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食工程技术专业推行 “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8-05-21王风玲卢永刚袁磊

求知导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探索与实践现代学徒制

王风玲 卢永刚 袁磊

摘 要:随着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改变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运用现代学徒制方式培养人才成为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利用学徒制能够有效地推进招生与招工的互通、入学与上岗的融合、毕业与就业的对接,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和企业的用工效果。因此在粮食工程技术专业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就粮食工程技术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粮食工程技术专业;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號:G71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2-03

近年来,我国粮食行业实施“人才兴粮”战略,不仅要“兴”传统的粮食产业结构调整,更要“兴”新兴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必须加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人才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粮食企业发展的要求。由此可见,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在粮食工程技术专业中的探索与实践显得极为迫切,也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粮食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方法需要更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大多数教师都采用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方式进行授课,通过教师课堂上讲解各种粮食加工工艺和设备操作,然后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的模拟实验和实训练习。通过这样的方式,虽然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还不能达到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这种教学方式的最大弊端就在于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导致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无法顺利开展实际业务操作。粮食工程技术专业对学生掌握加工工艺和设备操作的能力要求很高,这种由教师讲解为主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无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就当前高职院校粮食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情况来看,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和校内实训设备的限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生产需求,造成学生专业能力与实际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由于学校的资金投入有限,使得师资力量的培养相对滞后,造成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从而影响实际教学效果。并且,学校对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不够重视,很多实训设备更新不及时、不到位,导致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无法得到强化,甚至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严重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顶岗实习流于形式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实现工学结合、突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近年来,虽然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在学生顶岗实习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总体来说顶岗实习模式还存在一些流于形式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学生的操作技术不够熟练,到企业实习后企业需要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上岗,不能满足企业急迫的用工需求;另外,部分企业管理粗放,偏重于“顶岗劳动”,把顶岗实习的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学校和企业对学生的管理有时处于一种“放羊”状态,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4.学生无法达到岗位要求

由于粮食工程技术专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在工作中,就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教师向学生口头讲述了很多关于设备操作与维护以及工艺设计与安装的知识,但是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面对粮食加工过程的整条生产线和具体设备时,显得无从下手,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工作能力的提高。同时,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的实践需求无法得到应有的满足,使得学生在面对工作岗位时,处于迷茫状态,产生了消极的心理和巨大的精神负担,这都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

二、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基础——校企双主体育人

1.校企双主体育人

所谓校企双主体育人指的是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两个主体,即学校和企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来,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职业核心课程。由校企共同组织招生,实施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进行学生管理等工作。运用现代学徒制进行教学就是改变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模式,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同步进行,让学生在企业生产工作的时间内参加生产,使教学与生产同步进行,课程由校企双方共同规定,共同监督实施。

2.学生双身份学习

现代学徒制下的学生既是企业的学徒,又是学校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作为企业的学徒,其学习是将企业的实习实训与课堂上的学习进行融合的过程。对于粮食工程技术专业而言,在进行招生时,粮油生产企业就参与其中,被录用的学生与企业签订用工协议,成为企业的预备员工,按照企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培养,借助信息技术把学习从课上延伸到课下,了解企业文化,学习企业先进技术,从而投入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去。

三、粮食工程技术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举措

1.构建“平台+模块”的“校内课程+企业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

在现代学徒制中,加强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的契合力度是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基础。学徒的学习是企业实训与课堂学习的有机结合。企业是学生进行学习实践活动必要的环境,通过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学生能够参与到不同生产工艺的目标作业当中,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粮食工程技术专业校内课程主要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素质拓展课程三个平台构成;企业课程由三个模块组成,包括岗位实训课程、工艺操作与设备检测维修课程、质量检测与管理课程。这三个模块需要借助企业真实的生产车间和实训基地完成,只有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专业技能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选择教学内容,将企业的实际项目转化为教学内容,建设有实际需求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2.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粮食工程技术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以来,有效地解决了困扰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若干问题,学徒制下的专业为企业提供了优秀的人才储备,学生在技能培养、专业知识构建、顶岗实习和毕业就业等方面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企业为学校实现了专任教师的双师培训,提升了教师的“双师”素质。校企双方建立有效合作,实现深度融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四方共赢的发展模式。

就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的职业教育粮食工程技术专业而言,除了要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与交流,增强企业育人的责任感,学校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正确理解现代学徒制的内涵,更重要的是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实行因材施教,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马 森,王晓曦,郑学玲.粮食工程专业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J].亚太教育,2015(25).

[2]刘庆伦.机电一体化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7(1):184-185.

猜你喜欢

探索与实践现代学徒制
关于当代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依托重点实验室平台 促进开放式实验教学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项目管理模式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在经管专业的实践应用与探索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