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学前教育专业 儿童舞蹈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2018-05-21韩波

求知导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改革创新

韩波

摘 要:学前儿童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提高儿童的艺术感与表现力。而对儿童开展舞蹈教学的工作人员以及教育者,必须坚持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发现并改进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儿童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加大力度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并提高舞蹈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儿童舞蹈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58.1

一、我国学前儿童舞蹈教学现状

1.学前教育专业儿童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前儿童舞蹈教学欠缺规范性,在很多地区的儿童舞蹈教学都没能得到当地文化部门与教育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导致整体的学前儿童舞蹈教学管理处于无序的状态,这对学前儿童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阻碍作用。从学前儿童舞蹈教学条件来看,存在专用舞蹈房不够普及、设备简陋甚至缺失的问题,导致儿童舞蹈教学活动难以开展。从学前儿童舞蹈教学内容来看,不少儿童舞蹈教学场所都是以私人名义创建的,并聘请舞蹈教师自主开展教学,所以教学过程中专业舞蹈教师拿到的教学材料内容的统一性、全面性、科学性等得不到保证。

第二,教师素质与能力参差不齐。从整体的学前儿童的舞蹈教学现状来看,开展教学的教师自身舞蹈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并不高,真正毕业于师范舞蹈教学专业或是接受过专业舞蹈培训的教师比例偏低,缺乏一定的舞蹈素养,更多的问题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儿童舞蹈学习心理的思考,缺乏教师必备的教学心理学知识,无法很好地胜任学前教育专业儿童舞蹈教学的工作。

2.学前教育专业儿童舞蹈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受到“特长化”舞蹈教育观的影响。有相关调查显示,在我国不少的学前教育机构中,舞蹈并没有纳入日常教育的范畴中,很多都是以兴趣班或是特长班的付费性方式出现,而且一些儿童舞蹈教学人员只重视对少数具备舞蹈特长的儿童进行栽培,忽略全体儿童的舞蹈教育,于是形成了“特长化”的教育场面。

二是受到“技巧化”舞蹈教育观的影响。我国当前学前儿童舞蹈教育中不少教师忽略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只迎合家长的期望,注重单一化的舞蹈技巧传授,让学前儿童进行专门化的舞蹈技艺训练,导致注入了很多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符的舞蹈情感和内容。还有的教师不遵循儿童生长发育规律,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重复地进行高强度训练,大大降低了儿童对舞蹈学习的兴趣。

二、学前教育专业儿童舞蹈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更新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理念

受到“特长化”“技巧化”和“功利化”舞蹈教学价值观的影响,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会忽略儿童舞蹈学习的主体地位,那么这就要从转变学前教育专业儿童舞蹈教师自身的僵硬老套的教学理念着手,要求专业舞蹈教师在自身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为儿童传输舞蹈艺术独特审美情感与审美特性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真正受到舞蹈魅力感染而学习舞蹈。此外,教师还要从传统舞蹈教学模式中跳脱出来,摒弃儿童学习舞蹈时过多采用机械模仿学习的方式,不能将教学目标停留在模仿和拼凑上。教育教学者要将舞蹈的精神与内涵传授给儿童,坚持开创现代化的舞蹈教学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以及自身舞蹈学习研究基础上不断领悟舞蹈陶冶情操与提高审美能力的价值,用舞蹈艺术来为儿童展示舞蹈的魅力,注重激发儿童舞蹈学习兴趣与热爱舞蹈的情感,从而真正摆脱“特长化”“技巧化”“功利化”价值观的束缚,为后续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2.优化学前教育专业儿童舞蹈教学的内容

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当中,还有很多教师对舞蹈课程的认识不够到位,导致在教学课程设置以及内容编排上存在不少问题。从学时上来看,这些师范高等专业学校应适当地增加教学课程,同时要合理科學地进行编排,具体措施如下:首先,要结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儿童舞蹈教学的需求,改变舞蹈教学的相关内容,尽可能从具体的儿童舞蹈教学目标以及儿童的学习兴趣出发进行考虑,选择难度适中、内容合适且专业性不是太强的内容开展教学,根据儿童个人的舞蹈基础设置和优化具体的教学内容。其次,要结合儿童舞蹈功底、身体平衡能力等指标培养并提升教学内容,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接受舞蹈教学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师应在舞蹈教学中为儿童设置“实践体验课”的环节,将“打造高质量儿童舞蹈教学,提高儿童舞蹈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实践当中整合排练内容,控制技能教学的融入量。最后,还要积极将优秀的舞蹈课程和作品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丰富教学的内容。

3.丰富学前教育专业儿童舞蹈教学的内容

教师需要丰富在校的专业舞蹈学习内容,以为日后的儿童舞蹈教学注入更多的元素,也为舞蹈教育职业学以致用的目标奠定基础。比如教师在进行民族舞蹈的排练与学习时,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展现更多的民族生活场景,来加深教学中儿童对民族舞蹈的理解,同时也提高自身的舞蹈素养。从教师的教育理念与能力学习来看,还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方面树立尊重儿童的意识,确定儿童的学习主体地位,并积极在舞蹈教学实践中渗透审美教育、思想教育和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具体到舞蹈技能的传授上,教师则要利用技巧学习,让儿童对舞蹈的手法、步伐有深入的认识,在加强儿童舞蹈学习模仿能力的基础上激励儿童自主地进行舞蹈的探索与创新。

4.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儿童舞蹈教学评价

传统的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评价不能客观反映教师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导致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没能及时将这种教与学思想转换到对儿童的舞蹈教与学当中,使得教学水平难以提高,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投身教学前需要根据以往教学评价的弊端逐渐完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的评价体系,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的主体是进行儿童舞蹈教学的教师,为了兼顾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和儿童舞蹈教育教师的身份,其评价就要囊括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内容,确保多元化要求。二是创新舞蹈教学的评价内容,比如通过教师的即兴舞蹈表演、设计舞蹈编排等考查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舞蹈鉴赏、编排与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发展不断深入,这给儿童舞蹈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各大师范学校对舞蹈教师的培养要注重与时俱进,通过更新理念、精选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等方式,确保儿童舞蹈教师的专业性与教育性均能提升,推动现代化儿童舞蹈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 雯.单一走向复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刍议[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5(6):66-69.

[2]闫 婷.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的研究[J].黄河之声,2013(6):73-74.

[3]刘 芸.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几个问题[J].艺术研究,2011(4):144-145.

[4]吴明静.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2(5).

[5]颜晓双.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改革[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专业改革创新
浅论美术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经管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改革创新若干问题探讨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