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勒泰地区G1级种薯(微型薯)种植技术

2018-05-20朱甲明崔永龙

新疆农业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植苗专人蛭石

朱甲明,崔永龙

阿勒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阿勒泰 836599

1 棚内处理

微型薯在防虫网棚中种植,网棚装防虫网,遮阳网,喷灌系统,在苗床上植苗。

平整地面:要求地面平整,无大块土,无草根,无枯枝烂叶;

在网棚内喷施杀菌剂和杀虫剂,杀菌剂一般选择波尔多液或百菌清;

铺蛭石,待上述工作完成后向畦铺入蛭石,厚度为8 cm,然后铺平;

蛭石铺平后,向苗床内灌水,使蛭石的持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

2 植苗前准备

2.1 组培瓶苗的处理

(1)组培室记录出苗品种和数量,生产负责人计划品种植苗的大棚,株系间不得混淆植苗。

(2)将从瓶中取出的苗,挤出附着在根部的培养基,并剪去一部分长根,在放入苗盘内,由专人洗净剩余附着的培养基,直立放入干净的苗盘内待用。

2.2 技术要求

(1)在剪切苗的过程中有污染苗要对剪苗的工具用75%进行消毒,并更换洗苗水。

(2)当天处理好的苗子要当天植苗,如果未植苗完成,应有专人处理。

(3)植苗的目的地距离远时,将洗好的苗叠放在四周用报纸包严的纸箱内,放入后上面盖上报纸,并喷少量的水,注意叠放不能太高。

2.3 生根液的配制和沾取

将称量好的萘乙酸放入少量的酒精溶解,并缓慢加入蒸馏水,待完全溶解后定溶,浓度为1 ppm,放入冰箱保存;

在植苗前将生根液稀释20倍~40倍,待用;

将处理好的组培苗在生根液中浸沾8 min,苗要充分浸入。

3 植苗

预先对苗床喷施适量的水,保持苗床相对湿度。

3.1 植苗步骤

用画行器按畦画好行距(10 cm),按照画好的行用划板开沟,取蘸好生根液的苗按株距将苗整齐放入沟内,地上部分露出3~5 cm,待植完一行后,再将根部用开沟时翻出的蛭石覆盖,并用手轻轻使苗扶成直立状态并将虚土轻轻按压,压实,待植完一整畦就要向畦内喷水,一整棚植完后浇透水压实虚苗。

4 技术要求

每棚所植苗品系,完成日期、植苗情况记录清楚,植苗人员植苗时拿在手上的苗要适量,不可过多,易萎蔫和折断,在植苗过程中栽好的苗及时补水,检查是否有倒栽和折断的,株距过大或过小的,及时纠正错误的植苗。

5 苗期管理

5.1 生根前管理

在生根前浇水1~2次,浇水时间在上午10点至11 点之间,保持相对土壤湿度80%,遮阴10~15 d。

5.2 生根后管理

栽后5~7 d 开始发根,10~15 d 全部生根,在此期间观察待全部生根后撤去遮阴网;撤去遮阴网后喷施营养液及800~1 000 倍液的百菌清。见干见湿3 d 浇1 次水,观察补水,见情况而定,阴天不浇水;每3 d喷施1次营养液,待根系吸上底肥为止,苗长到5 节后培蛭石,并追施苗肥;期间保持棚内清洁,无杂草,每天观察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

6 病虫害防治

微型薯生产过程中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金针虫和地老虎,以及地上害虫蚜虫;主要病害有真菌性早疫病、晚疫病以及基质传播放线菌疮痂病。

金针虫和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在基质铺覆前,用“地虫特杀”1.50 kg/666.7m2均匀撒施防治;蚜虫在瓶苗定植后,每隔10 d 喷1 次抗蚜威或用40%乐果乳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并注意检查网棚是否有破损之处,及时堵阻漏洞。

真菌性病害应以防为主,脱毒苗栽植20 d后,用25%甲霜灵锰锌或72%个露、64%杀毒矾等,用量150 个/666.7m2,用水稀释600~800 倍液叶面喷雾,每7 d喷1次,药物交替使用。

7 收获

种薯成熟后,根据情况决定收获日期,整个收获过程注意品种不得混杂、不得乱放、专人管理。收获前一星期停止给水,待蛭石干后收获,期间防止破皮和机械损伤。收获后的微型薯装入专用周转筐,运到晾晒车间,晾晒7-10 d。

8 分级

根据分级筛将微型薯分级为2 个以下、2~3个、3~5个、5~10个、10~20个、20个以上6个级别,专人统计数量,剔除机械伤、畸形薯、病薯,用标签记录日期、数量、级别、品种代号,装入专用网袋。

9 储藏入库

入库前对储藏窖消毒,用白石灰在窖口处铺撒,对贮放地喷施多菌灵消毒;提前控制窖温,直到把窖温控制在2~4℃;入库做好记录交接,数量清楚,品种间不能混放,库内存放清楚;记录储藏窖温,实时观察,抽查窖藏薯储存情况。

10 运输销售

根据客户的地址,专门调车运输;装车时,种薯袋高不超过8 层;运输过程中,防雨、防冻、防热。

猜你喜欢

植苗专人蛭石
有机蛭石/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蛭石功能化应用研究新进展
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对分娩影响的观察
猫之旅
北方常用造林工具介绍
“专人”思政向“人人”思政转变研究*
ONE STEP TO THE SKY
浅谈植树造林的主要技术方法
蛭石微细粉的特性及其吸附亚甲基蓝的研究
改性蛭石对富营养化水体深度除磷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