兵群体自我效能感对安全感和抑郁的调节效应[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37(4):369-375.

[18] 章婕,吴振云,方格,等.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全国城市常模的建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 (2):139 -143.

[19] 李彦牛,王艳芝.领悟社会支持及安全感与大学生自杀态度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2):141-143.

猜你喜欢

意念人际信度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作为数学教育研究质量分析的信度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LIVING the DREAM
搞好人际『弱』关系
平衡损失函数下具有时间效应和通胀因子的信度估计
涓滴意念汇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