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阜康市国家土壤地力小区定位监测工作报告
2018-05-20杨国安
杨国安
阜康市九运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昌吉 831501
2018年,阜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的要求,在阜康市3 个土类上开展定位监测工作。经过监测工作人员的努力,在九运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及当地农户的积极配合下,认真总结和改进以往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较为圆满的完成了监测点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1.1 地缘情况
阜康市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距乌鲁木齐57 km,土地面积862 800 hm2,2018年,全市继续推行一控、两减、三基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减少小麦、玉米等高耗水作物种植,增加抗旱、抗病虫经济作物,抓好瓜菜、制种、食葵、打瓜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
1.2 种植业生产情况
2018年,阜康市正播44 693 hm2,其中粮食作物15 227 hm2(含小麦10 720 hm2),经济作物27 473 hm2(其中瓜菜10 067 hm2),饲草料1 933 hm2。高效经济作物占总播面积的70.63%,瓜菜种植面积趋于稳定,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断提升。
1.3 气候情况
2018年阜康市4~10月无霜期为185 d,降雨量为133.9 mm,比常年偏少,≧10℃的积温3 861℃,较常年略高,≧15℃的持续天数125 d。
2 定位监测点情况
2.1 无肥区设置
历年确定的40 m2无肥区,持续采用路沿石和混凝土隔离,实行单灌单排,防止肥水渗透,确保采集数据真实有效。
2.2 田间指导
为进一步做好阜康市耕地土壤地力小区状况和土壤养分变化动态及施肥效益,今年多次对阜康市九运街镇三个定位监测点负责人进行田间指导。确保监测点能够按照要求严格实施。
2.3 土样采集
2018年10月14日,九运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对全市三个定位监测点进行土样采集,采样深度为20 cm。为更好的掌握土壤理化性质,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和保持土壤肥力,为科学指导农民施肥提供可靠依据。
监测点近年来养分平均状况表
表1 监测点2018年养分平均状况
表2 监测点2017年养分平均状况
表3 监测点2016年养分平均状况
表4 监测点2015年养分平均状况
由上表可知,2018年土壤养分含量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即有机质含量、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略有下降,PH 值和全氮含量略有增加。原因是近年来提倡绿色生产,加大有机肥投入,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使土壤理化性质逐渐改善。
3 监测点方位、种植及土壤变化情况
3.1 普通潮土观测点(650363)
(1)方位:东经88°03′10",北纬44°11′12",设在九运街镇黄土梁南村苏建英责任地,面积0.333 hm2,土壤肥力中等。
(2)前茬:商品玉米(新玉65)。
(3)种植作物:棉花新陆早45 号。
(4)施肥情况:全生育期施基肥磷酸二胺3 00 kg/hm2,硫酸钾*镁肥225 kg/hm2,尿素525 kg/hm2。
(5)田间管理:选用优良品种,精确确定适播期:4月25日。机械精细整地、地膜覆盖、滴灌种植。采用膜下滴灌直播,机械作业,合理密植播种、铺设毛管、覆膜一次完成,行距40 cm,株距12 cm,198 000 株/hm2左右。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肥同步。二、三、四水随水滴施尿素150 kg/hm2,硫酸钾75 kg/hm2,全生育期滴水5 700 m3/hm2;使用药肥一体化技术、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性,及早做好棉铃虫、蚜虫等的预防工作,实现无害化生产。
(6)产量情况:8月30日经实地测得产量;
无肥区:面积40 m2,小区产量为5.23 kg,折合产量1 308 kg/hm2。
常规区:面积2 000 m2,小区产量为973.6 kg,折合产量4870.5 kg/hm2。
配方区:面积600 m2,小区产量为374.4 kg,折合产量6 243 kg/hm2。
3.2 盐化潮土观测点:(650364)
(1)方位:东经88°03′33",北纬44°12′05",设在九运街镇楼楼庄村黄军责任地,面积0.133 hm2,土壤肥力中等。
(2)前茬:商品玉米(新玉24)。
(3)种植作物:商品玉米(新玉72)。
(4)播前灌溉及施肥情况:播前整地灌水900 m3/hm2,全生育期施磷酸二铵225 kg/hm2,尿素600 kg/hm2,硫酸钾*镁肥165 kg/hm2。
(5)田间管理:5月9日播种,播种方式为机械铺膜播种,行距50 cm,株距26 cm。5月16日出苗,出苗率达85%以上,5月18日放苗并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中耕深度8 cm,保苗数76 500株/hm2。整个生育期灌水量为7 200 m3/hm2。
(6)产量情况:9月3日经实地测产;
无肥区:面积40 m2,小区产量为8.61 kg,折合产量为2 152.5 kg/hm2。
常规区:面积600 m2,小区产量为740.5 kg,折合产量12 348kg/hm2。
配方区:面积600 m2,小区产量为788.6 kg,折合产量13 150.5 kg/hm2。
3.3 灌耕土观测点:(650365)
(1)方位:东经88°04′43",北纬44°09′27",设在九运街镇七运村任海峰责任地(由陈凤明管理),面积0.267 hm2,土壤肥力中等。
(2)前茬:制种玉米。
(3)种植作物:制种玉米。
播前灌溉及施肥情况:全生育期施基肥磷酸二铵225 kg/hm2,随水追肥尿素450 kg/hm2,硫酸钾225 kg/hm2。
膜下滴灌直播:5月3日采用机械作业,播种、铺设毛管、覆膜一次完成,行距50 cm,株距20 cm,保苗81 000 株/hm2左右。
(4)田间管理:出苗采取干播湿出,出苗水450 m3/hm2,出苗后控水蹲苗25 d,以后每隔7~10 d 滴水一次,每次滴水450 m2,全生育期内滴水12 次,共计用水5 400 m3/hm2;追肥选用尿素随水滴入,全生育期随水滴肥3 次,每次随水追肥尿素150 kg /hm2,硫酸钾75 kg/hm2。
(5)产量情况:8月26日经实地测产;
无肥区:面积40 m2,小区产量为6.44 kg,折合产量为1 609.5 kg/hm2。
常规区:面积1 400 m2,小区产量为933.2 kg,折合产量6 669 kg/hm2。
配方区:面积1 000 m2,小区产量为681.6 kg,折合产量6 819 kg/hm2。
4 小结
通过作物生育期不定期观测及数据分析可知,土壤地力小区监测点无肥区作物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与连续多年来不施肥导致土壤养分亏缺有很大关系。
常规施肥区作物产量较无肥区有明显提高,因为有机肥和化肥的合理配比,可适当改善地力,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改善作物经济性状,提高作物产量。目前来看,施肥依然以化肥为主,有机肥施用比例不大,这样势必导致有机质入不敷出,造成有机质缺失,使土壤性质发生质的变化(如土壤板结、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超标等),对农民增产增收和农业持续发展极为不利,今后将鼓励农民多增施农家肥,生物肥,推广秸秆还田技术,达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耕地地力,增加作物产量的目的。
配方施肥区产量最高,根据作物生长要求,合理施用配方肥,使肥料利用率显著提高,产生良好的施肥效应。
开展国家土壤地力小区长期定位监测试验以来,获得了许多试验数据,为进一步掌握阜康市耕地基础生产能力、土壤肥力状况、土壤环境质量、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及施肥效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和保持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为现代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科学进行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和合理进行农业技术指导提供参考建议,加强各监测点成果应用方面的交流,以期迅速把监测成果转化到现实生产中去,从而为阜康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